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金銀幣收藏市場迎來曙光

金銀幣收藏市場迎來曙光

今日話題

央行宣布5月1日起停止部分第四套人民幣流通的消息,在錢幣收藏圈引起巨大反響。近日金銀幣收藏市場也傳出一條重磅利好消息,金幣總公司推出八項救市措施,讓沉寂多年的金銀幣收藏市場迎來一絲曙光。業內人士表示,伴隨一系列利好出現,錢幣收藏市場重新步入牛市或許已經為期不遠了。

救市措施力度大

日前,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金幣市場專業委員會換屆暨2018年委員、秘書長會議在廈門召開。此次會議,中國金幣總公司副總經理邵軍志傳達了2018年金幣工作會議精神,主題為:堅持改革創新、積極涵養市場。邵軍志表示,金幣總公司將以市場為導向,聚焦金銀幣主業,涵養市場,提振信心,規範衍生品管理,營造良好的金幣生態。

本次會議金幣總公司相關負責人提出了改革金幣市場的八項新舉措,旨在提振金幣市場信心,營造良好的金幣市場生態。如金銀幣發行總量下降10%左右; 降低升水,提振市場信心; 央行對金幣總公司的利潤考核指標大幅下降,將考核利潤指標向質量考核指標轉型; 明確特許經銷商與銀行之間的平衡,加強市場管理等。尤其是將推動熊貓金幣在上海黃金交易所掛牌上市,將大大增加熊貓金幣的流動性,其投資幣的屬性將更加顯著。

中國金幣總公司總經理牟善剛在做總結髮言時表示,金銀幣發行量最多可以下降到公告量的50%。

此外,在當天舉行的專題討論金幣市場形勢與對策座談會,各委員都積極建言,提出了很多有建設性的意見。如優化發行項目,確立金銀幣發行的權威性、嚴肅性;、控制發行節奏,合理確定發行量等。

市場低迷已達極限

事實上,我國金銀幣收藏市場已經經歷了7年熊市了,尤其是近年來發行的新品次新品跌幅更大。管理層若再不出台相關救市措施,金銀幣收藏市場終將被收藏愛好者拋棄。

金銀幣品種分為投資幣和紀念幣。投資幣的價格跟貴金屬價格走勢關係密切,而紀念幣除了受貴金屬價格影響,還包括發行量、題材、市場流動性、電子盤等其它多重因素的影響。統計顯示,在2017年大盤的下跌過程中,投資幣和紀念幣的市場交易價格都有程度不同下降。尤其是2016年發行的次新品錄得的下跌幅度最大,達到10.65%,屬於重災區,其它發行區間的下跌幅度在4.16%至7.32%區間,下跌能量也不可小視。對於老精稀板塊來講,整體上也受到大盤下跌的影響,但下降幅度相對較小,只錄得2.18%的下降;在不同貴金屬材質板塊中,銀幣的下跌幅度最大,達到10.60%,金幣次之,而鉑幣、鈀幣和雙金屬幣僅僅錄得微弱的漲跌幅。業內人士分析,造成金銀幣市場低迷的主要原因是供給不斷,需求卻無法提升。從市場供給來看,我國金銀幣市場總供給的基本特徵是發行存量不斷聚集,發行增量不斷補充。特別是近幾年央行沒有根據形勢變化適度調低增量供應,甚至不斷超計劃發行,造成金銀紀念幣的市場供應總量不斷加大。

救市措施落實是關鍵

金幣總公司此次提出的八項救市措施,正是為了改變市場低迷的現狀。記者在中國集幣在線及中國金幣收藏網上注意到,不少金銀幣收藏愛好者對此拍手稱快,不過也有網友擔心實際效果可能不如預期。

有網友表示,按照目前的貴金屬紀念幣的市場需求量,發行量下降10%左右似乎還遠遠不夠,市場實際的需求量,可能要下調30%到50%才能匹配。

此外,有網友表示,降低升水,提振市場信心這條舉措非常給力。與國外同行相比較,我國發行的金銀幣升水實在太大,有些銀幣的升水都已經達到了300%以上,導致市場長期缺乏賺錢效應。把升水降下來,目的是涵養市場,營造良好的金幣生態。怎麼降?能降低多少?這才是關鍵。

本文來源:新聞晨報

10萬+用戶已加入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福藏品 的精彩文章:

央行:5月1日起,這些錢幣正式退出流通市場
生日鈔有多少人是不知道,紙幣上的號碼,你看懂了嗎

TAG:中福藏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