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職場上人人都該了解的經典心理學觀點

職場上人人都該了解的經典心理學觀點

職場上人人都該了解的經典心理學觀點

我一直覺得,心理學是一門很神秘的學科。因為在地球上,最難弄懂的,就是人心。

心理學的發展過程,漫長而艱辛。人類對心理學的研究,最早可能要追溯到原始社會的占卜和巫術,可謂源遠流長。但是面對最複雜的事情,最聰明的人也不敢說自己弄懂了,於是經過幾千年的探索,直到19世紀末期,心理學才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至於大家公認的心理學定義,則又經過了將近一個世紀的辯論交鋒,直到20世紀中期才確立。

專業上的事情,交給心理學專家們去操心,作為普通大眾,我們關心的,是心理學能不能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別說,還真有。

在心理學中,經過一代又一代專家學者們的研究總結,得出了有很多好玩且實用的理論、定律和法則,它們在大部分時候都會發生作用(不排除特殊情況),能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可以預見的改變及影響。縱觀這些心理效應,以下幾種跟職場的關係較大。

本文並非學術論文,只是站在一個普通人的角度來把這些法則進行通俗解釋,所以不會引經據典,邏輯上也許不太嚴密,只求一般人能看懂就好。老話說得好啊,「技多不壓身」,在職場上打拚的我們,適當了解一下這些經典心理學觀點,多多少少會有點好處。

01

二八定律

【通俗解釋】又叫帕累托定律(也有叫巴萊特定律、巴萊多定律的,都是音譯惹的禍,實際上是同一個人的名字),是由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提出來的。他在詳細調查研究之後發現,社會上20%的人掌握著80%的社會財富,而剩餘80%的人只佔有20%的社會財富。這就是大家熟知的20/80定律。

【相關啟示】二八定律的數值只是個大概數,不能限定死。具體到我們每個人的實際職場工作中,此定律就有兩種不同的解讀方式。

一個是「不能平均」。比如20%的優秀員工創造了公司80%的利潤,自己20%的才華贏得了別人80%的青睞。可見事物的價值是有區別的,所以要區別對待。

另一個是「必須聚焦」,比如我們要花80%的時間去處理最重要的20%的事情,領導要花80%的精力去培養20%最具發展潛力的下屬。對於最重要的事情,必須全身投入。

人在職場上,必須要有重點,自己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要聚焦到自己的重點上去,這樣才有可能有所建樹。我總覺得所謂的茫然,其實就是沒有重點。

02

鯰魚效應

【通俗解釋】傳說,沙丁魚生性好靜,所以在長途運輸的過程中極易缺氧而悶死,於是有人腦洞大開,在沙丁魚的水箱里放入幾條鯰魚(鯰魚即鯰魚,讀音和意思都一樣,就是寫法不一樣)。結果兇猛的鯰魚四處遊動,沙丁魚被迫不停地遊動來躲避鯰魚,於是沙丁魚被悶死的就很少。

不過,傳說終究是傳說,當不得真。已有生物學專家出面闢謠,說這個理論完全是杜撰的。因為鯰魚是淡水魚(生活在海里的鯰魚數量稀少而且有毒,沒人去捕),而沙丁魚是海水魚,它們是無法共享水箱的。沙丁魚存活率的升高,要歸功於水下增氧技術的出現。

【相關啟示】也不知是誰整出的這個「鯰魚效應」,雖然在科學上站不住腳,但是在心理上,對我們還是有些啟發的。

當人面對強大的對手時,往往能激發潛能,所以一直有人提倡「要感謝競爭對手」。特別是那些功成名就的商界大佬們,從來沒見過誰在公開場合抨擊競爭對手的。因為他們很清楚,沒有競爭對手的步步緊逼,他們也許就走不到今天這一步。

在我們的職場上也是一樣的道理,工作中遇到對手並不一定是壞事,也許你的成長就是在對手的壓力下才得以加速的。

03

刺蝟理論

【通俗解釋】天氣寒冷的時候,刺蝟們需要抱團取暖,但是它們身上的尖刺又不允許彼此靠得太近,否則就會相互傷害。於是在漫長的演化中,刺蝟們進化出了一個精妙的取暖方式,靠得不遠不近,既能達到取暖的目的,又不會刺傷彼此。

【相關啟示】這個理論最適合拿來解釋職場關係,我們在職場上與人相處,就要向小刺蝟學習這種智慧。把握好距離的尺度,遠則疏,近則傷,只有恰到好處的距離,才會產生美感。不管是對上級、平級還是下級,你與別人之間的相處,都應如此。

04

破窗理論

【通俗解釋】一座漂亮的房子,如果有一扇窗戶破了,卻沒有及時修理,不久以後,其餘的窗戶就會紛紛被人砸破。人們如果看見一個窗戶破了卻沒人管的房子,就會認為這個房子沒人住,心裡忍不住就會產生一種把其他沒破的窗戶也砸爛的黑暗想法。

【相關啟示】這個理論印證了中國的一句老話,「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引申到職場上,就是在警醒我們,犯錯後一定要及時糾正,否則後果嚴重。

因為如果你明知自己犯了錯,卻放任錯誤不管,就成了一座窗戶破了卻不及時修理的房子一樣,會被越來越多的人誤解甚至攻擊。真到了那一步,再想去補救,就沒那麼容易了。

05

蝴蝶效應

【通俗解釋】這是一名美國氣象學家向大眾解釋空氣系統理論時打比方說的,亞馬遜雨林一隻蝴蝶扇動翅膀,也許就會在幾周後引起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意思是說,哪怕初始條件微不足道,經過後面不斷的放大後,也能對未來狀態造成巨大的影響。如果想對蝴蝶效應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去看看名為《蝴蝶效應》的電影。

【相關啟示】有人說,在職場上,往往是細節決定成敗,很有道理。比如,「優秀」與「卓越」的區別,往往不是在大是大非上,而是在某些細節上,如果大方向上都有問題,就談不上優秀,更別提卓越了。也就是說,在職場上,我們都要記住劉備遺詔中的那句名言,「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06

青蛙效應

【通俗解釋】把一隻活青蛙,直接扔進一盆熱水裡,青蛙會憑藉本能奮力一躍,迅速逃離絕境。也許會被燙傷,但不至於馬上死掉。但如果把青蛙放進一盆常溫水中,青蛙會很舒服地待在水裡,然後給水慢慢加溫,等青蛙受不了水溫準備逃離時,卻跳不出來了,最終被燙死。

【相關啟示】這裡的「青蛙」,其實就是職場中的我們,這裡的「水」,其實就是我們所處的環境。如果環境突變,人往往能迅速反應,避免滅頂之災。但如果環境慢慢地惡化時,人卻大多感受不到,等到事情失控時,卻無能為力了。

就像現在人人談之色變的癌症一樣,它在初期一般不痛不癢,完全無法察覺,一旦身體出現明顯不適的時候,往往就到了無力回天的晚期。你能看到大家都能看到的事情,那不叫本事,你能覺察到別人沒有察覺到的事情,才是真本事。

07

鱷魚法則

【通俗解釋】假如有一隻鱷魚死死地咬住了你的一條腿,你會怎麼辦?大多數人會本能地選擇用手去幫忙,打算手腳並用地把腿從鱷魚嘴中拯救出來。遺憾的是,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腿和手會被鱷魚同時咬住。因此心理學家說,此時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犧牲一條腿來保全性命。

【相關啟示】這其實是一種止損手段,大約相當於人們常說的「壯士斷腕」,說起來輕鬆無比,做起來卻難比登天。

貪婪是人性的一大弱點,「不信邪」是大眾的一種心理,正是基於這些因素,才會有許多悲劇故事的發生。從理性上來說,人在遭受挫折時,應該冷靜下來,舍小保大,但從情感上而言,想一想就知道能做到這樣有多難。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世界上的成功者總是少數派。

以上理論,其實都不新鮮,問世都有幾十上百年了,之所以進行歸納整理,是因為我覺得人在職場上,稍微知道一些心理學經典觀點有益無害,在某些關鍵時候也許還能排上用場。

人嘛,活到老學到老。時代雖然變了,但是這些凝結了前人智慧的觀點卻並未過時,直到今天,我們仍然能從中受到啟發。退一步說,即使你認為這些觀點跟現實差距十萬八千里,在實際中完全用不上,那就當是看了一個心理學科普文章吧,至少,跟別人聊天時也多了一項談資不是。

作者:陳向東,來源:陳向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席人才官 的精彩文章:

拿你當傻子的人,一輩子都別交!值得一看
WePhone 創始人自殺後續:翟欣欣,請把錢還給家屬

TAG:首席人才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