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果沒有中國贊助商,世界盃會變成什麼樣?

如果沒有中國贊助商,世界盃會變成什麼樣?

世界盃,對於中國隊和中國球迷來說,大概就像是兩位數體重對於奶姐來說的那種遙不可及的感覺——30年來只有一次成功進入,其他時間,都在距離目標非常遠的地方,專心致志打醬油一百年。

不過,相信關注世界盃的球迷們或者看客們早就已經發現,儘管中國隊自2002年以來就再也沒能踏上世界盃的球場,中國的品牌卻早就已經在世界盃戰場上拿下了最搶眼球的C位,而這件事,在今年的俄羅斯世界盃開賽前,成功引起了吃瓜群眾的關注。

在我們的印象里,世界盃這種世界頂級的賽事,根本不會缺送錢的贊助商。

國際足聯按道理應該是躺著都有一堆頂級贊助商來捶背端水,求他用自己家的產品和金錢,然後再拿些門票吊起來分發給當地最頂級的球迷——畢竟,這特么是讓全世界人都會搶破腦袋的世界盃現場門票啊。

但殘酷的事實是:還有一個月不到世界盃就要開賽了,而贊助商的席位,還有一大半都沒人認領。

按照以往的套路,每四年一次的世界盃,贊助商都是拿著號碼牌搶著競標,比如去年巴西世界盃,一共36個席位,距離開賽前半年已經全部售罄。然而今年,贊助商空位還有16個沒人來。

這就相當尷尬了。

究竟是為什麼讓國際足聯從炙手可熱變成無人問津?早就有媒體分析過一輪:

國際足聯醜聞纏身、品牌過度溢價、電視渠道的衰弱、人氣球隊和大廣告金主美國的缺席……以及下一屆主辦國卡達感覺更不靠譜,也令長期維持合作關係的品牌們在續約時躊躇不決。

簡單來說,就是FIFA的信譽度在逐漸下降,而他們的贊助費卻逐年上升,世界盃贊助商這個名字,已經逐漸從「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標籤,慢慢滑落到「人傻錢多才去買」的定位了。

但,就在這個全世界品牌都對世界盃贊助商席位躊躇不決的時候,中國的贊助商就開始了他們的表演。

蒙牛、VIVO、萬達和海信,這四個目前已經躋身贊助商的中國企業,佔據了世界盃在亞洲品牌的幾乎全部份額,而一個名為雅迪的電動車品牌,也成為了第三梯隊的贊助商。

和逐漸淡出世界盃贊助名單的歐美、亞洲大企業相比,中國贊助商爭先恐後的湧入席位究竟是人傻錢多還是另有圖謀?很明顯,答案是後者。

也許你會覺得,贊助商的入場費簡直比央視15秒廣告還搶錢(贊助周期內(世界盃年)按級別分別要提供約 1 億英鎊、5000 萬英鎊和 800 萬英鎊贊助費。)

因為畢竟只能夠在世界盃的那一個月不到的時間裡曝光,還不一定能真正引起觀看者的注意。

然而對於中國贊助商來說,只要能進入世界盃的畫面,他們就能把宣傳玩出花來。

比如說雅迪電動車,在成為了世界盃第三級別贊助商以後,他們的所有官宣通告里都會寫上「為FIFA世界盃歷史上第一家兩輪電動車行業官方區域贊助商」。

看這樣的官宣文案,感覺下一秒雅迪CEO就要喜提世界盃了。

而我們的前後兩千萬像素VIVO就不一樣了,它贊助世界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轉型,順便拓寬海外渠道。

要知道,在此前的幾年裡,VIVO幾乎是壟斷了幾乎所有綜藝節目的冠名,代言人也是誰新鮮就換誰,人家根本就不在乎錢。

不過最近VIVO為了能讓自己從娛樂標籤走到較為專業的體育風格,決定要在體育賽事中增加自己的戲份,那麼毫無疑問,世界盃就是最棒的冠名選擇了。

據說vivo與FIFA的合作里還有這樣一條,每次比賽前球員都會用vivo世界盃定製手機自拍一張留作紀念。當然這是一個硬廣,不過也能看出vivo與FIFA的合作的確很靈活,雙方合作也很愉快。

而我們的在世界級別賽事上看到的老面孔——蒙牛就更不用說了,他的冠名主要目的其實也很簡單——當上世界盃第一梯隊的贊助商以後,隔壁伊利就沒機會了哈哈哈哈哈哈。

不僅簽下贊助商,蒙牛還簽下了梅西作為代言,相信你不就以後就能感受到,被蒙牛乳業支配的梅西,出現在你所有視線中的恐懼。

然而,對於國際足聯來說,蒙牛是國際足聯在全球贊助商級別首次合作的乳品品牌,也是中國食品飲料行業成為世界盃全球贊助商的第一個品牌。不過,伊利也不甘示弱,2年後的日本奧運會,目測伊利也會發力。

中國隊是否能進世界盃,對於很多人來說也許是一個「有生之年」的話題,但是如果從廣告的角度來說,中國的廣告車隊,早就已經成為了世界盃贊助商中「夢之隊」的存在了。

SAO我們 愛上看廣告

百神傳媒 出品

撩奶姐的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上看廣告 的精彩文章:

智商新標準:打開今日頭條,看看它有沒有給你推送假藥

TAG:愛上看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