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花木蘭替父從軍為什麼沒被發現?難道僅僅因為長相粗獷?

花木蘭替父從軍為什麼沒被發現?難道僅僅因為長相粗獷?

花木蘭的替父從軍的故事,想必人們都是耳熟能詳了。在古代的戰場上,一般都是男性在上陣殺敵的。不過奇怪的是,身為女性竟然十二年都沒被發現是女的。


一外貌說

長得很粗獷,大粗嗓門,平胸,不洗澡.。對於花木蘭的真實形象,《木蘭辭》或者其他史籍中並沒有記載,由此可見花木蘭的容貌可能非常一般,甚至可以說是長相酷似男人,不太像一名女人。試想如果一位美貌女子,再如何打扮也不會長達12年不會發現,因此可以推測花木蘭可能長相比較醜陋,因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中性人」。《木蘭辭》中還介紹到,當木蘭從軍歸來後需要化妝才知道是個女孩,「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因此容貌偏中性是花木蘭得以她不被識別身份的最大原因。

而且因為古代對美的欣賞和禮儀的問題,大部分男性面容都是乾乾淨淨,更甚者有唇紅齒白,面貌姣好的男性,特別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因為男性的審美度越來越趨向陰柔,其盛傳度更嚴重。這對於女扮男裝的女性來說,簡直是太過容易了。而鄉下的姑娘因為皮膚糙的問題,扮成鄉下小子非常簡單,而嬌滴滴的貴族小姐,裝成公子哥也是不在話下。因為就算女扮男裝扮的再怎麼女性化,人們首先會下意識的去看他的服飾,認為在嚴厲的制度下,沒有人敢於打破封建制度,所以平常情況下女扮男裝也不會被發現,更別說花木蘭了。


二家庭說

木蘭辭是北朝作品,從中屢稱可汗也能看出,作者和主角大概都是北方少數民族——不出意外的話,草原上騎馬射箭長大的木蘭小姐,體力和體格都不會輸與同族男子,所以根本不會像柔弱漢女很容易被一眼看穿是女扮男裝。戰爭的艱苦環境遠非今人能夠想像,長期處在這種四處轉戰,又缺衣少食的環境中,無可避免地會造成某種程度的生理病變——比如閉經、女性性徵衰減、骨密度增強骨骼粗壯、肌肉豐隆——總之,戰爭會使男人更像男人,女人更不像女人(這一點可以參看聖女貞德,據說她也出現了閉經現象,且一度被英國人懷疑並非女兒身。)

關於性慾。其實中國古代軍隊中一直有軍妓,北朝戰亂時代,每場戰爭擄獲的婦女也一定不少,因此要解決性慾不是難事——除非有同性戀傾向,否則一般士兵絕不會對自己的戰友產生興趣,更不會去想這小子究竟是不是女人。

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木蘭是騎兵,而非步兵。這其間的區別是,無論南北朝,步兵都是成百上千為單位安營紮寨,像螞蟻一樣抱團起居;而北朝的少數民族騎兵則不然,他們幾乎可以整天待在馬背上,騎馬殺敵,靠馬入睡,這大大減少了木蘭與戰友身體接觸的機會。

到底哪一個更靠譜,各位可以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相信就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名狂客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可怕的實驗,最後一項換頭手術,細思極恐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清朝官吏的收入有多少?不貪點真活不下去

TAG:無名狂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