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畫作鑒賞——悠遠空靈極富古韻
看了這幾天的詩畫介紹,是不是對傳統文化和藝術更感興趣了呢?長安畫派的各位畫家還為《古詩童韻》畫出了什麼樣的作品?
今天,小編再為大家揭開神秘面紗——由長安畫派畫家張毅所作的《蒹葭》。這首廣為人知的《詩經》名作,在畫家的筆下又會呈現怎樣一幅畫面呢?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畫作鑒賞
○

蒹葭
古詩童韻 系列 一
雷佳
00:00/03:22
《蒹葭》作者:長安畫派·張毅
這幅畫作色彩幽淡婉轉,有靈動流淌之姿,蒹葭行筆有力,墨色濃淡運用自如,雲霧效果層次明了。靜中有動,以動襯靜,靜而不滯,於安靜中有韻律,有氣息,有生命力,具有匠心獨運的整體布局能力,物象之間天然有序。畫面整體感強,特別融入詩意後,有身臨其境之感,氣息充盈,生動深遠。
畫家簡介
○
張毅,一九七三年生,號鶴父、半園,別署燕來棲主人。自幼隨父學習書畫篆刻,十二歲從師趙振陸先生,十七歲拜著名畫家趙振川先生為師研習山水畫,陝西長安畫派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作品多次於國內外展出,有《新長安畫譜》、《風生水起》趙振川師生合輯刊行。
這樣一幅令人反覆回味的作品,背後又有怎樣的創作故事呢?張毅老師在創作時也對《蒹葭》一詩反覆琢磨,對於這幅作品,他是這闡述的?
聊一聊畫、詩與歌
問:第一次聽到《蒹葭》這首歌曲時,您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張毅:《蒹葭》是一首古風詩歌,表現主人公對美好愛情的追求與嚮往,大量重複的語言反映了其內心對心上人的渴望和擔心追求失敗的矛盾心情。相思的惆悵貫穿著整個詩篇。音樂與演唱和諧的表達出一種空靈靜謐的意味,極富古韻。
問:您是如何理解您創作的這幅《蒹葭》的?在繪畫上運用了哪些技法和構圖巧思?
張毅:根據詩意的描寫,我運用了平遠的構圖形式,力圖以較多的空白營造悠遠空靈的意境。近景、中景描繪秋風吹動的蘆葦,遠景以沒骨的手法處理水岸。畫面中部的空白處著以畫眼,小舟靜橫雙鷗比翼。從詩意中的蒼蒼蒹葭清清白露延伸表現至秋風水岸明凈沙洲,時空的轉換為這個凄美愛情故事的結局營造出想像的空間。


※他們說:「別這麼辛苦畫畫了,你畫列印畫多掙錢啊」
※抽雪茄的茄友們,這些雪茄禮儀你做到你了嗎?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