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薏米祛濕效果好,但是薏米紅豆千萬不要加入這一食材,否則危害就大了!

薏米祛濕效果好,但是薏米紅豆千萬不要加入這一食材,否則危害就大了!

中醫認為,濕氣困於人體時有「趨下」的特點,即人體下部更容易受其侵襲,容易損傷體內陽氣,尤其是脾臟的陽氣。濕氣重的人常見頭身困重、腹瀉、大便粘膩不爽、四肢腫脹等問題。於是很多人都吃薏米祛濕!薏米的祛濕功效早在古代就有記載,《本草綱目》記載:薏米能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滲濕。在中藥里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

生薏米偏寒涼,利水滲濕最在行,可以去濕除風、清熱排膿、除痹止痛,對小便不利、水腫、腳氣和風濕疼痛等效果顯著。炒薏米是取凈薏米用文火炒,至微黃色、鼓起時取出,放涼,略有焦斑,微香。在中藥泡製方法里,還有一種是將藥物與麥麩拌炒,即麩炒薏米。鍋熱後先撒入麥麩,用量為薏米的十分之一,加熱到冒煙時,加入凈薏米,炒至表面呈黃色鼓起時取出,篩去麥麩後放涼,略有香氣。此香氣根據中藥炒製程度的不同,又分為炒黃、炒焦和炒炭。炒黃就是指用文火炒到藥材固有的香氣,或鼓起、爆裂時為度。炒黃能緩和葯的過偏之性,同時散發的香氣,還有理氣解郁的作用。

薏米屬於葯食兩用的食材,既能煮粥熬湯,也可入葯。薏米富含澱粉、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及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具有健脾利濕、清熱排膿等功效,適用於泄瀉、筋脈拘攣屈伸不利,水腫、腳氣、腸癰、白帶等症,薏米可入葯,用來治療水腫、腳氣、脾虛泄瀉等。《本草綱目》記載,生薏米味甘,性微寒,歸肺脾經、大腸經,利水滲濕的功效最為顯著。生薏米偏寒涼,利水滲濕最在行,可以去濕除風、清熱排膿、除痹止痛,對小便不利、水腫、腳氣和風濕疼痛等效果顯著。

煮薏米紅豆千萬不要加入大米一起熬煮。因為大米長在水裡,含有濕氣,濕性粘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紅豆和薏仁都是去濕的,本身不含濕,所以它們怎麼熬都不稠,湯很清。中醫恰恰是利用了它這種清的性質,來把人體的濕給除掉。一旦加進去大米,就等於加進去了濕氣,所以整個粥都稠了。味道雖然更好了,但就因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紅豆、薏仁就都白費了,功效全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祛濕 的精彩文章:

家有一寶不如艾草,祛濕、調氣血 能防病可養生
肚子越來越大,是濕氣重引起的肥胖,送上祛濕小偏方,12種隨你挑選

TAG:祛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