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蔣介石葬禮空前,宋美齡寫下四字輓聯,靈堂放有一張神秘便條

蔣介石葬禮空前,宋美齡寫下四字輓聯,靈堂放有一張神秘便條

文|和佛賞花去

20萬朵黃菊裝飾靈車,88根白蠟燭插於靈堂四周,2000多人執紼(牽引靈柩),數萬人途中跪地「迎靈」。蔣介石的葬禮是台灣歷史上超豪華的葬禮,沒有之一。蔣介石是在1975年的清明節去世的,據說,在臨終前的兩天,88歲的蔣介石就讓護理人員給他讀唐朝杜牧的詩《清明》。看來蔣介石冥冥中是自己算著日子來的。

當局可謂動員全台灣的力量來為蔣介石辦喪事,媒體更是將蔣介石當封建帝王般的神化,說蔣介石病逝時,淡水上空突然出現了一個金紅色巨球,圍繞著五彩祥雲,划過天空,緊接著大雨傾盆而下。不僅如此,一些官員穿著西服匍匐跪地弔祭,沿途「路祭」點多達2700個,但規定靈車經過時,不許迎靈的人們抬頭正視。蔣介石死亡被稱作「崩殂」,墳墓被稱為「陵寢」。

蔣介石的靈柩停放在慈湖,因為這個地方的風光很像蔣介石的家鄉浙江溪口。蔣介石遺體,身著長袍馬褂,胸前一條紅色綬帶,綴有蔣介石生前最喜愛的三枚勳章。蔣介石的靈前有5個用素菊綴成的十字架,正中一個是宋美齡的,上面是宋美齡親筆寫的輓聯「介兄夫君」四個字。蔣介石名中正,字介石,典出《周易》:「(豫卦)六二,介於石,不終日,貞吉。《象》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

蔣介石比宋美齡大十歲,兩人結婚半個多世紀。蔣介石對宋美齡好是公認的。1948年蔣經國為了穩定經濟到上海打老虎,查封孔祥熙兒子孔令侃的揚子公司,孔家找到宋美齡,宋美齡到上海找蔣經國不管用,馬上叫回正在瀋陽指揮打仗的蔣介石,蔣介石放下華北、東北吃緊的戰事不管不顧,為了夫人回到上海,被人評價為愛美人不愛江山。宋美齡出席葬禮時一直帶著墨鏡,她還在蔣介石的棺槨中放了四本書:《三民主義》、《聖經》、《荒漠甘泉》《唐詩三百首》。之所以放唐詩,蔣介石對傳統文化很推崇,他個人的古文功底也很深,當年追求宋美齡時,宋母倪桂珍不同意,蔣介石不斷給宋美齡寫信,儘管學歷不高,但蔣介石有很深的文化素養,最終打動宋美齡。

蔣介石葬禮上還有個神秘的便條,就放在靈堂。原來,蔣的安靈禮在慈湖賓館舉行。靈柩停放在正廳中央的靈堂上。正廳東側是蔣介石原來的卧室,房內一切布置保持原狀。臨窗的地方有一張咖啡色書桌,書桌南側有一架黑白電視機。說明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蔣介石已經開始看電視了。在卧室的茶几上,放著一張蔣介石用紅鉛筆寫的一張便條「能屈能伸」。

靈堂的一切顯然是當局精心設計的,這張便條想要說明什麼呢?《蔣總統秘錄》對此解釋說,順應環境,當忍則忍,應屈則屈,以待未來伸展之意。可是,「伸展」這一天他是看不到了。蔣介石臨終遺言曾說,棺材不落土,要等到將來有一天葬到大陸去。 參考資料《晚年蔣介石》《蔣介石傳》《蔣總統秘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墓迷情 的精彩文章:

馮玉祥逼宮時,溥儀正在紫禁城踢毽子,婉容最有人情
秦始皇兵馬俑發現時,被村民認成「瓦神爺」,搬進菜園子當稻草人

TAG:古墓迷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