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從毫米波雷達到攝像頭軟體再到激光雷達,傳統供應商海拉是如何擁抱自動駕駛的?

從毫米波雷達到攝像頭軟體再到激光雷達,傳統供應商海拉是如何擁抱自動駕駛的?

雷鋒網新智駕消息,近日,德國汽車照明和電子產品供應商海拉(Hella)攜旗下多款創新電子產品參加在京舉行的第四屆 Car Symposium(汽車論壇),在展台展示了其最新的技術產品及解決方案。

此次亮相,海拉不僅展示了為自動駕駛開發的雷達產品及攝像頭軟體,還帶來了滿足高效節能與電氣化需求的電池管理系統以及其針對未來出行的一系列解決方案。

毫米波雷達和攝像頭軟體

從毫米波雷達到攝像頭軟體再到激光雷達,傳統供應商海拉是如何擁抱自動駕駛的?

海拉是 24GHz 毫米波雷達感測器領域的重要力量。據雷鋒網新智駕了解,早在 2005 年,海拉就將其第一代 24GHz 毫米波雷達感測器投入批量生產。該類型雷達是輔助駕駛系統的重要感測設備,主要安裝在汽車的尾部,提供盲點檢測、變道輔助、開門預警以及泊車輔助等功能。官方介紹其 24GHz 毫米波雷達具備探測距離遠、精度高且低成本等特點。事實上,國內也有部分創業公司在從事該類型毫米波雷達的研發,致力於將其國產化。

更值得一提的是,77GHz 毫米波雷達技術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尤其是針對未來自動駕駛水平不斷提高的情況。海拉的 77GHz 毫米波雷達感測器的核心射頻晶元是基於 RF-CMOS 技術和工藝進行開發的,不僅具有射頻收發模塊,還高度集成了具有連續數字信號處理的帶有自診斷的單片微波集成電路。這不但可以實現緊湊化設計,而且可以減少模擬射頻信號傳輸中可能出現的信息丟失和故障。要知道,雷達感測器的自我診斷系統一直監控所有功能的運行情況,這是實現高度自動駕駛的重要先決條件。

而且,海拉推出的緊湊型的設計為感測器的安裝提供了新的可能,諸如安裝在車身側面內部,以便於感測器能 360 度識別整輛汽車周圍的環境:從汽車、騎自行車的人到行人。這一技術特性在自動泊車中尤其重要。

而在汽車前置攝像頭軟體方面,海拉為市場引入了一個新的商業模式:為基於攝像頭的駕駛輔助系統打造全新開放式軟體平台。該平台可以讓用戶選擇自定義組合的硬體組件和一系列現有的軟體功能,如交通標誌和行人識別。當然,其中還包括複雜的、需要使用更先進圖像處理方法的自動駕駛功能。

高效節能的電池管理系統

此外,海拉此次還展出了其應對電動化趨勢的電池管理系統。

從毫米波雷達到攝像頭軟體再到激光雷達,傳統供應商海拉是如何擁抱自動駕駛的?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整個行業對其內部鋰電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電池的管理成為技術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海拉的電池管理系統可以通過監控電壓、溫度和電流,能夠平衡電量,延長車輛的續航里程,確保車用鋰電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新能源車輛的車主使用體驗。

官方介紹。該系統採用模塊化和可擴展的方式,可以適用於不同平台,並且該解決方案並不依賴所用電池技術,系統架構具有很高的成本效益。

擁抱自動駕駛

實際上,除了已有的在毫米波雷達、攝像頭軟體方面的產品與技術沉澱,海拉目前也在進行激光雷達的研發。

雷鋒網新智駕了解到,他們已經與全球最大的 905nm 激光器廠商歐司朗展開了合作,而後者則投資了一家激光雷達技術公司 LeddarTech。只是不知道,之後海拉會推出怎樣一款激光雷達感測器。

毋庸置疑,傳統供應商海拉也在全面擁抱自動駕駛,這家公司針對未來的清晰定位就是自動駕駛的零部件和子系統供應商以及研發夥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安卓手機遭RottenSys惡意攻擊 360揭秘其花式「隱匿術」
微軟開源 repo 1.0,旨在創造深度學習框架通用語言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