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血液類癌症治療新突破,科學家發現增加幹細胞數量物質

血液類癌症治療新突破,科學家發現增加幹細胞數量物質

據《海峽時報》消息,5月21日,新加坡國立癌症中心、新加坡國立大學、努斯醫學院和新加坡綜合醫院的研究團隊在媒體發布會上宣布,發現一種實驗室合成的化學物質C7,可增加臍帶血幹細胞數量,由此更有效地用於白血病之類的血液類癌症治療。

「使用C7增加臍帶血(幹細胞)將成為拯救生命的方式。」 新加坡國立癌症中心副教授威廉·黃稱。目前,在老鼠身上的實驗結果很讓人振奮:幹細胞數量隨時間得到增長,而且成功存活了下來。而臨床實驗將在2019年中開始。

幹細胞治療血液類癌症原理

幹細胞是一種具有「彈性」的細胞,能在人體內再生和分化為不同類型細胞,形成血液、骨頭、筋腱等。而形成新細胞的這一特性讓幹細胞治療成為醫學研究的熱門領域。

不過,人體內的幹細胞也有區別,一些相對更具「彈性」。當幹細胞分化成為原細胞後,更「專業」,生命周期也更短。骨髓和外周血中的原細胞被稱為造血細胞,形成那些構成血液的紅細胞、血小板等血液細胞,及免疫系統細胞。

在治療血液類癌症時,幹細胞和造血原細胞都至關重要。為了恢復健康的骨髓,需要將幹細胞和造血原細胞注射進患者體內。這些細胞進入血液後,會進入骨髓,並開始製造新的血液細胞,刺激新的骨髓生長,恢復人體免疫系統。

研究團隊,來源海峽時報

臍帶血幹細胞移植的好處

用作移植的幹細胞和造血原細胞通常是從臍帶、外周血或骨髓中獲得。但各種途徑獲取的細胞各有其限制。從骨髓獲取幹細胞是一種侵入性治療,因而捐獻者少。外周血更容易獲得,但因其含有更多免疫細胞,會對患者產生排異,造成副作用。臍帶血所含的未分化幹細胞數量最高,更適合用作治療。

「有些病人沒法找到完全匹配的骨髓或外周血造血幹細胞。」黃教授稱:「對他們來說,臍帶血就是唯一的移植來源。」

但臍帶血移植的問題在於,所含幹細胞數量通常不夠高,導致成年患者恢復速度慢。外周血移植恢復期需14天,骨髓移植恢復期為18天,做臍帶血移植的患者需要最長的恢復時間——25天以上。

「快速復原才能最小化患者受細菌、真菌或病毒感染的風險。」黃教授稱,相關的醫療花費也會隨復原時間而增減。

新發現C7的促進作用

新加坡研究團隊發現, 通過細胞培養,這種實驗室合成的化學物質C7能有效增加臍帶血中的造血幹細胞數量,從而解決臍帶血移植恢復期長的問題。讓含未分化幹細胞數量最高,最適合用作移植的臍帶血移植,克服了其局限。對那些只能做臍帶血移植的患者來說,更是福音。僅在新加坡一地,每年都有200多人因血液類癌症接受幹細胞治療。

黃教授表示,在行業合作夥伴的支持下,有C7加持的幹細胞治療將在未來五年內造福病人。

紅星新聞記者 林容 編譯

編輯 巫夢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癌症 的精彩文章:

你是癌症性格嗎?
身體這一處痛,是癌症「第一殺手」的前兆,大多數人都會忽略

TAG: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