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賺錢,是一件直白的事

賺錢,是一件直白的事

文/賢賢

今天分享一個人生感悟吧:喜歡"賺錢",你就會越來越喜歡並善於賺錢,而喜歡"能賺錢的男人",可無法讓你形成前述那種良性循環。你還是你,那個屌絲女。

理財是一門人生必修課

魯迅在《娜拉走後怎樣》里鼓勵大家賺錢,非常直白:「夢是好的;否則,錢是要緊的」

他還順便調侃了那些羞於談錢的「正人君子」:

「錢這個字很難聽,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們所非笑,但我總覺得人們的議論是不但昨天和今天,即使飯前和飯後,也往往有些差別。凡承認飯需錢買,而以說錢為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裡面怕總還有魚肉沒有消化完,須得餓他一天之後,再來聽他發議論。」

時代變了,沒有人羞於談錢,每個人都想賺更多錢。

但是,你對錢又有多少了解呢?

很多人一輩子都在拚命工作、賺錢,卻從來沒有理財意識,沒有嘗試去了解錢。

身邊的一位老人,一輩子在政府上班,省吃儉用,最後,在他80多歲臨死的時候給五個子女分家產,除了房產,存款只有20萬。如今看來,最普通不過的我們,也可能在幾年內擁有二十萬,但是,他卻用了一輩子。

慢慢回想,其實,也不難理解。那個年代一個月的工資只有十幾塊,後來又漲到幾十塊,這些錢就是那麼攢下來的。

沒有通貨膨脹的概念,沒有財經知識,更沒有理財意識,結果就只能讓錢躺在銀行里貶值

所以,人這一輩子都得經歷理財。

財富差距背後,

是對金錢認識的差距

你觀察過嗎?人與人之間的財富差距可能有1萬倍,但是努力程度的差距,一定沒有1萬倍,畢竟每個人1天都只有24小時。

那財富差距1萬倍的原因是什麼?可能就是對待金錢的認知差別,就是理財思維習慣的差別。

這些不好的思維習慣,你身上有幾個?

沒有財務概念:對自己有多少存款,信用卡、花唄有多少欠款心裡沒譜;

經常性月光:花錢沒數,只要幾個朋友扎堆兒結婚,份子錢就能讓你瀕臨破產;

理財方式單一:只會把錢存入餘額寶,累死累活一整年,一場病就會耗光你的錢;

行動力不足:總擔心虧錢,不敢邁出理財第一步,錢都躺在銀行活期存款里;

跟風理財:賺了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賺,虧了不知道為什麼虧。

沒有良好的理財思維,如何高效積累財富,哪裡來的安全感呢?

晚幾年開始理財,

你會錯過什麼?

「趕早不趕晚」,理財也是如此。

連愛因斯坦都說,「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通俗點說,「複利」就是利滾利。

工薪階層收入固定、缺少巨額本金,更要趁早理財,享受時間的複利價值。

計算一下可能更直觀,同樣是10萬本金,同樣的年收益率10%,都在60歲退休時停止投資,A、B、C三位分別在50歲、40歲、20歲開始投資,最後C先生退休時擁有的錢是A先生的17.47倍,是B先生的6.73倍。

理財投資慢人一步,你可能就錯過了什麼。

養成理財習慣並不難

而且對資金幾乎是0要求

不要被「高大上」的財經新聞、專有名詞、數學公式嚇到,其實理財對時間、金錢的要求,比你想像的低得多。

你可能覺得「現金流量表」聽起來「很深奧」......

但其實「現金流量表」的核心不過是收入和支出,如果用現在常見的記賬app,記1筆用不了1分鐘,1天用不了3分鐘,到月底,app就能自動替你生成1張夠用的「現金流量表」,幫你回顧錢都花在哪裡。

你可能覺得買股票和基金「好難」、「太複雜」......

但其實巴菲特早就幫普通人指了條明路:「通過定期投資指數基金,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業餘投資者竟然能夠戰勝大部分專業投資者」

你可能覺得自己「沒什麼錢」、「沒什麼時間」......

但在手機上開一個基金賬戶,只要10分鐘

買入一支指數基金的最低門檻,只要10塊錢

買入一款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只要50塊錢

你完全可以用現在手頭的零錢,用工作、娛樂之外的碎片時間理財。而通過實踐掌握基本的理財技能,只要1個月

你和財務自由只差一步

我們都經歷過對金錢的混亂和迷茫。

1、職場新人的工作壓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常被戲稱為「血汗工廠」、「職場折舊器」,加班到深夜是常事,周圍的同事也都是些拚命的精英。

2、外省青年的生活壓力:開始學著像大城市的中產階級一樣吃、穿、住、行,消費支出增速遠遠超過薪水增長,錢總是不夠花、存不下,而一些同事已經開始討論買車、買房。

你甚至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隱形貧困人口」,這是怎麼回事?歸根到底,就是財務狀況的困擾:

1、收入、支出失衡,錢存不下,卻又說不出究竟花在哪裡;

2、失去了對金錢的掌控感,自然也不會有穩定的生活節奏;

3、沒有明確的財務規劃和存款準備,自然也沒有跳槽的勇氣,也就更談不上職業規划了。

所以,掌控自己的財務,做金錢的主人,你和財務自由只差了一步。

今日互動

#你離財務自由還有多遠?#

聽說,餘額寶的年化率又降了,你還是發工資後把錢丟到裡邊再也懶得看一眼嗎?

以上內容僅為信息傳播之需要,不作為投資參考,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賢錢理財 的精彩文章:

TAG:賢錢理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