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牙出問題了?也許是吃得不對?

牙出問題了?也許是吃得不對?




最近有個科技新聞,說到

牙齒健康和心臟病危險有關

!這個消息讓很多人都吃了一驚。




這項由新奧爾良杜蘭大學和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做的共同研究,對6.1萬名沒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男女(45-69歲之間)的健康數據進行了分析。他們發現,

如果中年時就有兩顆以上牙齒被拔掉,那麼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比牙齒全部健在的人升高23%。






其實這個新聞根本就沒什麼驚人之處。醫學界早就發現,



那些有牙周疾病、咽喉疾病的孕婦,出現早產等不良妊娠結局的比例明顯上升。




所以,在《范志紅詳解孕產飲食營養全書》第一部分的備孕忠告中,就提示

備孕

女性要在孕前把各種慢性感染都治好養好,以最佳的身體狀態迎接小生命的到來




很多人問:




牙齒是牙齒,心臟是心臟,離得也太遠了吧?為什麼這些口腔感染、牙齒疾病之類「小毛病」,會和妊娠結局、心血管疾病之類的大問題有關呢?



專家們認為,

口腔中有病菌感染,引起的炎性物質會進入血液,導致血管內也出現炎症,而血管的炎症又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病機理密切相關




牙齒清潔的確很重要,但同樣的牙齒清潔程度,牙的健康狀況也是不一樣的。






我認為,除了研究中提到的疾病聯繫邏輯之外,還可能有以下三種因果關係:




1. 牙齒清潔程度不高,說明本人對健康問題很不重視。




連日常刷兩次牙都嫌麻煩,連一年洗一到兩次牙都做不到,這種人恐怕就不是珍愛健康的人。




既然對健康根本不在意,那麼在其他方面,比如飲食、運動、睡眠等各方面也難免做得比較差。

既然健康行為不好,當然也容易患上心血管病之類多種慢性疾病啦




2. 雖然注意牙齒的清潔,但無論如何,我們不可能完全把致病微生物拒於口腔之外




因為營養不合理,抵抗力低下

,比別人容易患上牙周疾病、牙根疾病等,結果造成牙齒提前拔除。






  • 缺乏維生素C

    的時候,人體就容易出現牙齦出血、腫脹、牙根鬆動等問題。





  • 缺乏

    鈣和維生素D會

    影響牙齒健康,





  • 缺乏

    蛋白質

    使人對致病微生物的抵抗力降低。




這樣的身體狀況,難免也會容易患上其他疾病。






3. 雖然注意牙齒的清潔,但由於營養不合理,抗氧化物質供應嚴重不足,或長期應激壓力、過度疲勞,消耗了身體中的抗氧化物質,身體整體炎症反應水平很高,所以身體出現慢性炎症。




慢性炎癥狀態本身,即便不是由於致病菌引起的,也會增加炎症因子的水平,使人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






實際上,經常牙齒髮炎或牙齦發炎,本身就是慢性疲勞綜合征的表現之一。




所以,牙齒出問題,提示我們身體狀況不佳,可以看做很多更嚴重健康問題的早期警告,

要及時調整生活狀況,改善營養,增加運動,放鬆心情,睡好覺,避免健康水平繼續下降

那麼,身體會發揮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慢慢恢復到正常的狀態。




如果您很注意牙齒清潔,沒有齲齒問題,

但牙齒經常莫名其妙地發炎、腫脹、疼痛

,不妨問問自己:




——我是不是

缺乏維生素C

了?缺乏維生素C會導致牙齦腫脹出血,而牙齦發炎補充維生素C會有助康復。




——我是不是

食物不足缺乏蛋白質

了?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在工作太忙不好好吃飯的時候,或者節食減肥期間吃得太少,牙齒也比較容易出問題。在好好吃飯之後,這些問題就自然消失了。






——我是不是

過度疲勞、休息不足

?不要讓疲勞積累。即便人還比較年輕,連續疲勞也可能令人耗竭營養儲備,無法及時修復受損的器官和組織,及時撲滅入侵的微生物。




——我是不是

壓力太大、心情不好

?應激反應和壞情緒可能升高炎症反應,降低身體抵抗力,而牙齦這樣嬌嫩的組織對這些情況是最敏感的。




其實我自己也曾有過類似的體驗。


我曾沒理由地牙根發炎遷延不愈,不得不做根管治療。牙非常乾淨,沒有任何齲洞,每次洗牙醫生都說一年來一次就行了。也沒有嚴重硌到或受到外傷。




我問醫生: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醫生聳聳肩說:你管他是什麼原因呢,反正已經是這樣了,治療之後就好了。






但是,治療之後,又出現了第二次感染。

我意識到,如果不找出病因,牙齒還會一顆又一顆地出問題。

最後想到,可能是因為慢性疲勞所致




果然,後來另一個牙又出現了同樣敏感和隱痛,和以前的牙根發炎早期感覺一樣。


我立刻減少工作量,早睡覺,增加果蔬攝入,補充維生素C,同時避免使用這顆牙。




醫生曾斷言過,在我這個年齡,一旦牙根發炎,幾乎無法康復。但是,三周後,它真的自愈了。




對於年齡還不太大的人來說,很可能是因為忽視了身體一次一次的警示,拒絕愛護自己,錯過了一次次的康復時機,最後才惹來要命的大病。






微博 / 公眾號:

范志紅_原創營養信息


頭條號簽約作者


北京食品營養與人類健康高精尖創新中心崗位科學家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


中國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協會理事


中國科協聘營養科學傳播首席專家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博士




轉載 / 合作請聯繫


media@fanzhihong.net




我的新書終於和朋友們見面啦!


教你打造讓全家人安心的健康廚房。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即可購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范志紅_原創營養信息 的精彩文章:

14種被「吹上天卻沒什麼用的食物」真的沒價值?
母親節:媽媽有沒有陷入這8個吃飯誤區?

TAG:范志紅_原創營養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