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崇禎帝接手的是一個怎樣的明朝?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恐怕也無法力挽狂瀾

崇禎帝接手的是一個怎樣的明朝?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恐怕也無法力挽狂瀾

崇禎帝接手的是一個怎樣的大明帝國?

公元1627年,明熹宗朱由校駕崩,其同父異母的弟弟朱由檢繼位,即明思宗,也就是崇禎皇帝。

崇禎帝繼位的時候鬥志十分高昂,挽大廈之將傾,是他繼位之時定下的目標。

從崇禎繼位的那一年看大明江山的局面,表面上看,大明面臨著危機,但卻並不是無法挽救的危機。

但實際上,崇禎當時接手的大明帝國正處於一個最危險的時期,並且這個危險時期是無法挽救的,讓古代歷史中任何一位有千秋之功的帝王來,都一樣。

首先我們從當時大明帝國的人口上分析一下。

大明帝國從朱元璋建國以後,經過兩百多年的生息發展之後,從元末明初的約6000萬人口增長到了差不多兩億人口。

這個兩億的人口基數從萬曆後期一直維持到了天啟末年。

也就是說,當崇禎接手大明帝國後,大明帝國的人口基數正處於一個巔峰值。

這個巔峰值創造了中國古代歷史之最。

在當時,大明帝國這兩億人口相當於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

這是大明帝國當時從崇禎繼位至大明易代的人口現狀。

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王朝都是以農為生,要養活這麼龐大人口肯定是需要巨大物資的,這個物資也就是糧食。

而糧食的生產,在古代基本上就是靠天吃飯,非常講究地理條件和氣候。

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所處的地理位置,從地理環境來講,可以稱得上是數一數二的。

但是在14世紀的時候,也就元末明初之時,華夏版圖的氣候開始發生變化,由暖變為寒。

這個氣候的變化在17世紀的時候發展到了頂點,也就是說,在崇禎繼位的時候,氣候的因數導致農業發展困難加劇。

當時江南地區的農作物生長周期要比之前短上10天,而北方的農作物生長周期則短了兩個周。

並且在崇禎繼位之後,他所治理下的大明帝國爆發了五百年來的33次持續性乾旱年中最長的一次,特別當時的黃河流域,從崇禎繼位到明朝易代,長達十餘年的大旱,導致災情爆發,並且無法改變。

當大量人口無法獲得糧食 ,饑荒便開始蔓延。

實際上,明朝的饑荒從萬曆末年便已經開始,只不過當時萬曆時期靠著國庫積存的糧食勉強能夠撐下去。

但在崇禎接手大明帝國後,這種情況加劇,像一頭猛獸一般撕咬著大明帝國,直到把整個大明拖入萬劫不復地深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二書 的精彩文章:

老照片:19世紀法國第三大城市 里昂的城市風貌
上色老照片:在日軍隨軍攝影師的鏡頭下 惡魔的侵略之路

TAG:不二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