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城古會 和一些記憶

小城古會 和一些記憶

作者:Echo曉

------好好寫字第 4 天------

01

前天發朋友圈,中學一遊歷非洲,又攜妻兒回故鄉小城的朋友,留言:回來趕會啊~

先是一愣,繼而想起:對啊,又到了老家小城每年一次的四月初十會。也就是今天。

接著,大學以後離開年幼生活的小城,在青島、廣州等地工作安家快十年的朋友們,炸開了鍋。

有要老百貨大樓旁邊麻汁米粉、涼粉的;

有要一推就咕嚕咕嚕響的木玩小車的;

有要水槍的;

有要蛙魚兒的……

嘰嘰喳喳,好不熱鬧!

一下子,我們彷彿又回到了童年的遊逛過的古會回憶里。

02

農曆四月初十,為嶧城古會。

據歷史記載,嶧城古會源於盛唐時期。每年一次,至今已經流傳了五百多年。

起初,它是專門祭祀神靈和古代英賢的「香火會」。

《嶧縣誌》記載「唐代尤盛,歷代沿而為之」。

隨著時代的遷移,原來的香火會,變成了集市農貿交易會,後來又演化成了大眾娛樂、遊玩和休閑的大集會。

03

這個古會不比過年隆重,卻比過年還要熱鬧。

過年有太多「規定動作」,走親戚、拉排場、嘮客套……

女人忙著做一頓又一頓的飯,男人忙著走家串戶拜年問候,小孩子最多的娛樂,就是躲在房子里看電視、打遊戲、玩紙牌……

加上天氣冷,穿得厚,捆綁在身的衣物,限制了活動的自由,也束縛了咋呼亂竄的心。

這四月初十的古會,可就不一樣了!什麼「必須」也沒有,依著市井而起,也由著心去攛掇。

大約也和初夏有關,穿得清涼,身體和心靈,少了包裹,也少了一層束縛。

遠遠得,從城郊就開始鋪散蔓延開來,一直到青檀寺、萬畝石榴園——這也是唐代興建起來的大型佛教寺院,一路綿延五六公里。

車是沒法行進的,哪怕自行車。

路兩邊,路中間,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地攤鋪子,賣鞋的,賣衣服的,賣炸果子的,賣小吃的……

很多早已不常見的東西,也會不知怎的就冒出來了。什麼糖人、草扎的螞蚱、蒲扇……

夾裹中間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人太多,還都是邊走邊看,把玩這個,問問那個,價格合適,買上一個。甭管是誰,只能跟著人群慢慢走,躁動中,竟有歡呼雀躍的小歡喜。

孩子們,從大人那裡領上幾十塊錢,就可以咋咋呼呼流竄於各個攤點之間。大約是商販,也知道,小孩子也是「有錢」的主兒,收斂了平日里的怠慢,也客氣、耐心了起來。

家裡自然是可以不做飯的,一份麻汁涼粉,一路吃下來的糕點、飲料,就可以小肚子鼓鼓。

這樣的古會,一般會持續三天,頭一天是預熱、是綵排,第二天是正式的大戲登場,第三天就是餘熱了。

04

做小孩子的時候,趕上四月初十會的時候,學校是會放假的。

倒不是為了方便我們趕會。學校都在主城區,熙熙攘攘的,來回學校的路上,一來不方便趕時間擁擠;二來一路看下來,心也看散了,哪還有心思端坐在教室里,讀書寫字。

索性,放猴歸山,鬧騰去吧。

家裡也是不拘著的,三兩個小夥伴,歡躍著就逛去了。東看看,西瞅瞅,哪怕不買,卻也都看到了心裡,滿滿的歡喜。

甚至,還可以晚睡。

姥姥家在小城的市中心,地理位置那叫一個優越。

天氣熱,也長,小攤小販一旦紮上了「營帳」,那三天,天黑也不會收攤的。

晚上十點多,姥姥家門口,也全是一個接一個的小攤鋪。而這個時候,人少了,小商販也倦了,白天的價格,也跟著降了溫,看上的去買,價錢是一講一個準,三兩塊錢在小孩子心裡,那可是個大數目。

06

想想,那時的小歡喜,幾塊錢買來的小玩意,內心的小得意。

卻是長大以後,逛商場,幾千幾百消費後,都沒有的快樂!

幾行字,撩撥起小時候的回憶,這樣的簡單小快樂,你也有吧?

- End -

——幾行小字,一些心情,今天是好好寫字的第四天。

Echo曉 有娃小姑娘一枚

心理學小樹苗 媒體人 分享讀書筆記 成長點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字里人間 的精彩文章:

TAG:字里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