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漢奸陳公博被執行死刑前,要求讓他寫完16字對聯,自比林則徐

大漢奸陳公博被執行死刑前,要求讓他寫完16字對聯,自比林則徐

陳公博是北京大學的高材生,是位知古通今有文化的人,然而他卻走上歧途,成為汪偽政權排名第二的大漢奸。日本投降後,他被判處死刑,臨刑前,他要求獄警讓他寫完16字對聯,自比民族英雄林則徐。

陳公博出生於1892年10月,廣東南海人 ,小時候家庭條件很好,進入學堂接受傳統文化教育,1917年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受到進步思想影響,畢業後回到廣東,宣傳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

1921年陳公博與譚平山、譚植棠等組建了共產黨廣州支部,譚平山任書記,譚植棠管組織,陳公博負責宣傳。同年7月陳公博參加了中共一大,但時間不長他就自動脫離了黨組織,到國外留學。

回國後,陳公博又加入國民黨,以「左派」自詡,曾經擔任過國民黨第二次全國大會中央執委,後演變為反蔣的改組派的代表人物,但不久之後又與蔣介石合流,成為了老蔣的忠實支持者。

抗日戰爭爆發後,陳公博任國民黨中央民眾訓練部部長、軍委會第五部部長等職,1938年隨汪精衛叛國投日,在汪偽政府歷任立法院院長等系列職務,汪精衛死後,他主持了汪偽政權的工作。

抗戰勝利後,陳公博雖然極力的狡辯,想逃脫一死,不過仍然被國民政府法庭判處死刑。陳公博被關押在監獄幾個月後的一天,幾名法警進入牢房要帶他出去,陳知道大限已到,要求法警讓他寫完一副對聯。

陳公博蘸墨揮毫寫下了一副16個字的對聯:大海有真能容之量,明月以不常滿為心。此聯的意思是教育人們要謙虛大度,能容人,處事不自滿,積極進取。清朝的民族英雄林則徐曾寫過類似的對聯。

林則徐在清朝時期兩次成為欽差大臣,積極主張嚴禁鴉片,有民族英雄之譽。他寫的原聯是:大海有實能容之度,明月以常不滿為心。這副對聯充分展示了林則徐的胸懷、氣度和意境。陳公博此時以民族英雄林則徐自比,想為自己這個民族罪人洗白,想讓國民黨當局能放寬氣度,寬容自己,真是好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縱覽 的精彩文章:

他是張作霖手下大將,張學良給20萬讓他當寓公,做順民不當漢奸
此人陪蔣介石訪印,見面就地打了個滾,回國被提為國民黨中宣部長

TAG:歷史縱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