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雙城記——巴士底沒有獄

雙城記——巴士底沒有獄

在巴黎的最後一天,我們要去巴黎一個非常有特色的社區——馬亥區(Le Marais),但我們特意多坐了兩站地鐵,從巴士底Bastille站下車。雖然早就知道這裡已沒有巴士底獄的任何遺迹了,但是到了巴黎又怎麼能不被這個地方所吸引呢?

光是名字就很讓人想一探究竟的巴士底地鐵站

巴士底地鐵站的牆磚上彷彿在訴說的當時的故事。

教科書中說:攻佔巴士底獄,是法國革命的象徵。攻佔巴士底獄的這一天——7月14日,被定為法國的國慶日。大革命的群眾對這個專制壓迫的象徵太過憤恨,以致於革命群眾群情激憤,一人一塊磚直接拆走了巴士底獄。

那麼,巴士底獄這個專制的象徵,在法國革命爆發的時候關押的多少犯人呢?——七個。其實在路易十六時代,已經開始考慮拆除巴士底獄,這座監獄在法國大革命爆發的當時恐怕算不上什麼「暴力機器」的代名詞。但是這裡的確關押過包括伏爾泰在內的「革命旗幟性人物」。

這大概是很多人印象中經典的攻佔巴士底獄形象。

除了關押過反抗君主的進步人士,巴士底獄還代表一種非常典型的「專制制度」——密札制度。

國王密札(Lettresde Cachet):由國王預先簽字的拘捕令。

「密札」在國王簽字的時候,可以是空白的,並沒有什麼明確的拘捕對象。然後,國王可以隨意地將它作為「人情」,送給當時的貴族,甚至向他們出售。而貴族就可以憑著這樣一張已經生效的「密札」,隨意地把他們所不喜歡的人送人巴士底獄了。這樣「進去」,還只是一個人悲劇的第一步。他沒有權利要求嚴格的司法程序審核,他沒有權利要求自己不被虐待,甚至,他沒有權利要求自己在明確的刑期之後,走出這個地方。這就是巴士底獄被歷史定位,成為舊制度象徵的原因。

這裡很容易讓人聯想起英國,這兩個隔海相望的國家,曾經走過類似的階段,卻走向的不同的道路。當英國國王隨意的將政敵投入監獄,又拒絕賦予對方接受審判、提交抗辯的機會,英國貴族威逼國王簽下了自由大憲章(雙城記(八)——上議院,貴族血統),其中暗含了日後發展為日後人身保護令(Habeas Corpus)的著名條款:任何人必須經過合法的審判才能夠被監禁(即禁止無限期無理由的監禁)。

相距自由大憲章簽署的1215年過去570多年,法國選擇了通過暴力革命的手段來尋求「合法權益」。

他們的選擇,留給今天的人們的只有「白雲千載空悠悠」。

在倫敦,倫敦塔(雙城記(十一)——並不存在London bridge)跟巴士底獄一樣曾經關押過政敵和反對派,但還被用作皇宮。保留完好的倫敦塔,如今是世界遺產;而巴士底廣場,只留下一個紀念1830年「七月革命」的紀念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法史讀書會 的精彩文章:

無聲故事的暴裂
雙城記——盧浮宮三寶

TAG:法史讀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