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錢穆:讀書能學得做一個高境界的人

錢穆:讀書能學得做一個高境界的人

文 / 錢穆

01

為什麼讀書便能學得做一個高境界的人呢?因為在書中可碰到很多人,這些人的人生境界高、情味深,好做你的榜樣。

他們是由千百萬人中選出,又經得起長時間的考驗而保留以至於今日,他們的做人值得敬仰。

那究竟當讀哪些書?我認為:業餘讀書,大致分以下幾類:

修養類。所謂修養,猶如我們栽種一盆花,需要時常修剪枝葉,又得施肥澆水;如果偶有三五天不當心照顧,便決不會開出好花來,甚至根本不開花,或竟至枯死了。栽花尚然,何況做人!

中國有關人生修養的幾部書是人人必讀的:首先是《論語》。再次是《孟子》。孔孟這兩部書,最簡單,但也最寶貴。如能把此兩書經常放在身邊,一天讀一二條,不過花上三五分鐘,但可得益無窮。

只這樣每天讀,不要以為沒什麼用;如像諸位毎天吃下許多食品,不必也不能時時去計算含有多少維他命,多少卡路里,只吃了便有益;讀書也是一樣。這是我們一種私生活,同時也是一種高尚享受。

還有一部《老子》,全書只五千字。一部《莊子》,篇幅較巨,文字較深,讀來比較難;但我們是業餘讀書,等於放眼看窗外風景,隨高興看什麼都好,不一定要全把外景看盡了,而且是誰也看不盡。

還有一部佛教禪宗的《六祖壇經》,故事生動,道理深邃,花幾小時就可讀完,也可時常精讀。

其次,還有朱子的《近思錄》與陽明先生的《傳習錄》。這兩部篇幅均不多,且均可一條條分開讀。

此七書不論你做何職業都可讀。有恆地去讀這七部書,准可脫胎換骨,走上新人生的大道去。

02

欣賞類。我們對人生本身需要欣賞,而且需要從高處去欣賞。最有效的莫如讀文學作品,尤要在讀詩。諺語有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當我們讀詩時,便可培養我們欣賞自然和人生。

如陶淵明詩:犬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這十個字,豈非我們在窮鄉僻壤隨時隨地可遇到!但我們卻忽略了其中情趣。經陶詩一描寫,卻把一幅富有風味的鄉村閑逸景象活在我們眼前了。

在我想,欣賞一首詩,應比欣賞一張電影片有味,因其可使我們長日神遊,無盡玩味。不僅詩如此,散文亦然,讀散文更自由。學文學乃為自己人生享受之用,在享受中仍有提髙自己人生之收穫,那真是人生一秘訣。

03

博聞類的書。這類書也沒有硬性規定;只求自己愛讀,史傳也好,遊記也好,科學也好,哲學也好,性之所近,自會樂讀不倦,增加學識,廣博見聞,年代一久,自不尋常。

新知類的書。我們生在這時代,應該隨時在這時代中求新知。這類知識,可從現代出版的期刊雜誌上,乃至報章上找到。這一類更不必詳說了。

消遣類的書。其實廣義說來,上面所提,均可作為消遣;因為這根本就是業餘讀書,也可說即是業餘消遣。但就狹義說之,如小說、劇本、傳奇等,這些書便屬這一類。如諸位讀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可作是消遣。

04

上面已大致分類說了業餘所當讀的書。但現代生活忙迫,能在什麼時讀呢?

其實人生忙,是應該的;只在能利用空閑,如歐陽修的三上,即:枕上、廁上和馬上。上床了,可有十分一刻鐘睡不著;上洗手間,也可順便帶本書看看;今人在舟車上讀書,實比在馬上更舒適。

古人又說三餘: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者晴之餘。現在我們生活和古人不同;但每人必有很多零碎時間,如:清晨早餐前,傍晚天黑前,又如臨睡前;一天便有三段零碎時間了。另外,還有周末禮拜天,乃及節日和假期;尤其是教師還有寒暑假。這些都可充分利用。

假如毎日能節約一小時,十年便可有三千六百個小時。又如一個人自三十歲就業算起,到七十歲,便可節餘一萬四千四百個小時,這不是一筆了不得的大數目嗎?

這樣,有好的娛樂,便有高的享受,豈非人生一大佳事!讀書只要有恆心,自能培養出興趣,自能養成為習慣,從此可以提髙人生境界。這是任何數量的金錢所買不到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倫書院 的精彩文章:

易經 64 卦經典速記法
中國人必讀的10本書:唯有讀書能改變氣質

TAG:明倫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