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切爾西花展,環遊大不列顛,園藝的取經之路

切爾西花展,環遊大不列顛,園藝的取經之路

Scarborough Fair

 Essential 

Simon & Garfunkel 

00:00/03:08

去一次英國,不說花費不菲,還要騰出十幾天時間,4月底就開始連續加班一個月,還是拖欠了園主的工作,得到諒解,把家家元元的暑假出遊改在老家的小山村,省出盤纏,再次帶隊出發英國。

▲「O-Mo-Te-Nashi no niwa」

2018切爾西花展石原作品設計稿

切爾西花展是重頭,上一次看展,最喜歡的作品來自日本設計師石原(Kayuyuki Ishihara),這屆展覽他再次出征,記得去年為了感受他的作品,駐足作品到差點失去聯絡和迷路。這次的作品:「O-Mo-Te-Nashi no niwa」,源自日式庭院熱情待客,英語意為「inspired by a Japanese concept ofhospitality」,設計圖看起來都是能畫出的圖,但是現場實物和細節,本人無法用文字闡述其意境氛圍。這次的主要構建都是日本做好,再打包過來。比如銅做的屋頂亭子,還是先看今年的設計稿。

▲ 2017切爾西花展石原設計作品現場

▲「Catherine MacDonald』s Seedlip Garden」

豆科植物主題花園設計稿

自己比較喜歡小而美的作品,這些作品和生活更加接近,現場更容易看懂。花園是用來生活的,和主人的內在關聯,是花園好壞的重要標準。預覽「Catherine MacDonald』s Seedlip Garden」設計,這是讓自己興奮的作品,豆科的槐樹和羽扇豆植物在花園裡得到足夠的展示,整個花園全部用豆科植物來實現,聽說現場還會發布兩個新品種。豆科植物不止在芭芭拉庫尼的作品《花婆婆》里讓世界更美,羽扇豆也在我們的園裡種植多年。另外錯落的園豆、路徑和景牆都無比清新迷人。

▲「The Wuhan Water Garden」

2018武漢水之花園設計稿

這又是一個中國大政府(武漢)買單,外國設計師創作設計的作品,「The Wuhan Water Garden」,武漢水之花園,建築師Laurie Chetwood和景觀設計師Patrick Collins講述中國古代治水和環境的故事,裡面竟然包括了中國的100個湖泊。水箱比喻成湖泊,都裝滿水和植物,棋盤分布在花園裡。在中心有一系列壯觀的噴泉,還有橋和森林,號稱運用了三類植物,首先是湖北的本土植物,然後是中國傳統園林植物,第三類是北半球廣泛分布的植物。

▲切爾西花展現場遊人

逛切爾西花展,創意和內涵兼具的花園作品,琳琅滿目的園藝植物,氣質儒雅的西裝男士,雅緻禮帽的套裝女士,貴族氣息充滿園藝和土壤。頓然在作為園藝師的自己身體上升出一種自豪感來。園藝當然是自己得喜歡陶醉,但是有人認同,能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來提升和創造。

看完切爾西,然後自駕環遊大不列顛。留戀倫敦的是切爾西花展、博物館和邱園等某些「點塊」,到了約克是「全身」的歡喜,愛丁堡感受到迷人的「肌肉和靈魂」,溫德米爾湖地區迷失在「天堂」。自駕左邊開車習慣會很快,而轉彎環島的速度總是要慢半拍,在國內左顧右盼小心行人已經養成習慣很難改變。對於吃,我是比較幸運的,只要吃飽就好,更好是能吃到《彼得兔》裡面的燕麥餅乾和脆甜蘿蔔。住宿不是城堡就是花園,空氣和床都很好。

一路的帝國鄉村村莊,期望我們能儘快趕上。英國是值得還去的,直到我們的園藝和生活都能更美好。

——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園亦家 的精彩文章:

長得乖的綉色,春生夏長花無盡——繡球

TAG:園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