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患者應該多喝水,但這些水怎麼喝才好呢?
《素問·痹論》認為,「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也。」
「痛風」在古代通常被列入「痹證」範疇,其病因雖有分歧,但多數醫家認為痛風與三痹中的痛痹或行痹相似。其後又有許多文獻論及此病的病因與治療方法。
但是,在幾乎所有討論「痛風」的古代中醫文獻中,都把該病視為一種因外受風、寒、濕邪而引起的疾病。
現代研究表明,痛風是由於人體血液內的尿酸值長期升高引起的疾病,因此痛風患者應多飲水,以便增加尿量、促進尿酸排泄。適當飲水還可降低血液黏度,對預防痛風合併症(如心腦血管病)有一定好處。
儘管如此,但還是要講究科學飲水,合理飲水。那痛風患者飲水應注意哪些事項呢?
飲水習慣
要養成良好的飲水習慣,堅持每日飲一定量的水,不可平時不飲、臨時暴飲。痛風患者應採取主動飲水的積極態度,不能等有口渴感覺時才飲水,因為口渴明顯時體內已處於缺水狀態,這時才飲水對促進尿酸排泄效果較差。
但從中醫學角度出發,一些體內有濕邪的患者,表現為不欲飲水、身重嗜睡、肢體水腫、舌苔膩,臨床上不宜大量飲水,應赴正規醫院中醫專科進行規範診治,如服用健脾化濕中藥等。
飲水時間
不要在飯前半小時內和飽食後立即飲大量的水,這樣會沖淡消化液和胃酸,影響食慾和妨礙消化功能。
飲水的最佳時間是兩餐之間及晚上和清晨。晚上指晚餐後45分鐘至睡前這一段時間,清晨指起床後至早餐前30分鐘。
飲茶宜忌
我國有許多人平時喜歡飲茶,痛風患者可以適量飲茶,但茶含有鞣酸,易和食物中的鐵相結合,形成不溶性沉澱物,影響鐵的吸收。
另外,茶中的鞣酸可與某些蛋白質相結合,形成難以吸收的鞣酸蛋白。所以如果餐後立即飲茶,會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和易造成缺鐵性貧血等。較好的方法是餐後1小時開始飲茶,且以淡茶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