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醫不再中醫,是站在西方文化的立場認同中醫

中醫不再中醫,是站在西方文化的立場認同中醫

出身為西醫的王明華先生的舊文,銳評|中醫的問題在於不再中醫,用意在於保衛中醫。文章在本公號刊發後,引發一場討論,不少人認為是在「涉嫌詆毀中醫」。為此,本號刊發爭鳴系列文章,真誠地希望中醫大家、愛好者發表真知灼見,共同將岐黃之術發揚光大。

本公號歡迎賜稿,及時擇優刊發,選用者將獲贈精美禮物。

第二篇,誰也不能再否定「中醫」!曹東義先生認為,「中醫不再中醫」這句話,很容易被人利用,用來全盤否定整個中醫。

第三篇:「中醫不再中醫」並非「詆毀中醫」。中國社科院國情調研組組長陳其廣教授認為,「不再中醫"「不再中藥」還堅持說自己做的是中醫藥,實際上這才是真的詆毀中醫藥、污名中醫藥呢!

第四篇:中醫不再中醫是杞人憂天嗎?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兒科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謙」字們兒科中醫學術代表性傳承人鄭俊謙認為,當前中醫藥面臨著種種困難,同樣也面臨著難得的機遇,擔憂是有必要的但不必過度。

第五篇:「中醫不再中醫」是「廢掉」還是「非掉」?民間中醫山野認為,體制內的中醫廢掉,民間中醫被非法化,中醫不再中醫是實情。很多民間中醫不得已漂洋過海,中國可能成為中醫的故鄉。

第六篇:「中醫不再中醫」是「廢武」更是「棄核」。北京羲黃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呂嘉戈認為,中醫的核心技術雖然掌握在中國人手裡,但中國人已被西方文化洗了腦,「自廢武功」,消滅起本民族最優秀的文化遺產——中醫藥學。

今天刊發第七篇:中醫不再中醫,是站在西方文化的立場認同中醫。東方文化愛好者陳家功醫師認為,站在西化文化的立場認識中醫現代問題,可以區分為兩類,一類是認同中醫,一類是否定中醫。中醫不再中醫,屬於前者;方舟子之流屬於後者。

陳家功

王明華先生的文章 「中醫的問題在於不再中醫」引發討論,如有的學者所言,「可以為相關業界乃至社會大眾準確了解當前中醫藥的真實現狀和關鍵問題提供一個機會」。藉此話題,簡述個人認識,旨在表明中醫藥發展方向原則立場,不是只限於評論「中醫不再中醫」本身,並且,只討論觀點而非針對個人,請相關人士切莫誤解,若有冒犯,實非本意。

「中醫不再中醫」的主要話題

——中醫的問題「主要在於中醫教育者和行醫者本身不再清楚什麼是中醫」

——號稱「中醫」名不副實,已經失去了中道、中和等中醫原始文化精神,是謂「中醫」,其實不再中醫

——不再中醫根源在於「不自信」

——不再中醫,「並不是中醫原來的文化本身出了問題,不是中華文化或中醫的文化過時了」

——中醫的核心是中道、中和

——解決當今的中醫問題,需要各路「中醫」認識和恢複本來的「中」醫面貌

——所謂死中醫就是那些認為幾千年前的「內經」已經包括了全部中醫精華的死腦筋中醫,這些人言必提經,根本不願意承認故紙堆里的霉舊東西會可能有錯,因此盲目繼承,頑固守舊。這些人的可恨特點是以抱缺守殘來排斥西醫,反對科學進步,在當今的中醫界勢力仍然很大。中醫隊伍可以區分為五類:死腦筋中醫,偽中醫,蠢中醫,實中醫,真中醫

——我最希望的是把中醫和西醫融合一體的「新中醫」(《再論「中醫的問題在於不再中醫」》)

以上諸項錄自原文,我們整理以下七條:

1、中醫的問題,是中醫隊伍嚴重西化、不自信

2、西化的中醫工作者標誌,是喪失中道、中和

3、中醫的核心是中道、中和

4、中醫隊伍分為五類:死腦筋中醫,偽中醫,蠢中醫,實中醫,真中醫

5、中醫現代問題,不是中醫文化的問題,不是中華文化、中醫文化過時了

6、解決中醫問題,需要中醫工作者回歸中醫本來面貌

7、中醫發展方向,是將中醫理論與西醫理論合二為一的「新醫學」

這是我們梳理的王明華先生基本觀點,若有疏漏或曲解,則請王明華先生及同仁指正。

王明華

一分為二看待「中醫不再中醫」

關於中醫現代問題的認識,王明華先生的觀點,我們不能夠完全苟同,誠如王昆文中醫所言,「應當一分為二看待」。我們認同兩點,一是對中醫隊伍嚴重西化現狀的無情揭露,二是中醫現代問題,不是中醫理論自身的問題,也不是中醫理論過時和不具有現實價值了。「中醫不再中醫」的動機,並非「詆毀中醫」,所揭露的中醫隊伍嚴重西化是事實,也非「杞人憂天」,不可能「被利用否定中醫」。但是,站在西化文化的立場認識中醫現代問題,可以區分為兩類,一類是認同中醫,一類是否定中醫。中醫不再中醫,屬於前者;方舟子之流屬於後者。

關於中醫理論的認識,關於中醫現代問題的認識,關於中醫發展方向的認識,王明華先生的觀點,我們不能夠認同,商榷如下。

需要指出的是,「中醫的問題在於不再中醫」標題及行文,所使用的「中醫」指稱,包含三個義項:中醫理論、中醫理論依存的主體即中醫工作者、中醫藥事業。文章不加語義限定使用「中醫」稱謂,勢必造成讀者理解上的困難,甚至產生歧義。這屬於表述技術性問題,但是,中醫理論內涵的認識,中醫藥事業發展方向的認識,則是原則性問題了。

關於中醫理論的認識 如所公認,中醫理論指的是以《黃帝內經》為代表及在《黃帝內經》基礎上建立發展的醫學體系。《黃帝內經》是東方文化關於「生命」、「養生壽人」、「防病治病」的學問。生命觀,是醫學的本體論、獨立性的標誌;生命觀,建構了醫學理論技能體系,是醫學理論的原點與核心。中醫學生命觀是「心物一元」,亦表述為「形與神俱」、「精氣神」三位一體。《黃帝內經》以「心物一元」生命觀為核心,闡述的是三要義:「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善言古者,必有合於今。善言人者,必有厭於己。如此,則道不惑而要數極,所謂明也。」或可釋義為:生命的構成和運行與天地的構成和運行遵循同一個陰陽法則,天人合一;生命是一個演化序列,恆動不居;內證實修是認知生命唯一途徑,致知在格物;這樣才可能明白陰陽真義和掌握陰陽技能,成就「心物一元」(明明德,明心見性,自覺)。王明華先生認為「中醫的核心是中道、中和」。中道與中和都為中庸之義。文章關於中道與中和的解釋,只能是一家之言,去「中庸」之義甚遠。中庸是一種境界,不偏執「過」與「不及」兩端的修為,是陰陽和之用的現象。認為中庸是中醫理論的核心,願乞詳論。

關於中醫現代問題原因的認識 中醫現代問題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演變的結果,遠因自漢以降,中華民族的文化由三代以上東方文化「陰陽和」演變趨向「陰」(實體),但仍不離陰陽;近因新文化運動以還,中華民族的文化發生歷史性巨變:西方文化替代東方文化,東方文陰陽觀終結,西方文化實體觀建立;東方文化在中華民族流傳已經事實中斷,中斷的標誌是「廢止干支紀年」和「現代漢語建立」。西方文化的建立,重構中華民族社會「政治體制」、「價值觀念」和「語言文體」;共和國六十年,推行全民族西方文化基礎教育、推廣現代漢語(普通話),中華民族新生代因此普遍缺失中華文化、缺失文言語言文字學。這些都是近代百年中華民族中的西方文化倡導者及其追隨者欠下的一筆老債。

東方文化以「陰陽」觀為獨立性標誌,西方文化以「實體」觀為獨立性標誌。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是一種「層次嵌套」關係,如果藉助現代數學集合觀念理解「層次嵌套」關係,那麼,西方文化是東方文化的真子集,東方文化可以理解西方文化,但不能夠等同或替代,西方文化卻不能夠完全理解東方文化。「層次嵌套」關係表明,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不能夠實現雙向交流,只可能單向度的理解;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只能各自獨立存在,不能融合統一。面對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共存的事實,作為文化依存的主體人類(中華民族):只可能站在東方文化的立場、以文言和體用方式接受東方文化;同樣,只可能站在西方文化的立場、以現代漢語(也包括西方文化其它的語言)和邏輯方式接受西方文化。中華民族新生代,缺失東方文化,造成的是學習中醫理論觀念的障礙;缺失文言語言文字學,造成的是學習中醫經典語義理解的困難。中華民族新生代,不論是教育者還是行醫者,如果不能夠自我補習「兩個缺失」,那麼,東方文化自信、中醫自信從何而來?中華民族新生代,如果僅僅站在西方文化的立場學習中醫理論,以《黃帝內經》為代表的「心物一元」生命觀中醫理論,則必然不清楚。院校教育畢業的中醫大學生,儘管取得了國家頒發的「中醫」身份資格證,卻未必都是真正的中醫者,名實不符誠非個別現象。中醫院校教育培養了大量西化中醫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賦予大量西化中醫者合法「中醫」身份,國家「以西律中」的法律法規,培植了大量的「合法」卻不「合格」的中醫者,這些合法不合格「中醫」者成為西化中醫主要的來源。

中醫現代問題的原因,包括中醫工作者自身原因和中醫藥生存環境原因兩大方面。「中醫不再中醫」一文主要涉及的是中醫工作者自身內在因素,中醫藥生存環境外在因素,文章沒有涉及,本文亦不作討論。

概而言之,中醫現代問題是文化層面的問題,問題涉及多層次、多系統,深刻而又複雜。說它深刻,是因為觸及到了人類文化多樣性的基本問題;說它複雜,是因為涉及到了人類文化多樣性的基本關係。但是,中醫現代問題的主體是人,問題的根源是中華民族自己。面對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共存的事實,認識中醫現代問題,解決中醫現代問題,需要中華民族新生代回答四個基本問題:

⑴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區別何在;

⑵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關係如何;

⑶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各自的適用範圍怎樣;

⑷中華民族同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理當建立何種關係。

四個問題構成了中醫現代問題的底色。中醫現代問題,是近代百年中華民族中的西方文化倡導者及其追隨者,站在西方文化的立場,回答文化多樣性四個基本問題的結果。「中醫不再中醫」一文,只是揭露中醫隊伍嚴重西化的現實狀況,至於為什麼「不再中醫」,並沒有深入討論。

中醫存亡之路的選擇

中醫發展方向的選擇,決定中醫的存亡。當前,中醫發展的方向,學術界尤其是中醫界主要存在三種主張,其一,中醫應當吸收西醫精化和現代科學技術,促進自身發展,如「用現代語言講好中醫故事」、「中醫是科學的」、「中醫應當包容西醫」等;其二,以西醫理論、科學理論改造中醫理論,使之適應現代之人和西方人類,如「中醫科學化」、「中醫現代化」、「中西醫結合」等;其三,傳承發展以《黃帝內經》為代表的中醫理論技能,恪守中醫理論技能的獨立性。

第一種主張,堅持中醫理論的主體性,將中醫理論與西醫理論合二為一,第二種主張,堅持西醫理論的主體性,將中醫理論與西醫理論合二為一,二者共同之處,都是站在西方文化的立場理解與認同中醫理論,都是站在西方文化的立場選擇發展中醫方向;不同之處,前者是觀念的接受與技術的認同,後者是觀念的否定,只是技術的認同。很顯然,以西醫理論改造中醫理論,是中醫發展易幟之路;中醫理論吸收西醫精化,則是中醫發展的邪路,這兩條路都是中醫滅亡之路。

王明華先生在「再論『中醫的問題在於不再中醫』」中,明確表示:「我最希望的是把中醫和西醫融合一體的『新醫學』」。這種堅持中醫理論主體性,將中醫理論與西醫理論合二為一的主張,與以西醫理論改造中醫理論的「中西醫結合」本質相同,都是站在西方文化立場認識中醫,不承認中醫理論與西醫理論各自的獨立性,是對人類文化多樣性的事實無視與否定。現實中,中西醫結合勢力正在左右中醫發展的方向。以西醫理論改造中醫理論發展中醫主張,已經引起社科界、中醫界警惕和被揭露。但是,「堅持中醫理論的主體性,將中醫理論與西醫理論合二為一」的主張,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尚未引起人們的警惕,特別在中醫界,甚至具有很大的蠱惑性。

「中醫不再中醫」無情揭露中醫隊伍嚴重西化現狀,是吸引網友熱議的焦點。因為大家十分清楚,西化的中醫不足以傳承發展中醫事業。毋庸諱言,西化的中醫隊伍已經建立學術共同體,形成利益同盟,學術與行政媾和,構築「學術-行政-利益」互聯、互動協作,誤導媒體,陽奉陰違,欺上瞞下,弄虛作假,製造了中醫藥事業虛假繁榮,無視中醫人才銳減、服務能力嚴重不足和中醫理論技能流傳瀕臨中斷的危險,宣稱「新中國成立,中醫藥事業得到長足發展,當前是建國以來中醫藥事業最好時期」等,罔顧事實,愚弄社會。「中醫不再中醫」一文,無疑是潑向中醫藥事業虛假繁榮的一瓢冷水。

「中醫的問題在於不再中醫」,展開的表述是:中醫工作者的問題在於擁有的是西化中醫理論,不再是「中醫」理論。但是,王明華先生認為的「真中醫」,並不是以《黃帝內經》為代表的中醫,而是「以中醫理論為主體,將中醫理論與西醫理論合二為一的『新中醫』」。我們認同王明華先生對中醫隊伍嚴重西化的無情揭露,但不等於認同、也不能夠認同王明華先生中醫發展方向的主張,並且明確表示反對。

中醫生存之路唯一的方向,是傳承發展以《黃帝內經》為代表的中醫理論技能,恪守中醫藥的獨立性。落實《憲法》第二十一條規定,貫徹十九大「堅持中西醫並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的正確方針,是中醫藥事業發展不容歪曲、篡改的方向。

爭鳴系列閱讀

平心論

微信:junpinglu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心論 的精彩文章:

TAG:平心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