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有禪無凈土,十人九蹉路:永明延壽大師宣說禪凈雙修之要義

有禪無凈土,十人九蹉路:永明延壽大師宣說禪凈雙修之要義

有禪無凈土,十人九蹉路,

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

無禪有凈土,萬修萬人去,

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有禪有凈土,猶如戴角虎,

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

無禪無凈土,鐵床並銅柱,

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永明延壽大師,浙江餘杭王氏子,曾參謁法眼嫡嗣德韶大師,有所契悟,又於國清寺修法華懺,乃決心不唯耽修禪定,且誓力誦經萬善。師見當時禪宗徒眾唯執理迷事,而講教家執事迷理,兩者皆墮於偏見。遂極力唱說理事合一,禪凈雙修之要義。並做了一偈以闡述之。

略解如下:

有禪無凈土,乃指我慢貢高,全仗自力者,以見思惑之難破,生死流之難出。即為當世能得大徹大悟者,以其未得世相磨練,業力習氣根深蒂固,生死關頭極難把握,又付流浪去了。

無禪有凈者,雖不能通宗通教,但已發菩提心,決意一生成敗了生死之大事。以信願行老實念佛求生凈土,若得見阿彌陀佛,何愁不開悟。高於聖流,忠於成佛,實是可喜可賀之事。

有禪有凈者,既能通宗通教,復不以此為滿足,發菩提心決意一生,成辦了生死之大事。以信願心老實念佛,求生凈土,此真戴角之猛虎。鐵堅、盡勇、且智,故能為師做祖。

無禪無凈者,乃業深凡夫,即不信因果,殊不知佛法能度。晃晃悠悠,隨波逐流,即隨善境而暫時為善,附隨惡習而恆常造惡。由此天堂不可久,地獄恆常隨,投出投入沉淪去了。

我們偉大的禪宗泰斗虛雲老和尚在《禪宗與凈土》中卻更有一番高見:「惟我平常留心典章,從未見到『四料簡』載在永明何種著作中,但天下流傳已久,不敢說他是偽托的。他所訶責『有禪無凈土』,難道禪凈是二嗎?念佛人心凈佛土凈,即見自性彌陀,這凈土與禪是不二的。但今人卻必限於念佛為凈,參禪為禪。

昔日我佛逾城出家,『入檀特山修道,始於阿藍迦藍三年,學不用處定,知非便舍。復至郁頭藍弗處三年,學非非想定,知非亦舍。又至象頭山同諸外道,日食麻麥,經於六年,(中略)八日明星出時,廓然大悟,成等正覺。乃嘆曰:『奇哉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其時那裡來的禪和凈呢!以後說法四十九年,都未究竟。至拈花微笑,付法迦葉,亦未說出禪字。禪是最上一乘法,猶如純奶,賣奶的人,日日加了些水,以至全無奶性。

學佛法的人,也如純奶滲了水,永明看到便對滲了水的禪說:『有禪無凈土,十人九蹉路。』並不是說純奶的禪『蹉路』了。」

文章選自中國佛學院廣行法師編著《走近佛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行法師 的精彩文章:

悟空確有其人 原型為唐朝名僧車奉朝
廣行法師小語:清明節祭祀不宜殺生

TAG:廣行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