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微講堂|天藍釉瓷器斷代,認準造型是關鍵

微講堂|天藍釉瓷器斷代,認準造型是關鍵

藍色是最冷的色彩,非常純凈,通常讓人聯想到海洋、天空、水、宇宙。純凈的藍色表現出一種美麗、冷靜、理智、安詳與廣闊。由於藍色沉穩的特性,具有理智、準確的意象。

天藍釉是一種高溫色釉。由"天青"演變而來,是清康熙時期創燒的釉色新品種,因顏色似晴朗天空中的藍色而得名。天藍釉同霽藍一樣也是以氧化鈷為著色劑,但其氧化鈷含量僅為霽藍釉的百分之一,故呈色極為柔和淡雅。

清康熙 天藍釉花觚

故宮博物院

依據傳世的天藍釉瓷器各方面特徵以及變化規律,可將其分為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光緒五個時期。

清康熙 天藍釉菊瓣尊

國家博物館

純凈淡雅的天藍色--康熙天藍釉

康熙時期的天藍釉瓷器釉色有深淺之分,深者呈淡雅的天藍色,淺者釉色更顯清淡。發色均較純正,總體給人以柔和淡雅純凈之感。釉質瑩潤、堅密,釉面光亮。施釉較薄,釉層均勻。民國時有仿康熙官窯的作品,但釉質比較粗松,有些釉面則出現黑褐色或灰色的斑點。康熙器物瓷胎與瓷釉結合得非常緊密,故此類器物中不見有釉面開片現象。由於施釉較薄,燒製成型後於器壁稜角或口沿處呈現白色效果,有些口部則施以深藍或醬色釉作為裝飾。底足處多施白色釉,有些則施天藍釉,胎釉結合處修胎規整。足際露胎處多見平整或斜削式,偶見有塗黑色者。此時期器物的胎體均比較厚實,胎質潔白細膩。瓶類器物時常口沿處一圈加厚。後仿的康熙天藍釉瓷器多數都不像真品那樣做得恰到好處,胎體非輕即重。在器物表面有簡單的裝飾工藝,如梅瓶的頸部有的飾以弦紋一道,兩側飾有如意或月牙裝飾。另有暗刻雲龍紋、團龍紋等圖案,但此類比較少見。官窯器底足處以青花料書寫「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兩行楷書款。民窯器有款識者較少,見有「康熙年制」青花款,書寫隨意,字體潦草。

清康熙 天藍釉萊菔尊

故宮博物院

深似湖藍淺似月白--雍正天藍釉

雍正時的天藍釉瓷釉色亦有深淺之分,深者呈湖藍色或碧藍色,色澤柔和悅目。淺者顯得更為淡雅,極少數者近似於月白色。此時期的天藍釉瓷器較前一時期普遍顏色略深一些。釉質均瑩潤堅密,釉面亮澤,有較強的玻璃質感。施釉勻凈。器物口沿及稜角處釉層稀薄多為白色。多數器表與內壁的釉色一致,內壁施釉均勻程度較器表略微欠佳,而總體上能夠保持與器表一致的瓷釉質量,在鑒別時要引起足夠重視。有些器物內壁則施以白色釉,此種情況以碗類居多。大件琢器類的底足多施天藍色釉,如:各種瓶類、方缸、花盆等。但其中部分施釉不夠均勻,有細微的露胎現象。小件器物,如:盤、碗、文具類,底足處均施白色釉。胎釉結合處做工同於康熙時期。足際露胎處多為渾圓的「泥鰍背」狀。其胎骨質量與前期一致,只是小件器物較康熙時期的略顯輕薄。大件琢器胎骨較厚,但不顯笨拙。這時期的天藍釉瓷器常見有各種裝飾,多為弦紋、乳釘紋、貼塑輔首耳、模印花卉等裝飾效果。

清雍正 天藍釉雙龍耳瓶

故宮博物院

清雍正 天藍釉盤

故宮博物院

在款識書寫方面,官窯器於底足處書寫青花料「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兩行楷書款,外套雙方框或雙藍圈,或為雙藍圈「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書款。字體工整,筆法剛勁有力。此類款識多見於盤、碗、水盂等實用器皿。民窯多有仿寫此類款識者,但字體不及真品挺拔有力。亦有手寫或陰刻「雍正年制」四字兩行篆書款者。「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多見於各式瓶、缸、花盆等大型陳設瓷底足處。另見有水仙盆、茶托一類器物,底部以青花從右至左書寫「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單行篆書款。此種器物民國有所仿製,但青花發色不及真品柔和,筆畫風格出入較大。

清雍正 天藍釉獸面紋螭耳尊

故宮博物院

清雍正 天藍釉弦紋碗

故宮博物院

此外,還有書寫「郎吟閣制」青花楷書或篆書款器物。多為茶壺、僧帽壺、棋子簍等種類。

清雍正 天藍釉葡萄紋十楞大碗

故宮博物院

清雍正 天藍釉缽缸

故宮博物院

上襲雍正且呈色多樣--乾隆天藍釉

此時期的器物釉色呈現幾種不同的效果,總體亦可分為深淺兩種。既承襲了雍正時的特點,又逐漸形成了本朝的呈色特徵。只有通過反覆實際地接觸才可從中得到感性上的認識,提高斷代水平。釉質同樣豐瀅滋潤,光澤度較強。施釉均勻,但較前期肥厚一些,有些器表積釉處微泛黃綠色。乾隆後期釉質稍顯粗松,釉色不及前期那樣純正。現代仿製的乾隆官窯器物,釉色顯得比較生硬呆板,失去真品那種給人以清心淡雅的色調。器物底足處依然修胎規整,有些民窯器物則顯得做工較為草率,時常在足際近釉處留下一圈細小的鋸齒痕。足際的處理方式也不盡相同,乾隆前期多為渾圓的「泥鰍背」狀,後期則出現斜削式,或為中部有稜角突起。個別器物圈足露胎處施以醬褐色釉。從瓷胎上看,前期尚能保持雍正時期的特徵,後期逐漸變得粗鬆了一些,但仍能保證質量。胎體較雍正時期略顯厚重。此時期的器表裝飾較雍正時期又有所增多。常見有模印、雕刻、描金、貼塑等裝飾工藝。官窯器底足處以青花書寫「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字體工整清晰。另見有高足盤,款識書寫於底部圈足內,為從右至左排列「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單行篆書款。

清乾隆 天藍釉出戟花觚

故宮博物院

清乾隆 天藍地粉彩勾蓮紋如意

故宮博物院

釉色不純胎質稍欠--嘉慶、道光天藍釉

本階段的天藍釉瓷釉色不夠純正,深者亦呈天藍色,淺者仍能保持柔和淡雅的效果。但發色較前期相比均稍顯深沉、暗淡。釉質較為潤澤,光澤感亦較強。官窯器底足修胎較為規整,與前期相比相差無幾。民窯則多顯草率,有些則出現缺胎少釉現象。足際處理方式上,多為兩端斜削式中部有稜角突起。此階段前期仍能延續乾隆後期的瓷胎特徵,後逐漸變得粗松一些,胎色的潔白程度上也稍差了一些。器物胎壁逐漸變得厚重。本階段有紋飾裝飾者比較少見,多見有暗刻花卉紋。嘉慶時的官窯器中盤、碗類底足處為「大清嘉慶年制」青花雙圈六字兩行楷書款。大件琢器類多為「大清嘉慶年制」六四三行篆書款。道光官窯款識為青花「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字體規整。另見有「浩然堂」楷書款者,字體工整有力,上下排列。

清嘉慶 天藍釉菊瓣盤 (二件)

清道光 天藍軋道錦地粉彩開光式「菊花」圖碗

燒造水平不一、多以花紋裝飾--光緒時期天藍釉

由於戰亂頻繁國力衰敗,咸豐初期景德鎮御窯廠曾一度停止燒造。而在咸豐元年,據史料記載曾燒造過天藍釉的祭祀禮器。後又經英法聯軍浩劫,還有的流散於民間,現今官窯的天藍釉瓷極為少見,民窯亦是如此。同治、宣統兩朝該品種瓷器數量亦是微乎其微。故對於晚清階段此文僅針對光緒時期的天藍釉瓷加以分析。

清光緒 天藍釉夔鳳紋八方瓶

光緒時期天藍釉器物燒造水平不一。從瓷釉上看,有些器物釉色純正,光澤感較強,接近於乾隆時期的水平。有些雖有較強的光澤度,但已失去雍乾時期那種柔和悅目的視覺效果。還有的雖施釉均勻,釉質潤澤,但釉色缺乏已往那種清新淡雅的感覺,顯得比較呆板。在內壁施白釉的器物中,白色釉多不大純正,呈現白中閃灰色的效果。底足修胎特徵及足際處理方式均與嘉道時期相差無幾。民窯器物底足處釉質比較粗松,有些則出現「桔皮棕眼」現象。

清光緒 天藍釉仿古雙獸耳盤口瓶

官窯器胎質較為精細,胎體較前期相比更顯得厚重一些。民窯器則比較粗松,胎骨白中略閃黃色或呈灰白色。擊之缺乏清脆的金石聲感。此時期又多見有花紋裝飾的技法,如:模印各種花卉、弦紋、堆塑紋等,並時常在器物口沿及底部一周飾有如意紋、雲頭紋等花紋裝飾。款識方面,官窯有「大清光緒年制」六字兩行楷書款,外無邊飾。民窯仿品多見「大清雍正年制」、「大清乾隆年制」仿寫款。

清康熙 天藍釉刻菊花紋長頸瓶

國家博物館

區分天藍釉瓷器時代,認準造型是關鍵

古玩愛好者可以通過天藍釉瓷器的造型對天藍釉瓷器的時代加以區分。

在康熙時期,天藍釉瓷器造型既有古拙風貌又顯得豐實秀麗,小件器物俊秀典雅。後世仿造者往往形似而失去其古拙風貌。常見有梅瓶、直頸瓶、膽瓶、菊瓣瓶、螭耳尊、花觚、缸、筆洗、水盛、盤等;

而雍正時期天藍釉瓷器造型特徵趨於纖巧秀美,線條較康熙時期顯得更加柔和嫵媚。常見品種有橄欖瓶、錐把瓶、弦紋瓶、天球瓶、象耳瓶、花觚、缸缽、碗、葵瓣洗、杯、碟等;

乾隆時期的天藍釉瓷器造型規整,線條自然流暢。但不及康熙時古樸典雅,也不及雍正時纖巧秀美。常見有天球瓶、錐把瓶、蒜頭口瓶、花觚、筆洗、缸、盤、碗等。其中天球瓶的頸部比雍正時期稍長一些且略粗,錐把瓶的腹部不及雍正時期豐滿。碗的弧度較雍正時更大一些,且圈足加大;

到了嘉慶、道光時期天藍釉瓷器造型及線條基本能保持與乾隆時期一致的風貌,只是到後期稍顯笨拙粗略。見有賞瓶、罐、井字方洗、石榴尊等;

光緒時期天藍釉瓷器總體上造型更趨於笨拙,線條不夠柔和生動。更有甚者形制不夠規整、對稱。見有花觚、花盆、盤、碗等。

清乾隆 天藍釉水盂

故宮博物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熙 的精彩文章:

清朝大臣寫給康熙三個字,招來殺身之禍,18年後被雍正所斬
康熙六掃朱元璋陵,為何三跪九叩?原因沒那麼簡單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