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6小時的暴雨航行,讓青春在星辰大海上飛揚

6小時的暴雨航行,讓青春在星辰大海上飛揚

來源中國軍網

劍指江海,讓青春在星辰大海飛揚

——陸軍軍事交通學院鎮江校區「江海十八號」海上綜合演練紀實

「戰鬥警報!戰鬥警報!左前方發現敵機!……」前一秒學員們還在進行夜航環境下連續海圖作業,下一秒就要自主完成多種想定情況處置。近日,在浙東某海域,陸軍軍事交通學院鎮江校區開展為期17天的「江海十八號」海上綜合演練。全程航行千餘海里,在實戰化背景條件下,錘鍊學員打贏本領。

編隊組織夜航訓練。

深夜裡,學員堅持在駕駛室內進行備航工作。

組織搶灘登陸作戰訓練。

將講台設在甲板上,課堂與戰場的無縫對接——

「想打勝仗?自己去演練場上找答案!」

夜間航行中學員對於燈標燈質的識別熟練度不夠;「認、選、測、繪、填」連續海圖作業速度需要進一步提升;航海日誌填寫不夠規範……書本知識拿到海上演練卻發現總有偏差。演練剛剛開始,大家普遍感到「有勁無處使」。

航行圖中,學員們進行連續海圖作業。

學員們使用六分儀測量太陽高度進行定位。

在船艇部署操演中,學員王雨豪擔任模擬艇長,他在訓練前將各種部署情況熟記於心,本以為足夠應對訓練考核,沒想到……「我艇彈藥艙中彈起火,而損管小組出現人員傷亡,接下來怎麼辦?」跳出制式考核內容,艇長陳偉隨機想定情況讓學員們自主處置。從未處置過如此複雜嚴峻的情況,王雨豪頓時亂了方寸,一時間大腦一片空白。

部署操演中,模擬前甲板中彈起火。

船艇對海防衛機槍射擊訓練。

「召集救生小組頂替損管小組工作,立即對明火進行撲滅,組織救護小組對受傷人員進行搶救,調轉航向讓火源處於下風口以防火勢擴大……」艇長見狀,立即想定情況進行具體分析,給出解決方案,給學員們在甲板上來了一次沒有教案的生動授課。

學員擔任「模擬船艇長」進行指揮。

「想打勝仗?自己去演練場上找答案!」夜中航行、霧中航行、大風浪航行、雨中航行、漁網區航行,途中各種情況的出現時刻考驗學員的航海保障能力。筆者觀察到,演練中碰到問題時,平常學員們奉為圭臬的教材不再「吃香」,跟多人青睞於向指導教員、教練員們提問或學員之間進行探討尋找答案。學員們人手一本航海記錄本,演練中的所思所得,大家都將其詳細記下。「出問題的地方,大多也隱藏著答案。」每天都有疑問得到解答,每天都有新的收穫。學員們紛紛感慨自身在迅速地成長與進步。

針對問題,學員間進行深入探討。

將血性楔進骨子裡,教員與學員的精神傳承——

「以苦為樂,擊浪為歌,船艇人的江海精神在代代傳承。」

「風裡來,浪里走,我們是光榮的船艇水兵!」多年來,校區航海教研室智利民教授堅持奮鬥在一線教學崗位,這次綜合演練依然選擇上艇陪伴學員左右。

指揮台上,智利民教授正在為學員授課。

機艙內,教練員對學員進行機電專業知識考核。

五加二,白加黑,演練期間,官兵們的休息時間彌足貴。時間一久,一些年輕學員身體有些使憊,而智教授卻始終堅持起床第一個上指揮台組織學員開始訓練。晚上航行結束,他依舊堅持陪伴在學員身邊組織備航工作。「智教授都能堅持做到的,我們一定要做好!」教員用行動立起標杆,學員們深受激勵,出色地完成了每一天的演練任務。

一次航行途中,天氣驟變,眼看暴風雨即將來臨,這種天氣下航行不僅物理視距受限,而且聽力完全喪失,船艇在海上成了「瞎子」「聾子」,此時在附近找個港口停泊最為安全。然而,教練員艇長陳偉此時卻下令: 繼續航行!

暴風雨中,船艇視距受到極大影響。

在陳艇長看來,只有經歷過暴風驟雨才能練出學員過硬的航海作風,才能練出學員實戰化條件下的打贏本領。最終船艇整整摸索航行了6個小時才從暴風雨中穿越出來。這次冒險航行,為學員們積累了暴風雨航行的寶貴經驗。

穿越暴風雨,編隊轉入正常航行。

「以苦為樂,擊浪為歌,船艇人的江海精神代代傳承。」教員、教練員們用實際行動詮釋江海精神,學員們深受激勵,出色的完成了每一天的演練任務。

用紅色點燃演練場,強軍與復興的偉大呼喚——

「誓言聲、軍歌聲、呼號聲,聲聲激蕩愛國心;家國情、邊防情,情情托舉強軍夢。」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開訓前,校區黨委組織演練官兵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實踐暨入黨宣誓儀式。

活動中,「老黨員」陳斌上台發表感想。

新老黨員一同舉起右拳許下入黨誓詞,意在將訓練熱情融入這一聲聲鏗鏘有力的誓言中,把紅色基因帶到船艇上,灑滿演練場,融入官兵血脈,提振昂揚士氣,激發訓練熱情,為練兵備戰積蓄強大力量。

編隊幹部為新黨員佩戴黨章。

牢記強軍使命,擔當復興重任。演練編隊休整期間,指揮部利用錨地紅色資源,組織參演官兵參觀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依次穿過「抗日戰爭與上海」、「血沃淞滬」等展區,大量的歷史圖片和珍貴物品,再現了上世紀30年代的中國軍民與侵華日軍進行殊死抗爭的不平凡歷史。

參訓官兵來到淞滬抗戰紀念館參觀。

「各地戰士,聞義赴難,朝命夕至,其在前線以血肉之軀,築成壕塹,有死無退,陣地化為灰燼,軍心仍如鐵石,陷陣之勇,死事之烈,實足昭示民族獨立之決心,奠定中華復興之基礎。」參觀結束,學員高文豪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駐足在史實資料前,學員們銘記歷史,負重前行。

「軍歌聲、誓言聲、呼號聲,聲聲激蕩愛國心;家國情、邊防情、江海情,情情托舉強軍夢。」此次實習演練中,指揮部充分利用千里航線上的紅色資源開展鑄魂勵志教育,用紅色基因點燃演練場,有效激發了學員聽從祖國召喚、擔當強軍重任的豪情壯志,更加堅定了學員們從事船艇事業的信念。

學員細細閱讀淞滬抗戰歷史。

官兵們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碑前合影留念。

男兒不展風雲志,空負天生八尺軀。浙東海域上,一支從暴風驟雨中走出來的海上鐵騎,正踏著改革強軍的時代鼓點,向著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新型陸軍的目標闊步前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被「洗劫」的這道菜顏值味道雙在線
這一張張照片背面寫著字,見證了爸媽的堅守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