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儒家調心的原理與方法

儒家調心的原理與方法

如果把人理解成一個自主自為的小宇宙,那麼無論是外在的客觀力量牽引,還是人內在的生理動因及心理動因,最後都會形成一個目標,產生多個指令,產生一股能量,順著特定的能量通道(中國人稱其為經絡)到達人的執行器官,從而完成或接近完成這個指令。然後再根據目標糾偏,直到完全達到目標,這個過程以目的為參照系,在控制論上叫反饋;以自身為參加系,生理學上稱為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

反饋有正向反饋,即越來越接近目標;還有負反饋,即偏離目標,需要調節方式或方法。條件反射需要一定的外部刺激,而非條件反射需要意念形成衝動或指令。理想的理論假設是每個人都會以健康和安全以及生命本質的躍遷為前提去自動或互動地參加天地間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的循環,但現實並非如此,很多目標是以損害安全與健康的為代價進行的。這就需要甄別和選擇,進行目標管理。

在目標管理完成後,人需要進行的是對身心的管理。人是有劣性根的,我們的本能就是注意力優先分配的給那些可能傷害我們的事物及運動的事物,因此闡述道理一般都是以負面的事理為主,以便引起我們的注意。我們不以健康為目標探討,而以疾病為目標討論,所謂反者道之動。

無論身體的疾病還是心理的疾病,在人體都會表現為某一部位的能量通道阻滯,中醫的按摩與刮砂療法就是一個與身體對話的過程,從而找到阻滯的部位,因為通則不痛,痛則不痛,按摩身體的特定部位感到疼痛,一般就是這個部位的經絡不通了,根據特定的經絡,又能判斷出我們的那個器官功能失調或病變了。

為什麼身體的通道出再現阻塞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情緒,小部分才是外力造成的。因為情緒必然反應為激素、血壓、氣息等生理物理的分泌與變化,它會影響我們的內動力,耗損五臟里的精力,糾偏原有的功能,引起身體能量的內消耗和功能的錯亂。情緒比外界環境的不利更影響我們的身體,所以比目標管理更細緻的演繹為情緒管理。

萬物都有記憶,身體就是我們歷史的記事本,藏著所有的記憶、創傷和故事,它通常以疾病的形式提醒我們。情緒以一種信息的方式在神經和經絡間傳導,信息影響能量,能量影響物質,它會體現為一種綜合流量,當某種情緒過大,傳導神經就是受到破壞,堵在經絡中,從而形成一個記憶或淤滯。而經絡的動力源頭是人體的各種臟器,管道的問題又會傳導源頭的內臟和器官,這就是我們致病的機理。

我們身體的背部肌肉對應著不同的臟器。通過按摩和刮砂可以了解身心內在的狀態。本文要探討的是儒家的調心,對中醫理論不做展開了。我們只需要記住情緒就是一種信息、能量和物質的綜合脈動流量,如果我們長期處於不良的情緒當中,它就會形成一種惡性物質留在我們的身體里,阻礙我們吸收正常的身體養分,造成身體的功能性失衡及器質性病變,從而在內部破壞身體的平衡系統,造成疾變和病變。

你看,我們的身心健康從目標管理(也可以稱為人格塑造,價值管管理)再深入到情緒管理(也可稱為意識介入,正向調節),是標的更加精細化;而情緒管理再深入,就是意念管理。這就是修鍊進入入微的境界。也是我們要探討的所謂調心。

道家儒家佛家本質上都是深入事物本質的有用之學,只不過它們都有一個龐大的體系,很多人淹沒在枝節里,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見經卷,不見要旨;舍珠玉而重木櫝罷了。調心之法,是一種高深的有用之學,且以儒學的文字引導梳理之。

儒家把主敬當做著手第第一功夫,靜坐功夫是一種正心誠意的實踐。倘若坐在椅子上,外表似乎靜止,內里還是心猿意馬,不僅無益,反而有害。因此主敬二字,為著手第一功夫。敬為德表,主敬則精神貫注,群魔皆退。怠馳則游移恍惚,萬事俱無主張。

心無掛礙,為靜坐的開始功夫。心有掛礙,即有所著,即生妄想,最後將被物慾蒙蔽,則心中的虛靈便不能空中的虛靈同化,以致不得縱橫自在。故心無掛礙,為靜坐的開始功夫。所謂開始者,打開復始之門,與虛空同體也。

修心的皈依之處。我心即無掛礙,即無著落,那麼必須有個錨點。錨點就是虛空,歸一歸空,就是將我心之虛空,存入於太空之虛空。這就是儒家所說的未發之中,亦是孟子所說的收放心。

皈依之後就是複本還原。我心即與虛空同化,則忘體忘身,無我無人,萬象皆空。如此不動,長久為之,後天氣質逐漸空化,還我復初本性,那就是複本還原功夫。

複本還原後還有反覆,所以要時時省察。凡所有相,皆是虛忘,若見諸相非相,即現如來。時時以此警惕自己,為省察功夫。這裡借用禪語體味,用道家的話就是知常之後的守常。

無人監督時的自我監督為慎獨。純順自然,不加絲毫注意,此為立本功夫。見物不睹不聞,莫見莫顯,退藏而不露,靜則自明,明則自照,照而不著,則居暗猶明,這用是慎獨的功夫。

以上文字,是往昔聖賢歷盡百千萬動的心得,且不可等閑視之,還宜心領意會,時時體察,時時存養。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

儒家的靜坐慎獨,存乎經,行乎人,日常均可實施。宋代新儒學者以傳統的靜坐慎獨為根,參以道家坐功之法,倡修靜坐以成風氣。明儒繼之,靜坐一詞就是儒家所獨創的。儒者常說「靜坐常思已過」,還說「吾日三省吾身」,這都是靜坐根底在起作用。

心齋一詞是莊子文章中出現的,儒家也有心齋一文,我們細看心齋一文就知道孔子是非常精通靜坐的。當時孔門以顏回習靜坐最為高深,看他向孔子報告坐忘的經過就可見之。可惜不見儒家有專門論述靜坐的典籍,這可能與顏回英年早逝有關。

顏回的早逝也使人認為靜坐與長生沒有正相關,事實上靜坐的方法正確是絕對利於長生的。顏回的失誤是不重視擇地和調食的原因。身在陋巷,一簞食,一瓢飲。居住不好,飲食太差,靜坐反而會傷神損力,當然是會減少壽命的。

道家最為詳盡,修行講究財侶地法。顏回的早逝也印證道家與武者所論的練與養的關係。用現代語言解釋,練就是增加能量消耗,擴大能量積蓄的範圍,即增大容量。增大了容量還要通過在環境和飲食中攝入能量把它填滿。而養就是在攝入充足的能量後減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把它積蓄起來。根據年齡的關係和自身的情況,練與養的比例可適當調整,年輕時可以六七分練,三四分養。及至年老可三四分練,六七分養。練養結合,適度調整,是進道之基。

武者所謂的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道家更重性命雙修。層級上是內練,練氣生津,練津化炁,練炁生精,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等功夫次第。武者以外練為主,練氣化血,以血養氣,漸而易皮易筋易骨,到練血化髓,就是能量的積蓄現象。即骨髓充實,筋肉飽滿。儒者修身更重外延,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就不是本文重點討論的了。

以上介紹的儒家調心的原理與方法,也僅是要旨。具體整理成可操作的詳細心法還不要若水的功力能達到的。修者也不能有門戶之見,中華文明本是一體,博聞約取,凡有閃光之處,融入自己的體系即可,儒者也說萬物皆奮於我。儒門的開創者更沒有成見,孔子向所有人學習,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向古聖先賢學習,問道於老子,學禮於周;筆刪春秋,晚而好易,更向天地自然學習,故能成其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風若水 的精彩文章:

心安之處是吾鄉的現代解讀

TAG:西風若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