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名勇士冒著槍林彈雨,腳踩鐵索懸於大渡河上,如天降神兵勇無敵
春哥聊戰史
【春哥註:一部戰爭史,跌宕起伏,充滿了許多傳奇人物和故事,也充滿了戰爭的大場面,大格局,在諸多名帥猛將的指揮下,歷史顯得雄渾激昂,而面對戰爭中犧牲的英烈,我們應該向他們致敬,緬懷他們的豐功偉績。今天起,春哥這裡回顧歷史中比較著名的戰事和人物,條分縷析,還原當時的現場,留下一些紀念的筆觸。】
1935年5月28日深夜,川軍第38團先頭營到達瀘定城,拆除橋上橋板,佔據橋樓,緊閉城門,並在城門外用沙袋構築工事。29日,團長李全山率另外一個營到達,遂以一個營加強機炮連守瀘定橋,另一個營在城邊山坡下進入陣地。
這裡有必要介紹一下瀘定橋,聽起來這似乎是一座普通的橋,感覺穩穩噹噹,實際上不是橋,而是懸空的鐵索。
瀘定橋位於四川省瀘定縣境內,建於1701年,那一年是康熙王朝40年,也算正值國力雄厚的時段,沒有橋墩,由十三根鐵索構成,全長近一百零二米,寬兩米半。兩邊各有兩根鐵索,作為橋欄,地下並排九根,覆鋪橋板,作為橋面。鐵索有碗口粗,以三十多厘米的鐵環相扣而成,鐵索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兩岸的鐵樁上。
紅4團到達時,橋上只剩十三根光滑的鐵索,橋板被川軍已經撤去。不要說是爬上鐵索過河,就是看一眼都頭暈目眩。對岸的川軍見紅4團到達,將機槍在橋頭密集擺開,瘋狂向紅軍射擊,迫擊炮彈也不時地落到了河西岸。他們根本就想像不出紅軍會有什麼辦法「飛」過瀘定橋,高聲喊道:「有種飛過來吧!你們要能飛過來,我們就繳槍啦!」紅軍官兵被喊得火起,也對喊道:「老子不要你的槍,要你的橋!要了橋,再繳你們的槍!」
紅軍必須奪取瀘定橋,否則紅軍主力就無法搶在國民黨「追剿」軍之前渡過大渡河,就會陷於萬劫不復的險境。紅4團以破釜沉舟的無畏氣概,發起了奪橋之戰。黃開湘、楊成武到橋頭仔細觀察對岸情況後,在河邊的天主教堂召開營連幹部會,決定組成奪橋突擊隊,在強大火力支援下,攀鐵索爬到對岸,打開通道;以一個連攜帶木板,隨突擊隊後鋪設橋板。奪取鐵索橋後,兩個連立即過河,奪取對岸的敵軍橋頭工事,佔領瀘定城。另以兩個營組成活力支援隊,以稠密的火力封鎖河對岸通往橋頭的道路,制止敵軍增援橋頭。同時,以軍團配屬的教導營部署於打箭爐方向,警戒康定方向的敵軍。
組成突擊隊的任務交給了第2連,共選出二十二名勇士作為突擊隊員,2連連長廖大珠擔任突擊隊長。每人配備一把馬刀,一支衝鋒槍,十二顆手榴彈。
紅4團一切攻擊準備就緒,5月29日下午4時,總攻開始。紅4團數十名司號員一齊吹響衝鋒號,所有武器一齊向對岸開火。剎那間,瀘定河谷槍彈如疾風驟雨,喊殺聲震天動地。二十二名紅軍突擊隊員,衝上懸空搖晃不止的鐵索,向對岸爬去。緊跟在突擊隊後面的是連長王友才率領的3連,除攜帶武器外,每人夾著一塊木板,邊鋪橋邊衝鋒。
面對攀索而來的紅軍突擊隊員,對岸的川軍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嚇得一時竟不知道該做什麼,直到紅軍突擊隊員爬出一段距離,方開始放槍,輕重機槍射出的子彈打得鐵索火星四濺。黃開湘眼睛冒火,喊道:「給我把敵人的機槍壓下去!」紅4團的特等射手們集中火力,迅速打啞了敵人的火力點。
紅軍突擊隊員爬過鐵索橋中段,動作越來越熟練,前進速度不斷加快,距對岸橋頭越來越近。對岸工事中的川軍已經被紅軍突擊隊員的無畏氣概所震懾,被紅軍的強大火力所壓制,魂飛膽破,完全喪失了抵抗的勇氣,紛紛從工事里鑽出,掉頭逃命。
紅軍突擊隊員終於爬過了最後一段鐵索,站起身來,準備衝鋒。川軍營長周桂山見紅軍衝過橋來,聲嘶力竭地向嚇得呆若木雞的部下喊道:「快點火,快點火!」原來川軍怕紅軍過河攻城,把從橋上抽下的橋板全部堆放在城門前,並澆上煤油,準備一旦「水」擋不住紅軍,就用「火」繼續擋。
西城門烈焰衝天,一片火海。已經衝到橋頭的突擊隊員被這突如其來的大火給搞愣了,停了下來。對岸的楊成武見狀,焦急地喊道:「衝過去,莫怕火!廖大珠,快衝啊!」黃開湘和其他人也一起喊道:「同志們,衝過去!敵人垮了!」
廖大珠高喊一聲:「跟我沖!」端著槍第一個沖了上去,其他的突擊隊員也一擁而上,沖入了火海。沖在前面的廖大珠帽子著火了,眉毛燒沒了,把帽子和上衣一甩,光著膀子,左手端槍,右手持刀,衝到了城門旁。守衛城門的川軍還沒來得及關門,就被迎面衝上來的「火人」消滅。紅軍突擊隊趁勢沖入城內。
川軍第38團團長李全山見紅軍沖入城內,連忙組織預備隊在城內進行反撲。紅軍突擊隊員個個如「烈火金剛」,遠了用手榴彈炸,近了用槍掃,川軍雖然人多,但被他們沖得七零八落。突擊隊員彈藥用完了,就掄起馬刀,與敵人殺作一團。王友才帶著3連鋪好橋板後沖入了城內,楊成武帶著二梯隊沖入了城內,黃開湘率領後續部隊也迅速過橋投入了巷戰。激烈的肉搏戰在全城各個角落展開,川軍被紅軍馬刀砍得鬼哭狼嚎,四處逃竄。
李全山再也頂不住了,給位於龍八鋪的旅長袁國瑞打電話求援。袁國瑞的旅部此刻正遭到紅2團的猛烈攻擊,自顧不暇,剛說幾句,電話就中斷了。李全山心知不妙,擔心繼續打下去,會被左右兩岸殺來的紅軍合圍,帶著部下倉皇逃往天全。
戰鬥進行了不到兩個小時就勝利結束。英雄的紅4團再次建立殊勛,勇奪瀘定橋,佔領瀘定城,為紅軍擺脫險境殺開了一條血路。奪橋的二十二名紅軍突擊隊勇士,三人光榮犧牲。為了表彰紅4團所建立的功勛,中央軍委向紅4團頒發獎旗,並給二十二名突擊隊員和黃開湘團長、楊成武政委頒發獎品:每人一套印有「中革軍委獎」字樣的列寧服、一支鋼筆、一個日記本、一個搪瓷碗、一雙筷子。這在當時,已經是最高的獎賞了。
瀘定橋之戰的第二天,毛主席等率大隊紅軍到達瀘定橋。毛澤東在河西岸沙壩村天主教堂外邊大樹下,聽取了飛奪瀘定橋的戰鬥經過情況彙報。他非常自豪地說:「我們的紅軍真是無堅不摧,所向披靡。有這樣的紅軍戰士,我們還有什麼克服不了的困難。」
毛主席到了瀘定橋畔。一位紅軍戰士對毛主席說:「這樣的橋,有我們一個班守著,誰也別想過來。」毛主席聽後,哈哈一笑,連誇這位同志說得好。
6月2日,紅軍全部由瀘定橋渡過大渡河。
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是紅軍長征史中最為驚心動魄的一頁。紅軍步步涉險,稍有閃失,就會全軍覆沒。然而,形勢雖險,紅軍的勝利絕非僥倖,是毛主席運籌帷幄和紅軍各部隊協同作戰的必然結果。紅5團在大樹堡的佯動,保障了紅1團在安順場的強渡成功;而紅2團在大渡河右岸的行動,則直接減輕了紅4團奪取瀘定橋的壓力。絕處逢生,再展得勝之旗,重結必勝之果。
原創碼字不易,若覺得有收穫,轉發給更多人了解歷史!打賞自由,都是鼓勵,謝謝您!!若您對這段歷史有所了解,歡迎留言交流!


※「萬夫莫開」的絕壁險關頃刻間失守,只因高人指點紅軍走千年秘道
※太宗御駕親征,遼將魯莽只知廝殺,幸虧遼主安排奇兵,才得以穩住陣腳!
TAG:春哥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