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本是個忠臣,皇帝賜給他免死鐵券後,他卻怒了:逼著我造反嗎?

他本是個忠臣,皇帝賜給他免死鐵券後,他卻怒了:逼著我造反嗎?

自古以來,人們對於唐朝的印象一般是強盛、富裕,然而,其實在經過「安史之亂」後,唐朝的政權早已分崩離析,君臣之間的關係已然變質。這個時候的中央軍隊,已經不能同往日相提並論,節度使的權力已然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在唐朝中期,就有一位將軍名叫李懷光,此人在唐德宗時期任職檢校刑部尚書、為寧、慶等州節度使,後又轉為邠寧、朔方節度使。當皇帝遇難之時,他第一個率領軍隊前去勤王,得到了皇帝的另眼相待。但誰也沒想到的是,此人的忠心並沒有持續多久,皇帝賜給他免死鐵券後,他便起兵造反。

李懷光是渤海靺鞨族,其父親因為獲得戰功而被賜李姓。李懷光自幼便參軍,由於武藝高強且十分勇猛,因此得到了朔方節度使郭子儀的重視,最終在郭子儀職務被免除時,頂上了這份差事。

此時的李懷光對於本職工作可以說是盡心盡責,連續幾年帶兵在長武築城用來駐紮軍隊,並且積極巡查與吐蕃交界地帶,使得吐蕃不敢南侵。唐德宗時期,朝局十分動蕩,田悅、朱韜、馬燧、李抱真、王武俊均擁兵起義,皇帝下令李懷光前去剿滅敵人,結果落敗。建中四年(783年)十月,涇原軍隊叛變,唐德宗被迫逃到奉天,此時的朱泚已然稱帝,並且率領大軍進攻奉天。

唐德宗下了勤王詔書,希望天下有志之士幫助自己討伐逆賊,而李懷光是第一個響應之人。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才解了奉天之圍。然而李懷光是個生性粗暴且淺薄自負之人,對於皇帝身邊的盧杞、趙贊、白志貞十分不滿。由於李懷光對於保衛朝廷有很大的幫助,唐德宗被迫只能貶黜這些臣子。

唐德宗雖然在奉天也能生活,但無時無刻不想著光復唐朝,剿滅叛臣之事,於是多次希望李懷光出兵。然而李懷光卻是個膽小之人,不敢輕易發兵,只想著夠拖延時間。唐德宗見此事沒有希望,便想去吐蕃借兵,但對方卻以掌兵大臣的官印和意見為憑證拒絕,唐德宗不得已派人前去向李懷光說明此事,卻沒想到得到的是李懷光的多次拒絕。

到了興元元年(784年)二月,皇帝下詔加封李懷光為太尉,並賜給他免死鐵券來表示自己對其重視。但李懷光收到賞賜之後便大怒,把鐵券扔到地上說:「凡是臣子反叛,才賜給鐵券,現賜給我,是叫我反叛。」此後李懷光更是將這句話落實到了實處,與朱泚聯合將唐德宗逼到了梁州,但卻為朱泚欺騙。

更沒有想到的是,此事反而為唐德宗搬來了救兵,在李懷光的殘暴掠奪下,許多軍隊聯合起來勤王,最終李懷光落敗,並為朔方軍將領牛名俊所殺。

李懷光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有勇無謀之人,無論是在軍事上亦或者是在政治之上,因此,他的失敗也可以說是情有可原的。

參考文獻:《資治通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在唐朝當京官需要注意什麼,平常吃個工作餐都不簡單
人與人之間永遠不像我們想的那麼簡單,連這對明君賢臣也不例外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