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在職場為了假裝合群,你做過哪些傻事?

在職場為了假裝合群,你做過哪些傻事?

在職場為了假裝合群,你做過哪些傻事?

暢銷書《烏合之眾》裡面有這樣一個觀點:當個體加入到群體之中,智商會變低。

這個觀點近年來很受大家的喜歡,也解釋了很多社現象,比如「針對社會事件毫無思考節制地謾罵」,「一言不合就無理由站隊」等等。

然而有的時候,當我們想要快速融入到一個新的環境,不得不讓自己看起來不那麼「聰明」,畢竟這年頭「人畜無害」是一種品質,它會讓你看起來好接近,好相處。

那麼為了讓自己變得「好相處」,你曾經做過哪些特別違心的事情?

1

「尬聊」,沒話找話,但怎麼也變不成暖場高手

因為工作關係,我們免不了和年齡、生活境遇不同的人聚在一起,為了避免尷尬,這時候總要有一個人帶頭找話題,一般這個任務總是會落到年齡小的人身上。

但找話題是個很尷尬的活兒,一個90年出生的人和一個70年代的人怎麼會聊到一起?還是在沒有任何了解的情況下?為此只能找一些不關痛癢的話題來聊。

電梯里常見的對話是這樣的:


「嗨」,略帶微笑。

「嗨」,回以微笑。

「你住哪?」

「XXXX,X號線轉X號線。」

「哦,那還挺近/遠的。」

一般在電梯的時間不會超過1分鐘,所以這5句上下的對話足以避免四目相對的尷尬,這類對話常發生在關係不熟的同事之間。

當然即使熟悉了,也並不能保證話題會得體,會讓所有人都有說話的慾望。

爾雅剛進新公司,午餐和同事吃飯的時候,發現大家喜歡聊的話題是「基金、股票、投資、熱播劇、明星八怪、旅遊、養生」,而且每一個話題都緊跟當日新聞的時事熱點,儼然大家都是新時代互聯網的忠實擁護者,每條信息都能八卦好久。

但她發現,大家所說的內容都極其流於表面,彷彿只是為了說話而說話,期間不少人插科打諢,以逗開心一桌人為終極目標,當然只要笑了,這個話題就說得對了。

所以大多數人沒話找話並不是吃飽了撐的,只是不希望氣氛尷尬,為了讓場面看起來不那麼冰冷,那些沒話找話的人反而顯得很可愛,你們說呢?

2

「假裝微笑」,不管好不好笑,先笑了再說

職場上,一笑治百病,一笑解千愁。

同事A說了個冷笑話,極其尬,為了給對方面子,拉動腮幫肌肉回之以微笑,儘管看起來有點假,但畢竟表示了禮貌。

電梯碰到昨天剛剛在茶水間八卦你的同事B,儘管很想假裝沒看見,但還是要揚起頭更加真誠地微笑,假裝沒有任何事發生。

同事C說了一個方案,實際操作起來極其困難,但他在公司是老紅人,當大家都點頭稱讚說好的時候,你也隨波逐流地微笑說「真棒!」

見了人不管喜不喜歡對方都要笑,工作提反對意見要笑,贊成更要笑,拜託別人配合工作要笑,配合別人工作更要笑……總之就像一個網友說的那樣:在職場上,把自己活成笑面佛。

也許可以萬事大吉!

3

「我都可以」,是面對選擇題的萬能回答

「我都可以」,大多數職場上小白們最喜歡說這句話。這意味我沒意見,從眾,不用考慮我的感受。

當然了,對於那個收集意見的人來說,意見越少越好。

比如吃飯,有不吃辣的,有不吃肉的,忌某種調料的,不能見葷腥的,如果想要記住所有人的「忌口」,對於那個收集意見的人來說是一項負擔。

所以「新來的,不能麻煩別人」的想法不但小白們自己心知肚明,其實這更像是職場的「潛規則」:新人還沒有資格說出自己的意見,這個資格更像是時間的限制。倘若你融入到集體中,大家足夠彼此熟悉,你就可以適當地表達自己的口味了,畢竟那樣更不著痕迹,更不會遭致過多的目光。

當我們把自己融入到一個集體,不得不收起自己的個性來讓自己顯得合群,讓自己被集體接納,期間種種掉智商的行為也許事後回想起來,都難免會覺得「羞恥」。但就像一個娛樂大咖曾經說的那樣:不要害怕出醜,當你試圖融入集體的舉動被大家看到後,大家也就會接納你,這反而會加速你融入集體的速度。

啥,你說什麼時候能做自己?

應該是你當了領導之後吧~

評論區留言說說「你的職場智商掉線時刻」

來源:智聯招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席人才官 的精彩文章:

請不要再抱怨生活!
會做人,才能贏天下!值得一看

TAG:首席人才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