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造化弄人!教師冒名上黃埔終成名將,帶兵遠征緬甸團滅日軍

造化弄人!教師冒名上黃埔終成名將,帶兵遠征緬甸團滅日軍

作者:川川滇滇

1903年1月13日,湖南省石門縣一個鄭姓的農民家庭添新丁了,得名鄭洞國。鄭洞國家雖然是農民,但家庭條件還不錯,應該算是富農,他從小就能進私塾,而後又就讀小學、中學,思維也比較活躍,思想較為進步。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時,16歲的鄭洞國雖然身在偏僻的石門縣,但也被革命熱潮感染,和同學們一起走上街頭進行愛國宣傳,他也在那時就立下從軍志向,希望能以武力圖強。1921年,湖南督軍趙恆惕興辦湖南陸軍講武堂,石門縣也設置了招生考場,鄭洞國毅然前往並考中錄取,可就在他趕赴長沙報到之時,湖南湖北兩省軍閥開始混戰,且湖南這邊吃了敗仗,湖南陸軍講武堂無法再辦下去,鄭洞國悻悻而歸。

圖:五四運動畫作。

到了1924年,從一名教師又轉而到長沙商業專門學校求學的鄭洞國再次看到了廣州革命政府創辦黃埔軍校的消息,他感覺又有了投筆從戎的希望,找了幾名志同道合的老鄉就欣然前往廣州報考。

從湖南輾轉到廣州,可沒有今天的方便快捷,鄭洞國千辛萬苦趕達廣州,熟料黃埔軍校的報名時間剛剛截止。滿懷從軍報國志,豈料錯過報名時,鄭洞國非常懊惱,但他想既然來都來了,實在不行就在廣州先找個軍營當個兵吧,下期再重新報考,然後就投宿到一家旅店。

圖:民國時期的廣州街頭。

命運有時候真是眷顧幸運的人,歷史也是有多重巧合的,這家店剛好是湖南老鄉開的,而且很多湖南來報考黃埔軍校的同鄉都住在這兒,其中就有王爾琢、黃鰲、賀聲洋等,他們比鄭洞國先到達廣州,已經報上了名,並通過了考試。

看到因錯過報考時間而難過的鄭洞國,幾位老鄉也不是滋味,這時候黃鰲給鄭洞國支了一招:你可以試試用我黃鰲的名字去參加考試。黃鰲自己已經通過了考試,怎麼讓鄭洞國用他的名字去考試,他是不是在逗鄭洞國開心?

當然不是,原來黃鰲比鄭洞國先到廣州,他也是一腔熱血,生怕自己一次考不上,於是乎報了兩次名,現在沒想到一次就考中了,還多出來一個報考名額,他就問鄭洞國要不要用「黃鰲」的名字先去試試。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管它啥名字,一下子又有了能參考的機會,鄭洞國當然非常高興,欣然接受黃鰲的建議,以黃鰲的名字參加了考試。

人有重名是正常現象,在那個兵荒馬亂的時代,黃埔校方並沒有認真核實鄭洞國頂替黃鰲參考的事情。幾天後黃埔軍校發布錄取榜,兩個黃鰲的名字赫然在列,後來真黃鰲和假黃鰲鄭洞國還被分到了同一個隊——黃埔一期第2隊。

圖:被分到黃埔一期2隊的真假黃鰲,左邊為真黃鰲,右邊為假黃鰲鄭洞國。

點名的時候只要點到黃鰲,兩個黃鰲都是應聲答到。真黃鰲當然是坦蕩蕩應答,可假黃鰲鄭洞國由於心中有事,每次也搶著答到,也成為2隊的一個風景。鄭洞國是個實在人,他難以承受這種在欺騙里過活的日子,半個月後,他就主動找到校方,向學校坦白了自己冒名頂替上學的事情。當時的校方念他也是一片報國心,而且敢於承認錯誤,並沒有過多追究他的責任,反而把他的名字改回鄭洞國,讓他繼續黃埔學業。

從黃埔軍校畢業後的鄭洞國,先後參加了東征、北伐,並成為最早參加抗日戰爭的國民黨將領之一。1933年長城古北口戰役中,鄭洞國任中央軍第17軍2師4旅旅長,有一次他在堅守較長時間,部隊傷亡較大,奉命回撤休整時,行軍途中得到消息:接防的第83師陣地被突破,師長自殺殉職。鄭洞國立即停止回撤,帶領部隊重新返回前線,第一時間填補了陣地上的缺位,帶領僅剩的1000餘兵力,打退了已經進至陣地上的日軍,為後續部隊增援贏得了寶貴時間。

圖:中將軍銜的鄭洞國。

後來他又率部參加了徐州會戰、棗宜會戰、長沙會戰等重要戰役,之後被任命為中國駐印軍新1軍軍長,指揮中國遠征軍在印度、緬甸等地抗擊日軍,指揮緬北反攻戰役並取得最終勝利。1948年10月,鄭洞國在我解放長春的戰役中戰至最後被俘,後來在新中國出任水利部參事和全國政協文史專員,並擔任全國政協第三、四屆委員,第五、六、七屆常委,黃埔同學會副會長。

圖:1943 年,蔣介石(右三)、宋美齡(右四)夫婦、蒙巴頓將軍(左一)與鄭洞國(右一)在一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說 的精彩文章:

抗日「五大利器」萬國造,在吃雞人眼裡都是98K
好消息!中國至少已有30架運20,科技大獎申報材料鐵證如山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