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山古Studio】 天工開物|瓷器工藝品夜場(北京匡時18春拍)

【山古Studio】 天工開物|瓷器工藝品夜場(北京匡時18春拍)

向上滑動了解北京匡時秋拍時間詳情

北京匡時2018春季拍賣會

預展時間:

2018年06月13日-14日

拍賣時間:

2018年06月15日20:30 B廳

預展/拍賣地點:

北京嘉里大酒店 二層(中國北京朝陽區光華路1號)

北京匡時2018春季拍賣會將於6月13日至16日在北京嘉里大酒店二層舉行,6月13日預展開幕,6月15日舉槌開拍。山古有幸受瓷雜部所託,參與部分專場藏品及封面拍攝,故甄選部分與各位一窺其獨特的藝術風彩。

《 天工開物

瓷 器 工 藝 品 夜 場

5012 明 鈞窯月白釉小杯 (一對)

直徑6.3cm×2

來源:ESKENAZI舊藏

展覽:1952年東方陶瓷協會展覽

鈞瓷工藝的獨特之處在於其開創了使用銅的氧化劑作為著色劑的制瓷方法,在還原氣氛下燒製成功銅紅釉,為我國陶瓷工藝、陶瓷美學開闢了一個新的境界,對後世各類窯變花釉,釉里紅等工藝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其基本釉色是各種濃淡不一的藍色乳光釉,藍色較淡的稱為天青,較深的稱為天藍,比天青更淡的稱為月白,其色調之恬美,溢於言表。

5013 清康熙 釉里紅團鳳紋杯

高6cm;直徑9cm

款識:「大清康熙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

來源:法國私人藏家舊藏

釉里紅團龍、團鳳紋為清代官窯傳統紋飾,常見多為五寸碗,三寸者少見。據《清宮造辦處活計清檔》載,雍正十年(1732)七月初七日,據圓明園來帖,內稱本日宮殿監副侍李英交出白地紅龍茶圓一件。傳旨:此茶圓款式、花樣俱好,著燒造磁器處照樣燒造些送來。即指。據此記載,可知拍品在宮中的用途為飲茶使用的「茶圓」。

5015 清康熙 釉里紅折枝花卉紋蘋果尊

高7.2cm

款識:「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書款

康熙十九年三藩之亂既為平定,康熙皇帝參考前朝,釐定內府制度,諸式器用遂成規制,瓷器一項亦委之珠山御器廠燒造,開啟清宮御瓷貢奉之例。據康熙二十二年本《饒州府志》卷之十一「陶政」記載:「康熙十九年九月內,奉旨燒造御器,差總管內務府廣儲司郎中徐廷弼、主事李延禧、工部虞衡司郎中加三級臧應選、六品筆帖式車爾德於二十年二月內駐廠督造。每製成之器實估價值,陸續進呈御覽。「此次燒造前後延續六七年之久,其間佳器迭出,即有承前之作,亦見創新之品,藝術水平之高獨有一時,遂啟有清一代御瓷美學藝術之新境地。因此次督造長官為臧應選,故世稱「臧窯」。成功燒造釉里紅並使其再度成為御瓷品類是「臧窯」的傑出貢獻之一,對釉里紅的運用既見搭配出現,亦見單獨成器,皆採取線描之法繪製,本品正是其中之佳例。

5016 清康熙 青花雲龍紋經筒

高26.5cm

款識:「大清康熙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

5017 清雍正 黃地綠彩雲龍紋碗

直徑14cm

款識:「大清雍正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

黃地綠彩「趕珠雲龍」碗大多以明朝正德、嘉靖及萬曆年間創燒原器紋飾為基準。清朝年間,黃地綠彩雲龍碗多為康熙及乾隆者,罕見雍正作例。北京故宮博物院有藏一相類雍正瓷碗,著錄於《孫瀛洲的陶瓷世界》,229頁,圖139。

5018 清雍正 檸檬黃釉杯

直徑6cm

款識:「大清雍正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

檸檬黃釉以氧化銻為呈色劑之低溫色釉,其與傳統的黃釉相比較呈色更加淺淡,釉面勻凈柔和,因釉色與檸檬的色澤相似,故有「檸檬黃」之稱。早在康熙時期內務府琺琅作已將其作為琺琅彩瓷器的彩料和色地裝飾使用,後發展成為雍正朝顏色釉之獨類,時人稱「洋黃」。雍正十三年唐英撰《陶成紀事碑》所載「歲例供御」瓷器的五十七種彩、釉,其中的「西洋黃色器皿」所指便是檸檬黃釉之品。

5019 清雍正 青花淡描靈芝紋杯

直徑10.3cm

款識:「大清雍正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

5020 清雍正 鬥彩花卉紋盤

直徑20cm

款識:「大清雍正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

從目前傳世品看,鬥彩瓷器始創期可上溯至明代宣德年間,至成化朝顯赫一時,使其深受後代各朝追捧和青睞,競相效仿。清代康熙的鬥彩瓷器也有極佳的製品,但多不及成化鬥彩精緻嬌艷。鬥彩發展到雍正時期,則進入了一個更高的階段,從紋飾布局到色彩配合,以及填彩的工整,比明代又前進了一步。除一部分模仿成化之作外,另一個突出的成就則是由於雍正朝粉彩器盛行,一改過去單純的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相結合的工藝,開創了釉下青花和釉上粉彩相結合的鬥彩新工藝,使圖案更顯艷麗清逸。故業內才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之佳話。

5021 清乾隆 冬青釉葫蘆瓶

高33cm

款識:「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葫蘆,因形似「吉」字,讀音似「福祿」,又多籽,故自古以來便承載起人們希望吉祥如意、福祿雙全、多子多孫的美好心愿。葫蘆瓶的造型淵源於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半坡類型和史家文化的葫蘆式陶瓶及唐代花釉葫蘆式瓷瓶。宋元時期,浙江龍泉窯和江西景德鎮窯均有生產。至明清,燒造更為廣泛,並成為清代官窯的傳統品種,尤以乾隆朝為盛,不僅有青花、五彩和各種單色釉等釉色,又有綬帶扁腹、三聯葫蘆等多種造型,足見此器形之受歡迎。

5023 清乾隆 胭脂紅地洋彩花卉碗 (一對)

直徑17.7cm×2

款識:「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乾隆初期,宮廷琺琅作沿襲雍正時期繼續製作磁胎畫琺琅(琺琅彩)外,景德鎮御窯廠還模仿西洋畫意,燒造磁胎洋彩。景德鎮洋彩瓷器的燒製成功,使得西洋技法與西洋題材得以在御窯瓷器上完美體現,從而鑄就了中國陶瓷史上一段充滿西洋氣息的輝煌篇章。

5024 清乾隆 藍釉描金花卉紋橄欖瓶

高74cm

款識:「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乾隆一朝堪稱中國彩瓷發展時代之巔峰,此時官窯瓷器便可視為皇帝本人藝術品位的追求與表現,乾隆時期的各色瓷器一改雍正時期靈秀清雅之風尚,而傾向追求製作工藝精細,紋飾華麗繁縟之風格,在造型方面亦趨於多樣化,誠如《陶雅》所稱:「至乾隆,則華縟極矣,精巧之致,幾於鬼斧神工。」

5025 清乾隆 白釉暗刻纏枝蓮紋高足碗

直徑14.5cm

款識:「大清乾隆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

5027 清乾隆 茶葉末釉描金福壽紋葫蘆瓶

高24.7cm

款識:「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多孔花瓶,乃為雍正一朝所首見,深為乾隆皇帝所鍾愛的一式新花器。雍干二帝秉承宋明花道,皆好瓶花之藝,目前所見清宮遺存對二帝日常生活的繪畫多能反映其此番愛好。其中花器當為瓶花之首要,其式樣異常豐富,既繼承傳統經典式樣,又有創新發明,當中多孔花瓶即是一例。傳統花器無論大小,皆得一口,插入數枝,深得清疏之妙,而多孔花器則是集采百花匯於一處,花團錦簇,繽紛多彩,取其春意之妍美,尤宜殿堂之內裝飾。多孔瓶造型多樣,大小不一,幾乎涵括了清瓷的所有品類,單若孔數而言,目前所見有二孔、三孔、五孔、七孔、九孔之分。

5028 清乾隆 鬥彩纏枝花卉紋案缸

直徑32.8cm;高23cm

款識:「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此類乾隆朝鬥彩團花缸有大小兩種規格,大者如本品,又分為兩種裝飾,一種口沿開光為白地,另一種為黃地,本品屬前者。此類大缸,無論白地、黃地,均存世稀少,加之本身燒造難度較大,堪稱珍罕。

5029 清雍正 唐英制粉彩山水紋題詩雙耳方杯

高5.3cm

款識:「陶鑄」、「 片月」印章款

本品為四方倭角雙耳式,為唐英私物當中僅見之造型,雙耳玲瓏別緻,礬紅描金為飾,與白地杯身形成鮮明的對比,杯身三面展繪粉彩山居圖,圖中遠峰重疊,近處屋舍數間隱於秋樹綠山之間,江岸處草亭佇立,下見波光粼粼,留空的一面為水天相接之景,蒼茫一片,遂見意境幽遠,萬物超然之感。其上題寫行書「水心雲影閑相照,林下泉聲靜自來」詩句,引首章為「片月」,後鈐紅彩「陶」、「鑄」篆體聯珠印。

5030 清乾隆 粉彩仙山樓閣紋御題詩硯屏

16.5×22.8cm

5031 清嘉慶 釉里紅纏枝花果紋長頸瓶

高29.5cm

款識:「大清嘉慶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釉里紅自元代創燒以來就屬釉彩中的名貴之品,燒造難度巨大。若得鮮亮純正者,不僅要求御窯場高超的工技,更需幾分寥若星辰之運氣。由於耗資甚巨,且成品稀少,永宣之後一度中斷燒造,直至清代康、雍、干三朝才得以復甦。有清一代御瓷當中以釉里紅單獨裝飾肇始於康熙一朝,目前所見清宮舊藏的釉里紅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纏枝花卉紋水盂皆為曠世名品,雍正時期延續燒造,雍正十三年唐英撰寫的《陶成紀事碑》中見有「釉里紅器皿,有通用紅釉繪畫者,有青葉紅花者」之記載,而乾隆皇帝則對釉里紅情有獨鍾,多次諭旨御窯廠燒造釉里紅器皿。至嘉慶道光時期已趨向保守的狀態,燒造量明顯減少。由於銅紅的呈色難以控制,因此發色鮮艷的釉里紅大件瓷器少之又少,本品即是當中至為珍貴的一例。

5032 清道光 礬紅纏枝蓮紋福壽紋瓶

高30.7cm

款識:「慎德堂制」四字雙行楷書款

5034 清咸豐 青釉粉彩皮球花開光喜鵲登梅紋海棠尊

高36.8cm

款識:「大清咸豐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

本品造型新穎別緻,氣勢恢弘雄壯,呈海棠式,乃是摹自古青銅器而來。肩腹兩側分別堆貼象耳,並描金為飾。外壁以青釉為地,勻凈凝潤,上繪粉彩皮球花紋,或二、或三、或四連成一組,其內壽桃飽滿,花卉嬌麗,相迭相合,五彩繽紛,錯落有致,繁而不亂。皮球花紋飾屬於雍正一朝以來內府最尊貴的裝飾,本品所飾皮球花紋式樣豐富,前後不下十餘種,隨機分散裝飾,效果華麗,妍而不俗,疏朗清雅。內壁和底部滿施松石綠釉,底落礬紅「大清咸豐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

5038 明宣德 孔雀藍釉弦紋三足爐

直徑14.7cm;高14cm

5040 清 田黃石素方章

5×3.3×3.1cm;重120.3g

印文:「繼虛書堂」

田黃石因具有皇族專用的黃色,被滿清皇族寵愛並視為珍寶,爭相尋覓,價與金玉相埒,視同瑰寶,倍受文人雅士、官宦、皇族及帝王的喜愛,自清以來極負盛名。相傳乾隆皇帝曾以田黃石祭天,並冠予帝帽,故田黃曆來有「石中之王」的尊號。

5043 清乾隆 青白玉鏤空雕荷花洗

長25.5cm

5046 清中期 白玉山水人物紋插屏 (一對)

直徑21cm×2

5051 清乾隆 白玉御制詩文雙魚洗

直徑15.9cm

款識:「乾隆年制」四字雙行楷書款

和闐白玉為質,上等的玉質成色完美,玉色晶潤剔透,質地光潤,純潔凝白,色澤均勻。洗型制正圓,外壁僅飾兩道弦紋。根據考證,其型制乃仿於周代青銅器「銅弦紋洗」,是為仿古器具。洗圓口微敞,口沿圓滑,斜壁矮立。洗內底部立體浮雕雙魚紋,底附五條形矮足,底中央陰刻「乾隆年制」款,並刻乾隆御制詩一首,落「古稀天子」、「猶日孜孜」兩方印章。

攝影·製作|·山古影像工作室

文字|北京匡時拍賣有限公司

-END-

?

山古君約片:

?

喜歡我們的文章就隨手轉發到您的朋友圈吧

如有同行轉載請後台留言

山古影像 ▼ 駐足細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古影像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山古Studio】 香港大唐國際18春|高古藝術專場(古玉篇)

TAG:山古影像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