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血壓患者在這些種情況下會低血壓,危害不小!這麼處理就對了

高血壓患者在這些種情況下會低血壓,危害不小!這麼處理就對了

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血壓過高的危害很大。但多數人不知道的時,在某些觸發情境下,高血壓患者也常會出現低血壓的問題,危害也不容小覷。

為啥高血壓患者還會出現低血壓的問題?有哪些危害?又該如何處理呢?「問上醫」為您詳解。


高血壓患者出現低血壓,危害不小

從某種角度來看,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升高,是為彌補身體內出現阻礙血流的因素後,被動提升壓力,以維持各器官血液供應的結果。換句話說,在動脈狹窄、肥胖等問題沒有解決之前,高血壓患者的身體在高血壓的狀態下才能獲得足夠的血液供應。

若因某些因素導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突然降低,會使身體重要器官缺血。輕者會引起頭暈、疲勞、噁心、盜汗、皮膚蒼白、呼吸加速等癥狀。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大腦中氧氣和營養供應減少,引起危及生命的休克現象。這在臨床上被稱為「低灌注」。

所有高血壓患者都可能出現低血壓,但年齡偏大的高血壓患者更容易出現,且常發生在站立或躺下後立即站立的情況下。這與動脈粥樣硬化或神經損傷有關。


(1)體位性或直立性低血壓

我們的身體有補償機制,當血壓隨姿勢變動而突然時,會改變心率、心肌收縮力度、血管收縮程度,以維持血壓穩定。隨著年齡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加劇,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的壓力感受器退行性改變,使得上述補償機制功能退化。

此時,若身體姿勢突然變化,常會使血液集中到身體的下半部分,引起大腦等組織缺血,出現頭暈、暈厥等癥狀。

若改變體位為站立3分鐘內,收縮壓下降>20mmHg或舒張壓下降>10mmHg,同時伴有低灌注的癥狀,如頭暈或暈厥等,則稱為體位性低血壓。嚴重者可表現為卧位性低血壓、立位性低血壓。

直立性低血壓的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老年人群患病率為5%~30%。

(2)季節性血壓降低

夏季環境炎熱,身體會使毛細血管擴張以增加散熱,維持體溫。血管擴張會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血壓便會相應下降。

此外,夏季容易出汗,若未及時補充水分,會使血容量下降,也可導致血壓降低。

(3)餐後低血壓

進食後,血液會集中到內臟中以充分吸收營養。老年患者壓力反射減退、飲食或藥物影響等因素會導致餐後低血壓問題。研究發現,餐後低血壓與跌倒、暈厥、新發心腦血管事件及總病死率相關。

餐後2h內每15min測量血壓,與餐前相比收縮壓下降>20mmHg,或餐前收縮壓≥100mmHg,餐後

(4)同時存在其他疾病

高血壓患者合併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在降壓治療過程中均可導致心肌收縮力下降,有效循環血量降低,引起低灌注反應。

若同時存在糖尿病性神經病變,可導致血管調節功能紊亂、血壓調節差等。

若同時存在冠心病,在使用抗高血壓藥物的同時服用其他血管擴張藥物,易導致降壓作用疊加致血壓下降過多。

(5)其他可導致血壓降低的情況

卧床了一段時間,而突然站立起來;

失血過多;

除了降壓藥外還吃了其他藥物。如某些心臟病葯、某些帕金森藥物、三環類抗抑鬱葯、勃起功能障礙症的葯。

存在內分泌問題。例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甲狀旁腺疾病、腎上腺疾病(艾迪生病)、低血糖、糖尿病等。

患上了影響血壓的神經紊亂問題;

缺乏維生素B12和葉酸。

妊娠前24周;


如果你的血壓偶爾偏低但沒有任何上述癥狀,無需擔心。但如果血壓總是時高時低,或者在莫名的情況下血壓異常偏低,需要諮詢醫生。以下動作可以暫時緩解:

將雙腳抬高到高於心髒的位置;

應用大量水,提升血容量;

立即躺下,避免長時間站立;

穿彈力襪;

如果你的血壓突然下降,且正在經歷頭暈、盜汗、噁心等癥狀,應該前往醫院或撥打120。讓醫生評估你目前的情況,排除潛在問題,如內出血、嚴重感染或過敏等。採取措施恢復器官供血,使血壓恢復正常。

建議所有中老年高血壓患者,家中備有氟可的松等可以升高血壓的藥物,以防不時之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血壓 的精彩文章:

檢查高血壓,醫生卻每次都讓我查小便,這是什麼道理?
你有高血壓嗎?你知道高血壓不能吃什麼食物?

TAG:血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