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孟憲鈞|古籍善本拍賣的回顧與展望(上)

孟憲鈞|古籍善本拍賣的回顧與展望(上)

原標題:孟憲鈞|古籍善本拍賣的回顧與展望(上)



古書是中國古代優秀思想文化的重要載體,數千年來,中華民族祖先創造和形成的睿智思想、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傳統美德得以流傳至今,完全依靠著由甲骨、金文、竹簡、帛書,一直到後來線裝古籍這些載體的一脈相承。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古籍善本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中最具特色,最有魅力的實物資料。正因為如此,古籍善本一直受到歷代文人墨客、知識分子的偏愛和珍藏,以至在中國歷史上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群體——藏書家。令人遺憾的是,在相當一個時期里,古書遭到被排斥、冷落的命運。在那特殊的年代裡,古書更被當作「四舊」,列在銷毀破除之列。隨著黨的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偉大祖國迎來了科學文化的春天。古籍善本作為優秀的文化遺產之一,受到黨和政府的重視和保護。特別是隨著社會物質生活的巨大進步,社會穩定,國泰民安,人們追求精神文明的愛好和興趣日趨多樣化,一個收藏藝術品(包括古籍善本)的熱潮悄然興起,方興未艾。應運而生的藝術品拍賣市場正是滿足了社會和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據筆者所知,古籍拍賣專場最早是1993年中國書店舉辦的「歷代稀見書刊資料拍賣會」,一年後,即1994年,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首次推出了古籍拍賣專場,每年兩場,一直延續至今。1996年春,翰海藝術品拍賣公司也推出了首次古籍拍賣專場。同年秋,中國書店舉辦了第二屆稀見書刊資料拍賣會,以後每年舉辦。此後上海的朵雲軒、博古齋、敬華、崇源、工美,北京的鼎豐、中鴻信、盤龍、萬隆等拍賣公司,都曾先後舉辦古籍拍賣專場,其他各地雖然也有古籍拍賣,但規模較大、影響較廣的仍屬京滬兩地。古籍拍賣市場自90年代上半期出現以來,由小到大,由剛剛起步到逐漸成熟完善,經歷了將近十年的時間。這當中,古籍拍賣還經受了亞洲金融危機、市場蕭條的嚴峻考驗,逐步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從幾年來的實踐看,古籍拍賣一直處於相對穩定、健康發展的態勢。近一兩年來,特別是2000年春拍以來,各地更是呈現出大地回春、萬物復甦的良好前景。


古籍拍賣之所以能夠保持旺盛的活力和穩中有升的發展勢頭,箇中原因,值得探討。據業內人士分析,大致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古籍的價值尚未真正到位


長期以來,古籍受到了冷落,古書業逐漸萎縮。由於主客觀原因,古籍價位遠遠偏低。古籍與其他藝術品相比,價值始終尚未到位。自藝術品市場恢復開放以來,中國書畫市場異常火爆,古今書畫價格不斷攀升,大多數藝術品收藏家和商家也都把目光集中在書畫以及瓷器、玉器、雜項等藝術品上。而最能體現中國文化傳承精神的古籍善本卻有意無意地被人們忽視了,致使古籍善本的價格遠遠低於其他藝術品。這裡不妨打一個小小的比喻:一幅近代名家齊白石、徐悲鴻繪畫的成扇,其精品價格可達10萬元左右,既使一般作品,也要價值3萬至5萬元左右。而一冊800年前的宋版書的價值也不過10萬元左右,前者年代近,存世量大,而後者年代久遠,難於保存,傳世極稀。二者之間的時代差異是明顯的。一般清版古籍(特殊除外)的價值就很難超過萬元大關。即以清代有代表性的古籍為例,清雍正版《冬心先生集》,價9000元,都是清代版刻的精品,其價格不過如此,而其中的文化內涵絕非一般近現代書畫作品和其他藝術品可比的。同時,古籍的價值與自身相比,也遠沒有達到鼎盛時期的價格。據有的學者研究,1949年以來,古籍價格遠遠低於三四十年代的水平。這其中既有政治和經濟方面的原因,同時也有學術思想、學術風氣方面的原因。改革開放以來,百業俱興,在黨的雙百方針指導下,思想文化領域異常活躍,科技文教事業大為發展,優秀傳統文化的提倡,古籍整理工作的加強,都大大刺激了古籍的需要。自70年代以來,特別是90年代古籍拍賣開展以來,古籍價格確有大量提升,但是古籍仍然沒有達到其鼎盛時期的價格。正因為如此,許多藝術品收藏家看到其中保值增值的潛力,紛紛涉足於此。



2.古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我國歷史悠久,人口眾多,作為最能體現中國文化傳承精神的古籍,歷來備受中國知識分子的喜愛,藏書名家代不乏人。如今更有廣大的古籍善本「發燒」群體,黃河兩岸,大江南北,愛書、藏書者甚眾。這其中,尤以京滬兩地為最。北京是六朝古都,又是全國政治文化中心,長久以來形成了獨特的京味文化。古籍收藏在北京有悠久的傳統。歷史上,特別是近代以來曾經出現了為數眾多的藏書家。直至今日,北京的藏書愛好者也以隊伍龐大、鑒藏水平高而聞名全國。上海是國際大都市,舊社會它雖是「十里洋場」,但在清末民國,它曾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中心,海上畫派,名家輩出。古籍收藏,藏龍卧虎。故今人有《上海近代藏書紀事詩》之作。所以藏書活動在上海也是有悠久傳統和廣泛基礎的。特別是每年數次的北京海王村大眾圖書資料拍賣會和上海博古齋古籍圖書資料拍賣交易會,不僅吸引了京滬兩地古籍善本愛好者,而且吸引了周邊城市乃至大江南北全國各地的愛好者。這是古籍拍賣市場長期興旺的群眾基礎和根本原因。


3.古籍拍賣成為人們尋覓古籍善本的首選渠道


在古籍拍賣市場形成之前,人們尋覓和收藏古籍善本的渠道主要是各地的古舊書店。如今隨著古書書源的匱乏和古書業的萎縮,古舊書店大多以銷售文史哲新書及藝術畫冊為主。僅有的一些銷售古舊書的門市也只是出售一些舊期刊、畫報、石印本、影印本等,真正稱得上古籍善本的圖書很難得在書店一遇。另一方面,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拍賣市場的成熟,佳書善本層出不窮,一些罕見古籍不時在拍賣會上面世,如身價高貴的宋元舊本、名家稿本等。就連前輩藏書家鄭振鐸先生難得一遇的清代名畫家蕭雲從的《太平山水圖》、《離騷圖》等也紛紛露面,為人們提供了選購的良好機遇。如今拍賣會已經成為人們尋覓和收藏古籍善本的首選和主要渠道。


4.參與古籍拍賣的人們日漸增多


古籍善本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收藏古籍善本需要較高的文化修養和古典文獻知識。特別是古籍善本鑒定更是一個專門學問,非一朝一夕可以學成。正因為如此,古籍善本的愛好和收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制約。近年來,隨著古籍善本知識的普及和傳播,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們參與到古籍拍賣中來。據粗略分析,大致有以下幾類:


A.藝術品收藏家和愛好者

包括一些老的收藏家、藏書家,一些書畫收藏家看到古籍善本的潛在價值或為尋覓有關參考資料,也紛紛涉足。


B.社科界的知識分子


包括科研人員、大專院校教師、出版社編輯等等,這些人是古籍善本最忠實的愛好者。書店裡難遇佳書,只得到拍賣會上來尋求善本。知識分子多無餘錢,利用稿酬,或以書養書成為解決購書資金的主要辦法。這類人往往有較高的眼力,但因囊中羞澀,難以購買得起價格昂貴和大部頭書。


C. 成功的企業和企業界人士


這一部分人士,因為經濟實力雄厚,往往能夠購買價值高昂的善本和大部頭書,或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或滿足個人對於古代文化愛好的特殊情結。


D.國有圖書館、博物館


拍賣會上往往會出現一些罕見的善本佳槧。一些海外迴流的國寶級的古籍善本,必須歸於國家圖書館、博物館收藏和保存。近年來,國家圖書館、博物館也開始涉足古籍拍賣市場。例如,1999年北京文物公司先後兩次成功收購宋本《春秋經傳》六冊。2000年春上海圖書館以4000萬元收購翁氏藏書。


E.海外機構和人士


近年來,日本、韓國、美國、英國、新加坡等海外的機構和人士,也紛紛來華淘古籍善本之「金」。客觀上推動了古籍價格水漲船高。嚴格講,古籍善本有些屬文物範疇,不允許出境,海外客人只能競投從海外迴流的拍品和不夠年份的拍品,但真正執行中並非十分嚴格,這也是一個不容迴避的現實。


如今拍賣市場上所稱的「古籍善本」,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狹義的古籍善本,它包括或者說涵蓋的範圍很廣,它大致包括公文、私牘(誥命、奏摺、試卷、書札等)、佛經(寫本、刻本)、古籍、碑帖、印譜、影印本、期刊、外國舊書、老照片等等。從幾年來的古籍拍賣實踐來看,凡是宋元版本,各類古籍中的精品,以及具有特殊收藏意義的拍品,都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具體來說,可以概括為以下若干類別:

一. 宋版書


宋代是中國古代印刷事業最輝煌的時期,有宋一代生產了數量眾多的優秀圖籍。然而由於書這種產品的特殊性質,保存頗為不易,加之歷代社會變遷和自然災害(如水、火、蟲、鼠)等因素的損害,流傳至今,宋代印刷品的零縑斷楮、片紙隻字已被人們視為瑰寶,故舊有「一頁宋版,一兩黃金」之說。今天,由於宋版書日稀日貴,只要宋版書一經出現,便可激活市場,取得不俗的業績。從幾年來的拍賣實踐來看,大約一冊宋版書價位在10萬元以上,佳者可超過100萬元。一頁宋版書價位大約在數千元左右,佳者可達2萬元。茲略舉數例,以見一斑。


早在1995年嘉德公司春拍宋刻本《歐陽文忠公集》白皮紙一冊,成交價為20萬元。1995年秋,嘉德公司推出宋周必大刻本《文苑英華》一冊,白皮紙、蝴蝶裝,宋宮原裝,歷經宋、明、清內府遞藏。《文苑英華》一書目前僅有明刊本存世,這冊宋本可校正明本脫誤之處甚多,故具有極高的文獻價值。書後並有近代大藏書家傅增湘的長篇題跋,該書估價60萬至100萬元,結果以130萬元的高價成交。1996年春,嘉德公司的宋本《童溪易傳》一冊,以20.9萬元成交。1999年春,翰海公司又以此冊重拍,成交價為29萬元。1996年秋,嘉德公司的宋本《蒙求》三冊,這是一部流傳有緒,名家題跋的孤本,最終以50萬元成交。1998年春,嘉德公司推出南宋淳熙改元錦溪張監稅宅刻本《昌黎先生集》六冊,以101萬元成交,平均每冊價格近20萬元。1999年春,嘉德公司的宋刊本《春秋經傳》四冊,成交價為160萬元。1999年秋,嘉德又推出宋刊本《春秋經傳》的另外二冊,結果成交價高達121萬元,單本價格約合60萬元。



2000年春,嘉德公司推出南宋建安余氏刻本《活人事證藥方》孤本一冊,該書以其特殊的牌記和傳奇式的流傳經歷,引起各路買家的競爭,終以39萬元成交。同年,海王村推出的宋慶元二年(1196年)江西吉安周必大刻本《歐陽文忠公集》一冊,書品寬大,刊刻精良,白麻紙本,猶存宋式蝴蝶裝,800年前舊物,至今觸手如新,引起眾買家的激烈競投。從25萬元起價,歷經十多回合的較量,終於以51萬元落槌。2001年春翰海公司推出宋版《春秋佳傳》一冊,存卷十一、十二兩卷,原書紙白如玉,墨凝如漆,字大如錢,開本宏朗,頗為壯觀。既保存清宮原裝,又御璽累累,被著名版本學家趙萬里稱之為「宋本浙本代表作」,最終以145萬元成交,創宋版書單本價格的最高紀錄。由以上數例,可見宋版書價格火爆之概況,其他各拍賣行如上海朵雲軒、博古齋等也屢有宋版出現,情況大致相同,茲不贅述。


宋版書不但是整部、整冊身價昂貴,即使是零篇殘頁也價格不菲。如1998年嘉德秋拍《資治通鑒綱目》宋麻紙一頁,成交價6000元。1999年嘉德秋拍宋刻《朱晦庵文集》一頁,成交價為12000元。2000年春嘉德公司推出宋刊《隋書》零頁,有著名學者、藏書家潘景鄭先生邊跋,成交價8000元。1999年春,海王村拍賣有限公司推出的《資治通鑒》殘頁二紙,分別以6800元和6000元的價格拍出。最令人注目的是,1999年春嘉德公司拍賣《丹楊後集》傅增湘舊藏宋版書一頁,成交價竟達2萬元,成為宋版書單頁成交價之冠。



二.御璽、御題本古籍


中國古籍流傳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流傳有緒,代有著錄。特別是宋元明歷代的佳槧善本,許多曾經歷代宮廷內府收藏。清乾隆年間,文治武功,盛極一時,許多古籍善本皆被從民間徵集到內府並著錄於《天祿琳琅》、《石渠寶笈》等書中。乾隆皇帝往往將御璽鈐於心愛的書上,並加以品題。如今這些曾經御璽御題的古籍,因為俱有特殊的收藏價值而倍受人們的抬愛和青睞。以近年來拍賣的情況來看,不僅鈐有玉璽的宋元版本價值更高,即使是明清版本,一經御璽和御題也頓時身價百倍了。


1995年秋嘉德公司推出宋本《文苑英華》,此書曾經宋明清內府遞藏,鈐有宋「內殿文璽」、「御府圖書」和明「敬德堂章」、「晉府圖書之印」等印,最終以130萬元成交。1996年春嘉德公司拍賣的《周易本義》一冊,原題為宋本,雕刻極精,字大如錢,墨濃如漆,且乾隆五璽俱全,極富收藏價值,以17萬元成交。1999年春、秋兩季,嘉德公司拍賣《春秋經傳》四冊和二冊,分別以160萬和121萬元成交。1999年秋,嘉德公司拍賣的宋本《後村居士集》一冊存二卷,乾隆五璽俱全,成交價22萬元。


1996年春,嘉德公司以一冊乾隆玉璽俱全的元刊本《昌黎先生集》競拍,結果成交價10萬元。1996年秋,嘉德公司以三冊元刊本《昌黎先生集》競拍,因有乾隆御璽和御題,成交價均不菲。第一冊《昌黎先生集》不但五璽俱全,而且有乾隆御題,以19萬元成交,後二冊僅有乾隆五璽,也以17萬元成交。1998年春,嘉德公司推出的元刊本《昌黎先生集》三冊競拍出了51萬元的高昂價格。2000年嘉德春拍的《昌黎先生集》元刊本六冊,與前幾次所拍當是一家眷屬,此書從100萬元起拍,經過多輪角逐,最終以190萬元成交,成為當時中國古籍善本拍賣的最高成交價,使這部元刊善本拍賣畫上了完滿的句號。


1997年春,嘉德公司首次推出的明刻本《唐文粹》二冊,由於乾隆五璽俱全,屬《天祿琳琅》舊物,以10萬元成交。1998年春,嘉德公司第二次推出明刻本《唐文粹》五冊,該書與上述二冊當為一家眷屬,曾著錄於《天祿琳琅書目續編》、《溥儀賞賜溥傑書畫目》等,最終以36萬元成交。1998年秋,嘉德公司再次推出明刻本《唐文粹》的另外一函十冊,為全書卷一至卷二十一,乾隆五璽俱全,終以28萬元成交。1999年秋,嘉德公司第四次推出明刻本《唐文粹》二冊,成交價13萬元。四次總成交價為87萬元。至此,御璽本《唐文粹》的拍賣告一段落。


2000年春,嘉德公司推出的明嘉靖本《文選》一冊,乾隆五璽俱全,流傳有緒,曾著錄於《天祿琳琅書目續編》,成交價為16萬元,創明版書單本價格的最高紀錄。清康熙刊本四冊,乾隆御璽御題。此書為清版,乾隆誤題為宋本者,即便如此,此書成交價仍達到30萬元。又清初省園刊本《帝學》四冊,此書原為清初藏書家季振宜收藏,後入清宮,為《天祿琳琅》舊物,也是以清版充宋版,蒙蔽乾隆者,因有乾隆御璽,加之宮內原裝,終以10.7萬元成交。另一部《尚書詳解》為康熙通志堂本,乾隆帝誤以為宋本,不僅鈐有「乾隆御覽之寶」、「天祿琳琅」、「太上皇帝之寶」、「古稀天子」等多枚御璽,且親筆題詩。此書一出立即受人追捧,經過多輪較量,終以46萬元的高價成交。


2000年秋,嘉德公司推出《學易集》,此書為乾隆武英殿聚珍版,白紙和印紙墨精良,是留避暑山莊御用之物。藍綾面、黃綾簽,請內府原裝,且鈐有「避暑山莊五福五代堂寶」、「煙雨樓寶」、「避暑山莊」等印,終以7.8萬元成交。


2002年春,中國書店海王村拍賣公司推出雍正內府銅活字《古今圖書集成》零本一冊,以其鈐有「重華宮寶」、「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等內御璽四方,而備受矚目,終以4.6萬成交,其價幾近宋元舊本。


三.明代佳本


明代的印刷業規模大,分布廣,品種多,是中國古代印刷史上的全盛時期。明代印刷技術更加成熟,圖版刻印更為精良,並且創造了彩色套版印刷技術,金屬活字和套印技術廣泛使用。明代早期印刷品尚存宋元遺意,中期以後逐漸形成自己獨特風格。明代後期雖然總體上呈衰落趨勢,但套印本、拱花版本的使用,又給印刷業憑添了生機。明代距今大約400至600年,明代書籍的流傳也是日漸稀少,特別是那些雕刻精工的古籍,更是收藏者們追逐的獵物。明代中早期印本的價格歷來不菲,如今更是有增無減。試看下列諸例。


1996年春翰海公司推出的明嘉靖沈氏野竹齋本《韓詩外傳》四冊,成交價為1.8萬元。1998年秋海王村推出的明嘉靖本《唐文粹》十六冊以3萬元起拍,終以8.1萬元成交。1997年春嘉德公司推出的嘉靖郭氏濟美堂本《河東先生集》二十四冊,成交價5.5萬元。1998年春翰海公司推出的同書二十冊以3.5萬元成交。1998年秋海王村拍賣的明嘉靖郭氏濟美堂本《河東先生集》,白棉紙二十冊,成交價3.8萬元。1998年春上海博古齋拍賣的明嘉靖本《韋蘇州集》白棉紙四冊,終以3萬元成交。海王村1999年春拍推出的明嘉靖徐氏刊本《周禮》八冊,成交價為2.5萬元。又明正德嘉靖間的《鹽鐵論》六冊,成交價3萬元。2000年春海王村推出的嘉靖元年傅倫刊本《白虎通德論》四冊,因是當代學者黃永年先生的舊藏,也以1.9萬元成交。又明嘉靖三十九年顧氏刊本《南唐書》六冊,乃清怡親王府的舊藏,刊印俱精,以3萬元的高價成交。1996年春,嘉德公司推出的明弘治十三年馬炳然刻本唐代詩人李賀的《錦囊集》二冊,原書刻印精良,為趙孟書體,尚存元代遺風,為不可多得的善本,估價7萬至9萬元,最終以17萬元成交。1997年秋上海朵雲軒推出的明弘治刊本《吳越春秋》二冊,歷經盧文、繆荃孫等名家遞藏並批校,終以3萬元成交。2000年春海王村推出的明弘治刊本《徽州府志》(存二卷)棉紙二冊,乃傅增湘的舊藏,成交價1.1萬元。又明刊本《山谷老人刀筆》二冊,因刊刻精,時代早,以2.1萬元成交。2000年春鼎豐公司推出的明弘治十五年刊本《音點春秋左傳》六冊,白紙精印,品相極佳,終以6.2萬元成交。1996年春翰海公司推出的《明成化十五年曆書》棉紙一冊,以1萬元成交。1999年春海王村拍賣的明成化刊本《劉文靖公集》棉紙八冊,傅增湘舊藏,以2.5萬元起叫,終以5.8萬元成交。1997年秋上海朵雲軒推出的明正統九年刻本《天皇至道太清玉冊》白棉紙包背裝一冊,以2.8萬元成交。1999年春海王村推出的明永樂元年刊本《古今列女傳》三冊,以4.2萬元成交。明本成交價最高者當推1999年春翰海公司拍賣的明永樂刊本《新刊武當足本類編全相啟實聖錄》四冊,全書棉紙精印,蝴蝶裝,開本闊大,且上圖下文,圖文並茂,流傳至罕,估價為15至20萬,最終成交價達28萬元。由以上可以看出,古籍版本的年代越早,其價值越高。


明代中晚期的善本佳刊也有不俗的價位。2000年春上海博古齋拍賣的隆慶元年《喬夢符小令》成交價1.6萬元。隆慶三年的《正楊》,先是1997年秋朵雲軒以1.8萬元成交,後1999年春海王村又推出一部,乃近代藏書家傅增湘的舊藏,以2.2萬元成交。1998年秋海王村拍賣的明萬曆東雅堂刊本《昌黎先生集》白棉紙十二冊,是明晚期著名版刻,以3.5萬元成交。1997年秋上海博古齋推出的同書白棉紙十六冊,成交價4萬元。1998年秋朵雲軒推出的明萬曆刊本《孤樹裒談》白棉紙四冊,乃黃裳先生舊藏並題記,雖是殘本,極其稀見,仍以3.6萬元成交。《玉台新詠》是明崇禎年間趙氏小宛堂仿宋精刊本,歷來為書林所重。1996年春翰海公司推出的小宛堂本《玉台新詠》四冊,為清王府明善堂的舊藏,品相極佳,以1.8萬元成交。1999年秋嘉德公司推出的又一部小宛堂刊本《玉台新詠》二冊,有「嘉慶御覽之寶」、「天祿繼鑒」等印,以3.8萬元成交。2002年春,翰海公司推出的明萬曆刊本《太上黃庭內景玉經》一冊。該書系白棉紙印本,明版印本極其罕見,況此書僅知台灣某圖書館著錄一部,傳世極稀,以1.3萬元成交。2002年春,上海博古齋推出明刊本《詩學禁臠》白棉紙一冊。該書大字疏朗,紙白版新,刻印俱佳,書首有翁同和跋語,閱之令人愛不釋手,估價為5000-6000元,終以3.2萬元高價成交。

套印本古籍以明末閔、凌二家最為著名,套印本多以白棉紙印就,墨文硃批,朱墨燦然,引人入勝。多者有三色、四色套印者。故套印本書歷來為人們所鍾愛。1997年秋嘉德公司的三色套印本《楚辭》,以1.8萬元成交。1998年春嘉德公司的套印本《晏子春秋》四冊,成交價為1萬元。同年,海王村推出的明閔刻《唐詩艷逸品》白棉紙四冊和明凌刻《王摩詰詩集》白棉紙六冊均以2萬元成交。該場推出的另一部明閔刻《列子》四冊,成交價1.2萬元。1998年秋海王村拍賣的明凌刻本《孟東野集》四冊,白棉紙,朱墨套印,成交價1.2萬元。而到2000年春,同樣一部《孟東野集》四冊,買家爭至2萬元才得以成交,書價攀升,於此可見一斑。1997年秋嘉德公司推出的明本《花間集》四冊,成交價1.2萬元。1999年秋海王村拍賣的《花間集》四冊,也以1.2萬元成交。1998年秋海王村推出的明凌刻四冊套印本《世說新語》十六冊,以3.5萬元成交。1999年春翰海公司推出的《草堂詩餘》四冊,成交價1.8萬元。又明萬曆閔刻本《文心雕龍》白棉紙六冊,因此書為五色套印,紙精墨妙,終以3.3萬元成交。1999年秋海王村推出的《淮南鴻烈解》白棉紙八冊,書品完好,刻印俱佳,成交價2萬元。又《莊子南華真經》一函六冊,朱墨套印,成交價2.2萬元。又《呂氏春秋》凌刻本八冊,成交價2萬元。於此可見,明代套印本古籍的價位始終保持在一個相當高的水平上,並且有逐步上升的趨勢。


來源:文章來自《藝術市場》2003年01期


註:經作者同意選載,文章未經作者審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蔡全法:炎黃文化定位及其黃帝故都問題商榷
弈棋天下:中國古代戰爭的空間布局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