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國已可生產「最標準」的PM2.5顆粒模型 將申請專利

我國已可生產「最標準」的PM2.5顆粒模型 將申請專利

新京報快訊(記者戴軒)空氣污染問題日益受到重視,空氣中PM2.5顆粒濃度,是衡量空氣質量的重要標準,然而檢測PM2.5顆粒的儀器是否標準,取決於「標準物質」。此前,該標準物質只能從國外進口,現在,北京市計量院可以自主生產,該項目將申請專利。

北京市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院長姚和軍介紹,我國對PM2.5的研究起步較晚,此前,大型的檢測儀器首先從國外進口,但是這些儀器測量方法不一,不同公司的儀器在同樣的環境下,可能測出不一樣的數值,較為混亂。為了儀器校準與監測,需要使用「標準物質」,以前,「標準物質」也是從國外引進,「從美國亞利桑那州買『亞利桑那塵』,就是他們的沙子。」姚和軍介紹,這樣的顆粒與PM2.5大小相近,但自然顆粒也存在大小不一的問題,並不是絕對標準。

北京市計量院自主研發出了PM2.5和揚塵標準物質以及校準裝置,其中的粒子標準物質為該院首創,換言之,現在,我們可以自己製造出絕對標準的PM2.5粒子,將一定數量的粒子投放在空氣中後,可以獲得已知濃度的氣體,再用不同的儀器去檢測,以此就能知道儀器的準確度並進行校準。其原理就像用一根標準尺去測量長度。

該粒子可以更加貼近實際環境和真實例粒子,保障檢測的精度和準確度,為環境治理提供更加準確的依據。該設施參加了國家NQI(國家質量基礎重大專項)項目,下一步將申請專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 的精彩文章:

郭柯 想成為自由的導演
金控公司帶病擴張待畫休止符

TAG: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