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高手學做茶,是怎樣的體驗?
經歷了
1
只要大膽去嘗試,許多原本在心中高高豎起的高牆就會瞬間坍塌,絕美的風景就會展現在你眼前。
理髮如此,畫畫如此,製作視頻如此,做茶,也是如此。
這麼多年,我與茶的關係只是:我喝它。從來不曾想像,自己會去做茶。經過各種茶文化的傳播渲染,茶在我心中是一個神秘的存在,做茶也是專業人士的專業技能。
前幾天,與我相鄰畫室的光頭大師帶領我做了一次手工紅茶,味道好極了。原來,做茶如此簡單,只需要你足夠用心,就能夠出好茶。
光頭,福安人,有才華的畫家,
良心茶人
2
我所在的屏南縣雙溪鎮,平均海拔比相距不遠的武夷山還高,終年雲霧氣候,是出產好茶的地方。這裡的山間嶺上,有不少無人看管的荒野茶樹,
無農藥,更健康,
自然生長,口感更佳。身在如此好地方,不體驗一把做茶,不努力成為一個懂茶的人,會是人生一大缺憾。何況,現成的老師就住在我隔壁的畫室,外號「光頭
」
,在茶產地福安出生長大,從小接觸茶,長大後還開過茶葉店,擁有多年做茶經驗。喝過不少他親手做的茶,也聽他講過不少茶經,確實爽口又
悅耳
。近一個多月來,他的畫室門前成片成片
晾曬著剛采來的茶青——那是朋友們向他定製的新茶,空氣中的茶香濃得化不開。
有一天,我拐進他畫室,說:「光頭大師,教我做茶怎麼樣?」
光頭人超級好,他說:「好啊。」
由於喝過他做的紅茶,很喜歡,因此決定跟他學做紅茶,自然,是
手工揉搓發酵、
炭火烘焙
。3
做紅茶的茶青還是在光頭帶領下由我和朋友去採摘的。我們翻山越嶺,尋找樹林或草叢中的荒野茶,他教我們怎麼從一堆近似的植物葉子中分辨出茶葉。荒野茶零零星星分布,辛苦了一天,才採摘到幾斤茶青。
接下來,將採回的茶青放在陽光下晾曬,茶行業里將這稱為「
萎凋
」。在光頭大師的指導下,判斷茶青萎凋到什麼程度,可以進行揉搓塑造茶葉的形狀,揉搓到什麼程度,可以進行發酵。
我們手工做茶的發酵方式是將揉好的茶葉堆在一起,放在一個竹籮里,覆蓋上濕棉布,進入高溫發酵狀態。幾個小時後,需要檢查發酵狀態,只有發酵程度剛剛好的茶,才能擁有上佳的口味,發酵過頭,茶就壞了。
發酵完成後,就進入最後一個環節:炭火烘焙。光頭將生好的炭火盆放到一個經他裁剪過的大紙箱子下方,
做成一個簡易烤爐,我們將
茶放到紙箱上方的竹籮里,攤開鋪平成大餅狀,蓋上一塊紗布,烘焙開始。烘焙是為了終止茶葉的發酵,並烘乾水分,使之成為可以長期存放的
茶干。焙烤需要好幾個小時,每半個小時要將茶葉進行一次翻面,以便均勻受熱。那天是晚上9點左右開始烘焙的。我一邊看書,一邊留意手機上的時間,每過半個小時,便跑到光頭準備好的烘焙間,翻一遍茶葉,直到凌晨三點多才完成烘焙,眼見到前一天自己親手從荒野茶樹枝頭掐下的嫩葉青芽,變成了一根根近乎黑色的紅茶,那種感覺,簡直不亞於自己親自生下一個新生兒。
4
第二天上午,拿出自己做的紅茶,干茶葉散發出一種濃烈而獨特的香味,令人陶醉,泡出來的茶湯,湯色淺黃,晶瑩透亮,喝到嘴裡,起初清香中有股淡淡澀味,泡了一二十泡後,湯色依舊鮮亮,而口感上的澀味則已褪去,每呷一口,都有股淡淡的清甜,浸潤著舌尖。光頭說,這股清甜,是市場上的茶一般都喝不出來的。「這是荒野茶才有的味道。」
幾天後,縣裡一位喜歡喝茶的領導碰巧來我工作室小坐,我拿出茶來給他泡上。茶水入嘴後,他大聲說道:「好茶!」這時,我才得意地告訴他:「這是我自己做的
茶
。」5
又一個大膽「第一次」
嘗試後
收穫意外驚喜的例子,當然,這回是有光頭這位指導老師,否則,估計只會摸瞎。而在
自己做成一款茶後,對茶的態度和感覺有了一些微妙的變化。首先,我對品茶這件事有了更大的細緻和耐心,能細細去品味茶水入嘴後,味道的層次和變化。
以前,除了喝茶以外,所有關於茶的印象,都來自書本或別人的口頭,這之後,茶,便還原成了一片生動而具體的樹葉,長在山間,吸取天地精華……
這是我採茶時見到的最小的茶葉樹

第一次做茶對於我的真正意義,不是我掌握了一門技藝,而是藉由這個體驗,由過去只知結果,到現在知曉整個過程。
人不要只是滿足於生活中一個現成的結果,也要去追溯形成這個結果的源頭,及其過程。
本文節選自昨天的好報文章《
如何對抗變老?多去嘗試生命里的「第一次」
》
(點擊標題可閱讀)。文中圖片由本人及朋友實地拍攝。
想品嘗光頭炭火烘焙荒野紅茶的朋友看這裡
也許有朋友對我做茶的指導老師——
光頭的炭焙紅茶
感興趣。近水樓台之便,經和他商量,針對好報讀者進行少量「特供」。采自荒野+炭火烘焙製作是本茶真正稀缺之處,也因此數量不多,有興趣者可以長按下圖二維碼進店搶購
(數量有限,先到先得,後到沒有)
,或者滑至文末,點擊「購買光頭的炭焙紅茶」(100g體驗裝)。
點擊「
閱讀原文
」,
購買「光頭的炭焙紅茶
」
(100g體驗裝)數量有限,先到先得,後到不得


※薦物|衰老乾燥敏感竟因選錯和過度護膚?!容顏如少女,1瓶頂10瓶的平價百搭好物
※市場99%蜂蜜摻假,為了打破這個魔咒,他用5年幹了一件事
TAG:好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