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孩子面對挑戰膽小退縮時,我們只能靜待花開嗎?

孩子面對挑戰膽小退縮時,我們只能靜待花開嗎?

歡迎加入百日行動派共讀好書活動,

100天,讀15本家庭教育好書!

我們從卷帙浩繁的育兒書籍中精心挑選出15本好書,內容覆蓋全年齡段,既有國內外前沿家庭教育理念,又有可吸收易操作的實踐方法,由家庭教育講師傾情領讀,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實踐,幫助您更好地了解孩子,了解自己,了解家庭,提升為人父母的智慧和能力。

張雨嫣

中國人民大學碩士

新東方家庭教育中心學術主管

新東方集團家庭教育研究中心講師

各位家長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新東方家庭教育中心百日行動派的讀書活動。我是本期的領讀人,張雨嫣。

今天,我想跟大家推薦的書籍是《輕推,幫孩子戰勝童年焦慮》。

《輕推,幫孩子戰勝童年焦慮》

這本書的作者勞倫斯科恩博士,以「遊戲力」為大家所熟知,這本書是遊戲力系列的第二本,會聚焦在幫助膽小、慢熱、退縮的孩子如何克服恐懼和焦慮。

聽上去,焦慮是個很嚴重的詞,父母會覺得,那麼小的孩子哪裡會有焦慮。然而事實上,童年的焦慮是無處不在的。

勞倫斯?科恩

{ 童年焦慮 }

是無處不在的

前兩天陪小侄女兒去參加一個講故事比賽。比賽的規模很大,很多架攝像機對著舞台,台下坐滿了觀眾。第一排都是評委。現場比賽完就會打分。因為參賽的小選手都只有5-8歲,難免會有緊張。

我們在後台候場的時候,有個7歲左右的小男孩,很緊張的樣子,聲音也略帶哭腔,跟他媽媽說:

「媽媽,我不想講了!」

「沒關係,不用緊張,你就像在家裡跟一樣講就行啊。「

「我就是不想講了啊!我要回家!「

「那怎麼能行呢,咱們都到決賽了「

「可是我就是不想講了。我害怕。「

「有什麼可怕的呢,你就跟在家裡一樣就行啊!」

「我不要…」

「你不是昨天還跟爸爸媽媽講的很好嗎。「

「可是我現在不想上台了。人太多了!求求你了媽媽!」孩子開始哀求。

隨著孩子的情緒升溫,媽媽也開始不知所措。

但仍舊試圖說服孩子:「都努力這麼久了,不能臨時退縮啊。你看其他的小朋友都很勇敢啊,你也可以的!你表演玩媽媽給你買冰激凌!」

儘管媽媽一直在安慰,孩子並沒有因此而鎮定下來,媽媽也開始明顯的焦躁起來,最後孩子失控大哭,最終也沒有上台表演。

這樣的情況其實並不少見。當孩子面對一個挑戰,表現的膽怯退縮,比如上台表演時,怕水不敢游泳時,不敢當眾講話時,不敢滑冰時,等等。我們道理也講了,安慰獎勵等等都用了,孩子還是擔心害怕。如果我們再去逼迫他,他孩子的內心其實就會很焦慮。

{ 等待和耐心 }

就足夠了嗎?

那麼,作為父母,我們該怎麼辦呢?

我相信很多人會說:「要接納孩子啊,他還沒有準備好,你要耐心,給孩子時間」

科恩博士也在書中提出了這個問題:除了」接納和等待」,我們什麼都不用做了嗎?當我們給了孩子時間,孩子真的就會自然而然的勇敢起來嗎?

可能有些孩子是這樣。但我們不能忽視的是——大部分的孩子,並不會因為長大了就自然學會怎麼去面對困難和挑戰了。除了「接納」,孩子更需要我們的幫助,在他們退縮的時候,輕輕的推他們一把。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很多時候當孩子說:「我不想去表演」,「我可不可以不參加這次比賽?」「媽媽你幫我去跟他說,我不敢。」我們會看到孩子們的眼睛裡,除了害怕,還閃爍著渴望。除了退縮,還有一個聲音在說:「如果我可以再勇敢一點點,那該多好啊。」

孩子們的內心其實是矛盾的,他們一方面因為任務很難,或者是他們本能的害怕而想要逃避,但另一方面,他們也想去突破自己,勇敢嘗試,去體會成長之後的喜悅。

如果我們只聽到了孩子表面上的不情願,就一次次的算了,孩子真的就會心安理得,覺得自己逃過了一次劫難,簡直是再好不過了嗎?

並不是。

在孩子的內心深處,

他們也會因為自己不敢去面對挑戰而對自己不滿意。

如果他們習慣了每次一有壓力就選擇放棄,

他們會討厭自己用「逃避」去處理問題。

當他們只能帶著羨慕的神情去看勇敢者的光芒萬丈時

他們會在心裡默默的傷感和遺憾。

他們會問自己:「如果我曾經,再勇敢一點,再堅持一下,會不會也能做的這麼好」?

我相信即使作為成人的我們,都或多或少有這樣的體會。

希望自己在過去的某個時刻,可以更勇敢一點,跨出那關鍵的一步。

所以對於我們的孩子,在每次他們想要放棄之時,「接納」和「等待」可能遠遠不夠。

{ 輕推}

幫孩子戰勝焦慮

但這並不是說,我們要把一個不敢游泳的孩子直接推進水裡,或是把一個在人前不敢說話的孩子直接推上舞台。

不是的。我們當然需要接納孩子的害怕和恐懼。但同時,我們也需要做點什麼,幫他們有效的緩解壓力,甚至在關鍵的時候,輕輕推他們一把,讓他們勇敢再往前走一步

做孩子鎮定的「第二隻小雞」

科恩博士在書里講了一個很實驗:當一隻小雞遇到危險很害怕時,如果它身邊另一隻小雞也很害怕,會加劇這隻小雞的恐懼;如果另一隻小雞很鎮定,它就會很快的恢復平靜。

這給父母的啟示就是,面對容易緊張的高敏感的孩子,我們需要去扮演鎮定的「第二隻小雞」。

這並不是說我們光從語言上去安慰孩子沒關係就可以,而是父母要真實的做到先放鬆下來。

否則,敏感的孩子會很容易捕捉到父母的緊張,而變得倍加緊張。

換一種方式看待「緊張」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Kelly McGonigal在TED演講種分享過一個研究:當我們改變看待壓力的方式,我們的緊張會更容易轉化成自信心。

其實,適當的壓力對孩子是有好處的,能讓孩子更加全神貫注,調動全身心的能量去做好一件事。所以,面對考試、比賽、演講等活動,我們的身體會發出各種訊號,通常我們會認為,當我們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手心出汗時,是因為我們太緊張了。但我們也可以把這些解釋成:這是身體在提醒我們要興奮起來,去全力面對挑戰。

而研究表明,僅僅是這樣換一種思維去解釋壓力,就能夠大大降低緊張的感受。

所以面對壓力時,我們可以跟孩子說:「你心跳的更快了,是因為你在為這項挑戰做準備。呼吸加快,是因為要給大腦更多氧氣,這樣你才能表現的更好。我們身體的這些反應都是在幫助我們更好的應對挑戰。」

孩子就會覺得,有這樣的感受是正常的,而且並不糟糕,他也會鬆一口氣,更加的釋然。

遊戲力,是緩解焦慮的神器

1

打鬧遊戲

打鬧遊戲,堪稱戰勝童年焦慮的神器。在打鬧和對抗的過程中,孩子全身都在活躍,跟父母之間產生了大量的親密的肢體接觸,也釋放了被緊張和焦慮禁錮的童年活力。尤其是現在很多幼兒園和小學,限制孩子們的戶外運動和嬉鬧跑跳,孩子更需要家長陪他們玩打鬧遊戲。

2

臨界點控制遊戲

當孩子害怕一種東西,大到害怕跟陌生人打交道,小到害怕蜘蛛,都存在一個「安全距離」,當越過孩子覺得安全的臨界點,孩子的緊張就可能讓他們崩潰。所謂「輕推」孩子,就是一點一點的幫助孩子把「臨界點」往前移,讓孩子能越來越接近他害怕的東西,最終能夠挑戰成功。

3

角色置換遊戲

我們常常會見到,一個很害怕打針的孩子,會喜歡跟你玩「打針」的遊戲,他們做醫生,來幫你打針,如果這時,你裝作很誇張的害怕打針,孩子會覺得更有意思,哈哈大笑,這個過程中,孩子就釋放了自己害怕打針的焦慮。類似的還有上學遊戲,孩子扮演嚴厲的老師,要求你做他的學生等等,能很好的釋放孩子在學校的緊張感。

上述這三種類型的遊戲,具體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大家都可以去書中去了解。希望能幫助到孩子,戰勝童年焦慮。

第四期「傑出行動派」

獲獎者名單

(排名截止至2018年5月23日)

本+神秘獎品(文具套裝/書包/水杯/相冊/玩具/鋼筆等,隨機發放)

以上10位「傑出行動派」獲獎者,將得到戰拖

第十二期「智慧父母獎」

獲獎名單

時間轉瞬即逝,我們的百日行動派活動已經即將收官,本期又有三位家長成為我們的最新「智慧父母」。雖然名額有限,只能給予三位參與者,但每位家長的日記,都透露著對孩子濃濃的愛。

獲獎名單如下:

金培培

maggie

以上3位「智慧父母」獲獎者,將得到戰拖本or神秘獎品(文具套裝/書包/水杯/相冊/玩具/鋼筆等,隨機發放)

中獎的家長

我們將儘快安排發出禮品

百日讀書下期內容預告

5月31日(周四),我們分享書籍:

《戒掉孩子的拖延症》

王意中(著)

期待你的參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東方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孩子在幼兒園被咬了手指,我和老師只說了一句話
當年捨不得讓孩子吃的苦,生活最後全還給了他

TAG:新東方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