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周五國內油價將再次大漲 我們正式迎來高油價時代

周五國內油價將再次大漲 我們正式迎來高油價時代

[文/山哥 山哥看財經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周五24時,國內成品油再次迎來調價窗口。多家機構預測此次油價將大幅上調,調價幅度約在每噸上漲220元到260元左右,有望創出今年油價最大漲幅。

此前年內最大漲幅出現在4月26日24時,汽柴油上調幅度分別為255元/噸和245元/噸。

若此次調整完成,國內油價也將實現「五連漲」。

國內油價上漲的大背景是近期國際油價持續上漲,布油時隔三年半重回80美元/桶,引起各方關注。

筆者認為,我們已經正式迎來高油價時代,未來國際油價將長期維持在高位。

高油價時代已經到來 未來還有上漲可能

筆者研究發現,自2011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的走勢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11年2月至2014年7月,油價在弱勢美元等因素支撐下高位震蕩長達三年半,中樞110美元/桶。

第二階段: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供給擴張疊加美元走強驅動油價一路下滑。新增供給一方面來自於頁岩油開採成本持續下降的美國,另一方面來自於有意擴產維持市場份額的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油價最低觸及27.88美元/桶,累計跌幅超過75%。

第三階段:2016年3月至今,由於OPEC持續執行限產協議,同時低油價導致美國頁岩油供給意願階段性下降,原油價格從低位回升,近期突破80美元/桶。

筆者認為,隨著地緣政治的緊張、OPEC減產的執行及中國、印度、美國消費增長的影響,未來若干年,國際油價將持續高位運行。

從供給端來看,地緣政治因素和OPEC減產協議的執行使得原油供給持續承壓。一方面市場擔憂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重啟制裁,伊朗石油出口減少。另一方面委內瑞拉政治經濟局勢動蕩,石油產量降幅大超市場預期。今年4月,委內瑞拉石油產量已降至142萬桶/日,相比2015年大幅滑落近40%,為上世紀50年代以來最低水平。

之前市場普遍預期油價在60-70美元附近「上有頂」,理由是高油價將刺激美國頁岩油供給大量釋放。而從近期實際情況來看,美國原油產量邊際提升的空間受到過去兩三年低油價時期資本開支下降的壓制,短期內大幅擴張難度較大。

此外,筆者還發現,地緣政治及OPEC減產只是油價上漲的部分原因。此次國際油價上漲趨勢確立是在2016年11月,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稅改落地,國際資本對全球經濟復甦加快的預期升溫,引發石油價格大幅上漲。如果今年美國基建順利落地,筆者預計國際油價還將進一步上漲。

從需求端來看,今年開年以來中、印油品消費增長較強,可能受益於工業生產向好和居民汽油消費量的增長。美國油品消費增長勢頭同樣強勁。

在供給減少與需求擴大的影響下,國際原油庫存下降速度明顯超出預期,伴隨著夏季出行高峰、煉油廠開工率回升等季節性因素,油價後續仍有進一步上行壓力。

高油價時代:上遊行業受益 中下遊行業受損

石油是工業的血液,用途廣泛,其價格變動會通過產業鏈傳導給各相關行業,提高或降低相關行業的利潤率。

整個原油產業鏈可以粗略劃分為油氣勘探、開採等上遊行業,煉油加工、生產基本和中間化工產品的中遊行業,以及航空、航運、紡織服裝、輪胎、農藥等消費成品油或石化產品的下遊行業。

上遊行業盈利一般受益於原油價格上漲。石油勘探開採行業最直接受益於油價上漲,替代品如煤炭開採行業利潤也同樣隨著油價上漲而抬升,但受益程度弱於石油開採行業。

通過對2012-2017年的數據測算顯示,原油價格每上升10美元/桶,石油天然氣開採業的毛利率提高5.8個百分點,煤炭開採洗選業毛利率提高0.52個百分點。

中下遊行業盈利則普遍因油價上漲而受損。中游的化纖製造,下游的成品油消費行業如航空、航運,石化產品消費行業如紡織服裝、橡膠和塑料製品行業利潤率均與油價顯著負相關。

油價上漲推高了這些行業的成本,其中航運和航空業成本中燃油佔比較大,毛利率對油價變化的彈性較大。

據測算,2012-2017年間油價每提高10美元/桶,航運、航空上市公司銷售毛利率平均下降1.12和0.82個百分點。

油價上漲帶來通貨膨脹 影響百姓生活

筆者認為,油價上漲對百姓生活最主要的影響是通貨膨脹。

過去十幾年,我們經歷了三次油價大漲,分別為07-08年、09年-11年和17年至今。

2007-08年那次油價大漲,整體的背景是我國內部人口紅利疊加改革紅利,生產充裕,而外部正值美國、歐洲金融周期上行時期,帶動了我國的外需。內有生產,外有需求,經濟快速增長,經濟過熱。2007年開始,國際原油價格快速上漲,推升我國PPI和CPI快速上行,而樓價也急速上漲。

09-11年國際油價上漲時,恰逢我國推出了4萬億投資刺激政策,對房地產和基建投資都採取了強刺激,地產價格快速上漲。金融周期上行,經濟出現過熱苗頭,同時疊加了原油價格的上漲,導致CPI和PPI也出現快速上行。

但當前宏觀環境與前兩次油價大漲時期完全不同。我國人口紅利消失, 金融周期轉向,房價增速放緩,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加大。油價上行對於中國而言,更多是外來的供應衝擊。如果油價在90-100美元/桶持續較長一段時間,那麼CPI可能接近3%,央行被迫收緊貨幣的必要性上升,會對經濟產生一定的衝擊。

總體而言,筆者認為,油價大幅上漲對我國通脹影響可控。一是由於我國的成品油價格受政府調控,國際油價影響我國通脹的傳導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彈性和滯後性。二是當前我國佔比較大的食品項價格仍然低迷,同時其他重要非食品項如醫療保健趨勢性回落、居住價格穩定,緩衝了原油價格上漲對通脹的外生衝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哥看財經 的精彩文章:

國人不了解的日本:已告別衰退 經濟連續八個季度增長創30年記錄
美國決定一顆晶元也不給中興 中國高端製造業能突破重圍嗎?

TAG:山哥看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