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40-50歲是「養命黃金期」,盡量避開這3個行為,長壽會向你打招呼!

40-50歲是「養命黃金期」,盡量避開這3個行為,長壽會向你打招呼!

人們總想著要有一個長壽的身體,但是如果你單純的只是想長壽的話,在平時生活中不注意養生,那麼長壽也會離你越來越遠,長壽是受到很多因素影響的生活習慣和遺傳因素,都對長壽有一定的關係,40歲到,50歲是,養命的黃金期,這個時間段,應該避開3個行為,這樣的話長壽才會向你打招呼。

癌症也稱惡性腫瘤,和它相對的是良性腫瘤。癌症是由於機體細胞失去正常調控,過度增殖而引起的疾病。過度增殖的細胞稱癌細胞,癌細胞常可侵犯周圍組織,甚至可經體內循環系統和/或淋巴系統轉移到身體其他部分(癌症轉移)。 癌症有許多類型,而病症的嚴重程度取決於癌細胞所在部位、惡性程度及是否發生轉移。一旦確診,常以結合手術、化療和放療的方式進行治療。如果癌症未經治療,通常最終結果將導致死亡。

長壽幾乎是世界各民族的追求。中國歷史上,秦始皇、漢武帝等強大的帝王,也不能免俗地求仙、服用靈丹妙藥,以求長生。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發現,百歲以上的老人有一種共同的基因突變,科學家表示這一發現有助於找到減緩人類老化的方法。

40-50歲是「養命黃金期」,盡量避開4個行為,長壽會向你打招呼

1、不睡午覺

很多人由於工作忙,在中午的時候,就算有休息的時間也會因為工作而放棄,除了在晚上有睡眠的時間為中午,也是睡眠的需求期,如果不午睡的話,發生心臟病的概率是很高的,所以,盡量抽出一點時間在午間進行休息。

48位百歲老人均出身漁戶和農家,清貧的家境使他們養成了隨遇而安、與世無爭的性格。而且這些壽星老人的飲食愛好有很多共同特點:一是正餐飯量大,他們絕大多數堅持一日三餐,主食以米飯為主,有6人喜愛麵食、4人以稀飯為主,對於菜類不挑食,葷素皆可,只有3人一生素食、一人不食豬肉和禽蛋。但無論口味習慣如何,他們主食進餐量都很大,一餐大都在3兩至半斤之間,即使是3位長年卧床的百歲老人也是如此。二是半數有飲酒史。48位長壽老人中,24位有多年的飲酒史,佔50%。4位男壽星從青壯年開始至今一直飲酒。但據親屬反映,這些飲酒的老人都有很好的自制力,從不過量飲酒,也沒有發現不良反應。三是都愛食用豆製品特別是「鍾祥豆腐」。

2、過度的醫療

現在很多人一般都有保險了,而且也有其他的各種保障措施,所以在平時的時候有點小病,就會打針輸液,自認為可以報銷,不花錢,其實這並不一定是件好事,尤其是有高血壓的中老年,每年都會到醫院進行疏通血管,其實這都是在毀掉自己的免疫系統,輸液時血管壁越來越薄,從而增加了心腦血管出血的風險,為病毒提供了機會,所以身體也會越來越糟。

「生命在於運動」。48位百歲以上老人大都生活在農村,年輕時都從事農田耕作和體力勞動,即使年老體邁,仍堅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或輕微的農活。如洋梓鎮蔣灘村六組102歲的陳秀英老人整天不停幹活,早上天一亮就起床,先將屋裡屋外打掃乾淨,然後為退休後開河沙場的兒媳做早餐,閑下來就侍弄菜園子、餵雞,或者把撿到的柴禾整齊堆好,晚上協助兒媳做飯,中午從不午休,隔三岔五就要走1-2公里路程到集市上買些日用品或探望76歲的女兒,而且從不拄拐杖。南湖農場公議集大隊103歲的王道英老人,至今眼不花、耳不聾,餵豬、燒飯、洗衣服、輕微農活樣樣都干。她說:「我們農村有句俗話,人越做越英雄,越玩越狗熊。我勞動了一輩子,習慣了,歇下來就渾身不舒服,心裡就像缺少什麼。」這些百歲老人用一生的勤勞印證了健康格言:「生命在於運動」,「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經常運動,百病不碰」。

3、久坐不運動

現在的人工作繁忙,很多人在40歲之後身體會越來越沉,喜歡坐下就不運動了,時間長了會容易導致肥胖和高血壓的風險,對健康是十分不利的,所以也就和長壽無緣了。

另外,中外生物學、醫學研究成果表明,人類壽命長短,遺傳因素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通過對全市百歲老人普查,發現80%的百歲老人都有家庭長壽史。原胡集麗陽壽星張德亮,107歲,老伴高傳英103歲。張德亮的祖父是百歲壽星,父母活到80多歲,二弟、三弟都已90多歲。張的三個子女,也都年過70歲,個個身強體壯。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鍾祥已形成眾多長壽家庭群。這些生命體的優化組合,是人類自身發展規律的體現。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亞健康狀態是健康與疾病之間的臨界狀態,各種儀器及檢驗結果為陰性,但人體有各種各樣的不適感覺。這是新的醫學理論、新概念,也是社會發展、科學與人類生活水平提高的產物,它與現代社會人們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及所承受的社會壓力不斷增大有直接關係。

亞健康狀態的諸多表現,在中醫理論中屬「虛勞證精氣不足型」。中醫運用填精、補氣、生血、強神、壯腎陽的手段,來調理人體陰陽氣血和心、肝、脾、肺、腎五臟功能,使之恢復於正常狀態,克服「虛勞征」。常常精選如黃芪、人蔘、地黃、當歸、枸杞子、大棗等具有補氣血、壯腎陽、滋陰精、生津液、固衛表、安五臟、強精神、活血脈等作用的中藥材,針對各種不同狀態的「亞健康」嚴謹配伍、辨證地施治。

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於良好的狀態。健康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主要臟器無疾病,身體形態發育良好,體形均勻,人體各系統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較強的身體活動能力和勞動能力,這是對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二是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較強,能夠適應環境變化,各種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對身體的作用。傳統的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現代人的健康觀是整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現代人的健康內容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心靈健康、社會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環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權利。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壽 的精彩文章:

吃飯後,盡量少做這4件事,你會離長壽更近一步,戒掉一個也是好的
學會這些,讓新車變得「長壽」!

TAG:長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