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網約車亂象叢生,圈錢大戰不應拿生命當兒戲

網約車亂象叢生,圈錢大戰不應拿生命當兒戲

前段時間,各大網路平台都在報道空姐乘坐順風車遇害的新聞,對這一位空姐的離去感到可惜。

嫌疑人投河自盡,這起備受社會關注的順風車遇害案雖已告破結案,然而事件並沒有結束。網約車平台這兩年忙於收割市場紅利,疏於對入駐司機的資質及服務質量監管,早已為悲劇埋下了隱患。前一段時間又有新互聯網企業加入「網約車大戰陣營」,一些市場亂象也讓人越發擔心,網路車的安全問題被再度被推到了風口浪尖,成為了大家議論的焦點話題。

非法客運車輛增多,網約車亂象頻現

3月下旬,美團打車上線,久違的網約車市場再度開始了"燒錢大戰"。相信不少用戶最近都收到了優惠簡訊:「0元打車」「單單立減14元」等優惠令一度平靜的網約車市場再掀波瀾。補貼帶來的效果立竿見影,然而,隨著補貼大戰的重演,一些亂象、違規運營情況也快速上升。車主營運資質不達標、車輛年檢不合格等問題頻頻出現。

據了解,有人專門針對網約車的註冊漏洞,通過製造假證遞交申請變成了「合法」的馬甲車。除此之外,也有黃牛專門依靠他人竊取的本地車輛信息,然後賣給一些外地車主使用。有記者暗訪調查,在不同網約車平台預約10台車,竟有7輛車不符合運營標準,屬於非法運營的「黑車」。

與此同時,司機刷單炒信,網約車秒變「爽約車」,眾多交流群里也到處傳播著老司機們不被挨罰的竅門。此次順風車遇害事件也引發了更多的人紛紛吐槽:滴滴順風車司機在接單前,不僅可以看到行程信息,甚至還能看到對方的性別、職業、年齡以及之前司機的評價等信息,在「不經意間」泄露的用戶隱私也為別有用心的人提供了參考。不少網路直播平台還設置了專門的戶外欄目,主播利用約車軟體的這些功能「篩選」乘客直播接客,調戲「小姐姐」獲取爆炸的節目效果,經常引發彈幕的陣陣高潮......

網約車的迅速發展,緩解了城市交通痛點,為人們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然而隨著網約車市場日漸擴大,問題也隨之產生:平台低價競爭,服務卻在縮水;號稱提升用戶體驗,維權卻石沉大海……面對這些陷阱和糾紛,消費者該怎麼辦?有關部門該從何處入手規範網約車市場?

網約車平台需要更多監管

值得注意的是,5月11日,滴滴宣布自5月12日零點起,滴滴順風車業務在全國範圍內下線,停業自查整改一周;同時,其他平台業務對全量司機全面審查,運營及客服體系也將全面整改。我們對滴滴的這一舉動表示歡迎,也期待此次整改能夠取得實質性的效果。

此前,上海市交通執法部門加大了對各大網約車平台非法客運行為的查處力度,給"美團"開出了首張10萬元罰單,並要求美團停止高額補貼的低價競爭方式。南京交通部門也向滴滴和美團開出150萬元的罰單,創網約車新政落地以來的最大罰單金額。

就在5月11日,交通運輸部也採取了行動,發布《關於加強和規範出租汽車行業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管理工作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並且明確,對於未取得平台、車輛、駕駛員經營許可,擅自從事或變相從事網約車經營活動,情節嚴重的駕駛員,被列入重點關注名單,仍拒不改正的還會被列入「黑名單」。

近期網約車引起的網路輿論狂潮,亦表明在網約車成為主流出行工具之際,民眾對安全的考慮更為強烈。平台做大後更需要加強制度建設,提高應急響應機制,改善投訴流程,構建完備的防範措施,將廣大用戶的安全放在首位,提升用戶體驗感,避免用戶受到無端傷害。

在國家相關部門加強行業規範、行政監管的同時,作為乘客本身使用網約車時也要加強自我保護,盡量避免在深夜等危險時間外出,如果實在無法避開,也要找熟悉的人結伴出行,同時盡量選擇正規車輛出行,遇到非法營運車輛、有疑問的車輛堅決不坐。提前搜索目的地線路,注意觀察司機的行駛路線。遇到問題維權時要保留好截屏、錄音等證據,發生危險及時報警,讓犯罪分子接受法律的嚴懲,一同致力於創造一個良好的約車出行環境。

最後附上「女性乘坐網約車」安全防範指南

結尾話題

對於現在的網約車亂象你有什麼看法?

「有意思的回復將有機會出現在下期推送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Fcars 的精彩文章:

雷克薩斯提供「基因選車」服務;大眾華北基地下半年投產

TAG:TFca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