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手拉大手,垃圾分類走」科普知識宣講

「小手拉大手,垃圾分類走」科普知識宣講

5月18日下午,由市城管局、合肥晚報舉辦的「垃圾分類」科普課堂活動走進合肥市芙蓉小學引起了許多孩子們的喜愛。

除了垃圾分類知識宣講課堂外,目前面向全市中小學生,有獎徵集環保作品的活動仍在進行中,期待你的一雙「巧手」,讓垃圾變成「寶」。

「垃圾應該如何分類?」「我們每天產生的垃圾去了哪裡?」「餐廚垃圾能不能變成肥料?」5月18日下午,在合肥市芙蓉小學,垃圾分類科普課堂講師吳偉給孩子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生動的垃圾分類課。

「有誰知道我們為什麼要實行垃圾分類嗎?請舉手回答。」吳偉向孩子們拋出一個問題。話音剛落,學生們紛紛舉起了手。

「有數據統計,我們產生的垃圾中,其實有60%是屬於可回收的。」吳偉說,通過對垃圾進行分類和再利用,不僅可以減少垃圾的產生量,還能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整場活動以「互動+遊戲」的方式,將垃圾分類的知識融入其中。講師還精心準備了許多小獎品,使得課堂氣氛熱烈,受到孩子們的熱烈歡迎。

「我希望孩子們能通過有趣的遊戲體驗,將垃圾分類的知識內化於心,更希望孩子們的『小手』,影響家長們的『大手』,讓垃圾分類行為落實到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吳偉說。

對於講師提出的垃圾分類知識問題,學生們並不陌生,並且能說出自己對於環境保護的看法。

「我們在學校設立了垃圾分類室,學生們將廢紙張、廢舊電池等垃圾分類投入垃圾桶中,從實踐中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合肥市芙蓉小學辦公室主任宣以可說,該校連續兩年獲得「國際生態學校綠旗」的榮譽稱號,多年來,學校一直致力於環境保護教育,通過開設校本課程,開展演講比賽、徵文等環保主題活動,以及開闢綠色銀行等方式,讓環保理念植入學生心中,培養學生環保意識。

學生垃圾分類作品創意十足

自從「小手拉大手,垃圾分類齊步走」科普教育活動啟動以來,主辦方收到眾多中小學生投來的參評環保作品。

在這些作品當中,有多件來自合肥市芙蓉小學。

該校六年級學生王敏媛利用食品包裝盒和飲料瓶等廢物做了一個燈籠。「我之前在小姨家看到一個燈籠很好看,但如果去買還要花錢,於是我想到利用紙盒和塑料瓶自己做一個。」王敏媛說,為了讓燈籠更加美觀,她又想到過年家裡寫春聯還剩有紅紙,便將紅紙剪切貼到燈籠上,燈籠顯得十分喜慶。

該校六年級學生王昊陽帶來的是一幅環保繪畫。「畫的左邊是環境被破壞的樣子,右邊是保護環境的畫面,通過在一幅畫上對比兩種情況,讓人們直觀體會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王昊陽說。

此外,還有一年級學生汪聲旭利用玩具車馬達自製的打蛋器;六年級學生楊文清利用舊衣服製作的圍裙等作品。

「截至目前,我們總共收到30多份作品,以手工作品為主,孩子們利用廢舊物品製作的手工作品,不僅精美,而且很有創意。」合肥市城管局環管處處長李大勇介紹,除了作品徵集外,城管部門還將配合開展進校園輔導活動,通過環保知識巡展、「垃圾分類運動會」等方式,進一步提高活動普及度和活動效果。

合肥晚報 ZAKER合肥記者 蔣瑜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合肥城管發布 的精彩文章:

城事快新聞│亳州路街道違規店招全部拆除

TAG:合肥城管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