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首次出現!移動流失242萬用戶

首次出現!移動流失242萬用戶

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

曾幾何時,中國移動作為最能賺錢的運營商之一,它的各項業績都一直非常搶眼。就拿2017年來說,移動全年達到人民幣 7405 億元的收入,高於同業的很多水平。

但是,根據最近三大運營商發布的數據來看,移動創造財富的故事卻開始發生急轉直下的變化。

史上首次流失242萬用戶

近日,三大雲運營商發布了4月份的運營數據。其中,中國移動的4G用戶首次出現了負增長的現象,而且一下降就是242.7萬戶的龐大數據。

根據中國移動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四月份經營數據中移動總客戶數為8.99億,凈增客戶數減少280.9萬戶至112.1萬戶,其中4G客戶數量微跌到6.69億,流失了242.7萬戶,這是22個月以來的最低值。

圖來自於C114中國通信網

從上面圖表我們可以看出,從去年4月份開始,移動4G用戶的增長速度一直處於穩中有進的狀態,儘管去年9月只有493.3萬戶的增長數據,但也不至於會出現負增長的情況。而在短短一年時間裡,移動竟然在今年4月份突然出現了一個負增長,實在令人意外。

同時,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此次移動流失體量如此之大的用戶不僅是移動第一次遇到,也是聯通和電信第一次遇到的。也就是說,在此之前,三大運營商從來都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

移動的日子不好過,那是否就證明了其他兩家運營商也處於負增長當中呢?

根據兩大聯通和電信披露的數顯顯示,兩者依然保持了4G用戶增長的態勢。中國電信4G用戶4月新增586萬戶,累計用戶數達2.0612億戶,中國聯通增長406.2萬戶,累計1.98億戶。

既然電信和聯通的4G用戶都在增長,移動卻背道而馳,這難道真的是因為移動「移不動」了嗎?

中國移動究竟怎麼了?

針對此數據,有行業觀察人士指出,隨著4G用戶的總量的日趨飽和,4G市場的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運營商之間實現共贏已經非常困難。

關於這個看法,其實都能從市場中的蛛絲馬跡得到印證。

首先,作為移動通信載體的手機出貨量繼2017年中國手機市場出貨量首次出現年度下降後,今年前四個月繼續延續下降趨勢,出貨量同比下降23.7%。這從一個側面可以看出,4G用戶已經趨向飽和,人們更新換代的速度已經變慢。

其次,4G經過多年的發展,2G和3G用戶已經差不多向4G過渡。這意味著,市場上已經沒有更多的用戶等待移動運營商挖掘。

最後,在這場用戶的爭奪戰中,電信和聯通都以積極的態勢布局4G。不僅推出五花八門的互聯網卡,還有更加優惠的流量套餐。相對於其他兩家猛烈攻勢4G陣地,移動倒顯得十分鎮定。

說到底,在4G用戶趨於飽和,用戶通話與上網體驗都大致相同的情況下,接地氣的價格成為取勝的關鍵。

在此次用戶出現負增長之後,有移動員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就時表示,下一步中國移動勢必會加大套餐促銷折讓力度,運營商間的價格戰會進一步加劇。「主要是打擊大王卡,滅了大王卡就可以止跌」。

那麼,這位員工口中的大王卡究竟有什麼魔力,竟被認為是移動止跌的因素之一。

搞互聯網合作卡就能止跌?

從去年7月份開始,掛著騰訊王卡橫幅的小攤便陸續出現在街道旁邊,社區里。打著免費辦理、低價格的旗號,吸引了許多老百姓的關注。

沒有錯,這就是騰訊和聯通為了回饋老用戶而聯合推出的互聯網合作卡產品,其最大的亮點就是提供騰訊應用寶免流量服務。除了和騰訊合作以外,聯通還聯合阿里推出了螞蟻寶卡和阿里卡,與百度聯合推出大小神卡。

雖然看起來這些互聯網卡的名字五花八門,但卻真真切切的為聯通增長了大量的用戶。根據聯通在2016年股東大會上披露的數據顯示,騰訊大小王卡半年時間就已經增加了2000萬用戶,和阿里的合作也帶來了300萬用戶,為聯通貢獻了70%左右的新增份額。

而且,微信在近期也為了騰訊王卡提供了預留埠,藉助微信9億用戶資源,聯通未來的4G用戶增長量或許還會增長。

聯通互聯網合作卡的盛行,給捉襟見就的移動潑了一盤冷水,但也讓移動深刻意識到,必須做出改變。聯通依靠騰訊,這麼看來,移動是不是應該聯合抖音也搞個互聯網合作卡才對。

在得流量便得天下的背景下,通過與互聯網巨頭合作,確實是一次不錯的嘗試。但在wifi不斷普及的今天,不限流量的套餐,似乎已經成為了運營商取勝的另外一件法寶。

以電信的大牛卡為例,每月資費只需要49元,流量全國不限量,而且還有100分鐘的通話。當使用量達到10GB後會限速為3G網路。

而移動的「任我用」全國不限流量套餐,雖然分為三擋,但最低一檔的也要88元,語音通話則為50分鐘。同樣是在超過10GB之後,就會被限速。

兩者相比之下,電信的不限量套餐顯得更加划算。

當然,也有網友指出,wifi的出現,才是導致移動4G用戶流失最大的原因。綜合來看,此次用戶下跌是多方面原因的。

不過,在當前5G時代快要來臨的背景下,移動一直在努力。不僅在不同城市展開了大規模的試點,也聯合阿里巴巴、華為等巨頭進行合作。

僅靠一次用戶下跌就定勝負,似乎為時尚早,但當前4G用戶趨於飽和卻是不爭的事實。未來的移動究竟會以何種姿態扳回一局,十分值得我們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商報 的精彩文章:

從優品到巨沒有品,陳歐還有機會翻身?
開店近1萬家,比肯德肯、麥當勞還多!這個山寨品牌如何成功逆襲?

TAG:電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