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海歷史上可曾存在過日租界?

上海歷史上可曾存在過日租界?

提到近代的上海,估計人們的腦海里馬上會浮現出一幅華洋雜處、燈紅酒綠、紙醉金迷、車水馬龍的熱鬧場景,耳旁亦會彷彿響起了「夜上海,夜上海,你是個不夜城……」這樣的帶有海派情懷的懷舊歌韻。

近代上海城市風貌

上海是個有著特別歷史與特別文化的城市。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在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滾滾浪潮中,上海受到世人的矚目,只是近一百多年的事。然而,憑藉著其自身所有的優良條件及其對外來文化兼容並蓄的包容胸襟,上海從約200年前一沒有獨立建制的小城鎮,甚至還可以說是小鄉村,迅速發展成為中國乃至遠東地區首屈一指的國際(經貿、金融、文化、交通)中心。自1842年開埠到1920年代的不到100年間,上海的城市規模不斷擴大,踏足甚至移居上海外國人的數量,也在連年不斷地增長。

約1920年代,上海,在某公園內玩耍的外國兒童。他們附近有坐在椅子上進行針線活的中國阿嬤。

約1920年代,上海,三三兩兩聚在某公園一角的中國阿嬤。她們所帶的外國兒童在她們附近自由地玩耍。

近代上海的成長與發展和外國殖民勢力在中國的活動、中外文化間的碰撞與交流脫不了干係,因此上海在作為接受外來新鮮事物前沿地的同時,它的地域文化也被打上了很深的殖民地烙印。

位於原上海法租界境內的西式建築

前面提到,上海開埠後,有大量的外國人陸陸續續踏足上海。這些來滬的外國人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商人。上海之所以對他們如此擁有吸引力,是因為上海在開埠後,這些來滬外國人(主要是英國人、美國人、法國人)的母國憑藉種種帶有強權政治色彩的手段,已為他們在上海這個緊鄰擁有無限商機的中國市場的勢力經營據點之地劃辟了若干被稱為「租界」的居留地,在租界里,這些外國人享有居住、經商、傳教等活動的自由。更對他們擁有吸引力的是,他們在租界內進行的一切活動,不受所在國(中國)法律的約束。利用國籍所屬國政府提供的「領事裁判權」保護,他們可以在租界內甚至租界外從事一些他們在中國法律治下無法進行的活動(有的情況應稱為「勾當」)。

上海公共租界的界旗

上海實現飛速轉型的頭100年,對於整個中國來說,卻是處於沉淪期的100年。這100年間,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在「列強」行伍中據有過一席之地的國家,都在中國的國土「肌體」上留下過至少一道「傷痕」。

19世紀末反映帝國主義列強圖謀瓜分中國的《時局圖》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期間,身穿不同樣式制服的各國士兵。其中最右邊的是日本兵。

1842年上海開埠後的頭十餘年,在滬進行活動的外國人主要來自英國、法國、美國,此後數十年,隨著侵華勢力的多極化和中國社會不斷趨呈的半殖民地化,來滬外國人的國籍也不斷地呈現多樣化。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早期,除了前述的英、法、美三國外,在上海擁有較大影響力的國家還有日本、德國、義大利、俄國、比利時、葡萄牙等,而其中,勢力膨脹得最快的,是國民人種與其他國家大為不同、地理上與中國僅一海之隔的島國日本。

20世紀早期,上海虹口,一名正在購置家用食材的日本僑婦。

20世紀早期,在上海某碼頭進行合影的日本僑婦。

近代日本人踏足上海的歷史始於19世紀中葉的幕末時期,1868年隨著明治政權的成立與維新政策的推行,日本全國上下「以商立國、以商富國、以商強國」的意識進一步得到提高,因此,鼓勵日本商人走出國門,到海外去尋找新的發展天地,便成為日本政府以軍事手段獲取海外勢力範圍之外的溫和型勢力外擴手段。

日本明治維新的主導者明治天皇

其時,環顧日本列島的四周,日後淪為日本殖民地的朝鮮半島、台灣均為日本尚未有足夠國力進行征服的閉鎖國度與「化外之地」;在南邊與日本隔海相望的東南亞(包括由中南半島、馬來半島組成的大陸部和由菲律賓群島、新加坡、東印度群島等組成的島群部),則已有法國、英國、西班牙、荷蘭等國的勢力在染指或經營。對於正在尋覓商機寶地、想利用他國的開拓成果而又不想過多受到他國法律、政策制約的日本商人來說,中國上海境內由原英、美租界合併(1863年)而成的「公共租界」,成為他們眼中的理想地選。

約1870年代,上海,英商怡和洋行分行大樓的外景。

1870年代初,便開始有首批日本旅滬僑民落戶上海的虹口一帶(原美租界地境)。

早期來滬的日僑主要經營雜貨鋪、藥店、眼鏡店、照相館等,也有一部分靠經營妓館或到歐美洋行打工維持生計。日本在這一時期還不是個強國,因此在滬日僑在這一時期,相對在滬的歐美僑民來說,要顯得中規中矩。19世紀末至1910年代,隨著日本在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等一系列的對外戰事中頻頻以勝利者的姿態出現在中國及世界的面前,包括在滬日僑在內的日本在華居留民開始憑藉不平等條約(如《馬關條約》等)賦予其母國的「領事裁判權」提供的庇護,越來越多地從事侵犯、侵害中國國家、國民權益的活動。

1894年11月下旬,旅順城破後,在城內對當地百姓進行射殺的日軍(蠟像模型)。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期間,日軍支援英軍,對清軍發起進攻。

日俄戰爭中,準備對俄軍進行伏擊戰的日軍

一戰期間,日本出兵攻打德國在華的租借地青島。圖為日本軍隊用重炮轟擊由德軍駐守的青島要塞。

1915年,受歐洲戰事及中歐貿易狀況低迷等原因的影響,在滬以英國人為首的歐洲僑民數量持續下降,而此時,日本的經濟、政治影響力卻大舉滲透中國及英、法、荷等國治下的東南亞,大有一舉取代前述國家在遠東地位的勢頭。上海作為萬國勢力盤踞、角逐的熱點之地,自然不會逃過日本商界人充滿利慾的眼。借著歐洲工商業資本從中國大規模撤退的「有利時機」,主要由日本商界人組成的「新代居留民」大舉進軍以上海等通商口岸城市為中心的中國,以填補由歐洲資本撤退留下的「真空」。自1915年起的大約30年,日本成為了在滬擁僑數量最高的國家,由此,如何維護日僑在滬的權益、如何處理在滬日僑與其他國家在滬僑民間的關係、如何防止由在滬日僑或中國反日反帝勢力引發的治安問題……便成為了日本政府不得不考慮、必要時不得不面對的「一束絲」(英:issues)。

近代日本成為侵華列強行伍中的一員後,也效仿其他的「列強」國,在若干個已被闢為通商口岸的中國城市(天津、蘇州、杭州、漢口、重慶)劃設租界。

原蘇州日租界的界碑

漢口日租界的臨江地帶

乍一看,好像本文章標題所示的問題已有了答案。其實,前述的日租界分布簡況只回答了標題問題的不知道多少分之一,要想知道更確切的回答,請耐心地讀完本文。

近代外國殖民勢力在中國通商口岸城市中劃設的租界分為兩種,一種是隸屬某國行政的專管租界(如上海法租界、天津日租界、天津意租界、漢口英租界等),一種是由若干個國家共同管理的公共租界。公共租界在中國近代史上存在兩個,一個在上海,另一個在福建的鼓浪嶼。

鼓浪嶼公共租界時代遺留的高規格西式住宅,現已被改建為集居式的民房

那麼,以老上海(19世紀末至1930年代)為劇情背景地的諸多影劇中常常被提及的「日租界」,究竟存在於什麼地方呢?前文中有提到,日本的第一批旅滬僑民於1870年代落戶原屬美國租界的虹口。大家都知道,人是群居性的動物,有著近似行為習慣、相同文化背景、使用同種語言及文字的通常會走得更近。若干個操持著以上要素的個體人或個體戶走到一起,便可以形成同種族的群落。早期抵滬的日本人出於前述情況的考慮,聚居到了虹口。之後陸陸續續抵滬的日本人為尋找已抵滬的故交討教新環境事業展開之道,或方便相互照應,也紛紛地選擇虹口作為落腳地,這樣,經過數十年的時日,虹口便發展成為頗具規模的「日人街」(日:日本人町 にほんじんまち;英:Japantown)。

虹口「日人街」的街貌

日本人在滬社群規模的不斷壯大,也為日本政府插手上海的地方事務提供了不少著手點。日本政府曾試圖在上海劃辟由其主導行政的日本專管租界,但估計是顧慮到日本與有關各國的關係以及出於行政成本的考慮,日本政府沒有繼續推行其專管租界劃設計劃。

沒有專管租界,並不影響日本在滬的政治存在及其僑民的社會存在。前文中提到,1915年往後的約30年,是日本人近代在滬社群規模膨脹得最高速的一段時期。該時期,在滬日人的數量曾一度超過10萬,在虹口地區,日本一國的擁僑數量就壓過了其他若干國家僑民數量的總和。

虹口「日人街」,街上日資的商店、商行鱗次櫛比。

儘管虹口在法律意義上還屬於上海公共租界,但實際上,這裡儼然已成為「以日本人口為主體民族的國中之國」。在當時的虹口地境內,每一條街道都遍布著由日本人經營的各式店鋪,每逢日本的天長節等節日,隨處可見高高懸掛的旭日旗、膏藥旗及天皇肖像。

約1930年代,上海虹口,日本的居留民團體在舉行街頭集會

逢日本國內節日,上海「日人街」上張燈結綵的情景

由於該區內日本人的勢力較為龐大,隸屬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務處的租界巡捕(英:Shanghai Municipal Police,SMP)也常常無法輕鬆地管理區內的治安,而將管理事宜委託給由日本浪人組成的「居留民武裝團」。

作為一個在滬擁有「特殊權益」的國家,日本也像英、美、法等國那樣,派遣軍事力量駐紮上海。

1920年代,游弋在黃浦江上的日本軍艦(前)和美國軍艦(中)。

不過,跟前述三國不太一樣,在1920年代中期以前,日本未曾將其軍事力量駐紮在上海的陸地上,而是讓其軍艦駐泊或游弋在黃浦江上,陸上有情況需動用陸戰力量時,才將艦上官兵臨時編組成「陸戰隊」,讓其上岸作戰。1920年代中期,隨著中國國民大革命的開展以及各派軍閥間的混斗,日本才開始考慮效仿英、美、法,組派陸上戰力常駐上海。

1927年2月,蔣介石率領的國民革命軍已進抵至上海附近的地帶,由於此時列強(日、英、美、法、意)方面並不清楚蔣介石及其所率之部的意圖,因此各國紛紛加派戰力入滬。

1927年春,為防止「中國革命引發的不測事態」,日本軍艦錨泊在外灘對出的黃浦江江面。

日本方面首先派抵上海的戰力是由輕巡洋艦「天龍」號艦員及第18驅逐艦隊隊員組成的吳鎮守府特別陸戰隊一個大隊(300人),之後又陸續增派其他的作戰力量。至4月蔣介石在滬發動「四一二」政變之時,日本在滬作戰力量的人數規模達到約4300人。這些在滬的日軍,與美、英等國派抵上海的部隊一道,擔負租界區的保衛工作。他們的防區就是日本僑民聚居的虹口。

大革命隨著蔣介石、汪精衛的清共政策走向失敗以後,上海及其周邊的局勢也日漸恢復平靜,但是,日本政府卻沒有就此將已派抵上海的軍事力量全數撤回本國。鑒於所謂的「亂局複發可能性」,日本政府將特別陸戰隊的部分兵力留駐上海,並將這部分兵力以「上海陸戰隊」(1932年10月升格為擁有獨立建制的「上海海軍特別陸戰隊」)之名劃撥到第一遣外艦隊的隸下。自此,日本開始有了第一支常駐上海的陸上武裝力量,其在上海的政治存在,也進一步地得到凸顯。

「第一次上海事變」(「一·二八」事變及其後的淞滬抗戰)期間,日軍「上海陸戰隊」在虹口四川北路一帶實施警戒。

入駐上海後的「上海陸戰隊」不斷築建各式各樣的配套設施,其中規模最宏大的一項,便是在虹口修建本部大樓。

日軍「上海陸戰隊」本部大樓遠觀

本部大樓的入口

建成後的本部大樓,成為日本日後在滬展開各種軍事行動的根據地。除此以外,「上海陸戰隊」還配置了近10輛英制的維卡斯·克洛斯雷裝甲車(英:Vickers Crossley Armored Car),以提高其展開戰鬥時的效能。

在滬日軍使用的維卡斯·克洛斯雷裝甲車。其中最下圖三軸版的車輛是變體版車型。

有了這些「傢伙」的存在,日本有了將虹口變為不掛牌專管租界的本錢,但同時也使虹口在日後的兩次「上海事變」中,無法像法租界及公共租界中區、西區地境(英、美等的勢力範圍)那樣被劃為中立區。

1930年代中期,上海虹口吳淞路一帶的街景。此時虹口已實際上處於日軍的完全掌控之下,街上隨處可見日本軍人的身影。

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日軍針對華界的產業集中地閘北,中國軍隊針對虹口分別展開猛烈的進攻。激烈的戰事使得閘北、虹口兩區的建築物大面積被毀,儘管日本最後奪佔了上海,但仍然不得不撥出一大筆款項對滿目瘡痍的佔領區和虹口租界區進行市政重建。

淞滬會戰期間,在房屋瓦礫中摸爬展開進擊的日軍

抗日戰爭期間,整個上海(包括公共租界中、西區和法租界)一度成為了日本的專屬勢力範圍,位於虹口的「日租界」,也見證了最後的短暫繁榮。隨著反法西斯同盟陣營在亞太地區轉入反攻,日本本土及日本控制下的海外領地、佔領區開始悉數成為「同盟國」軍隊攻擊的目標。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通過廣播發布「終戰詔書」,正式向包括中國(由蔣介石領導的重慶國民政府)、美國、英國、蘇聯等在內的「同盟國」投降。

1945年8月14日,日本東京,昭和天皇朗讀「終戰詔書」。次日,天皇朗讀詔書的「玉音」被通過廣播進行放送,日本軍民正式得知國家投降的決定。

9月,隨著中國軍隊進駐包括原租界區(1943年,日本將處於其控制下的整個公共租界,法國維希政府在日本的「勸導」下將法租界交給由汪精衛領導的南京偽國民政府;同年,英、美與重慶國民政府達成協議,同意各自放棄長期在華享有的領事裁判權、租界占管權等權利)的整個上海,「上海日租界」也正式迎來其存在的終結。

1945年重光後不久的上海,沙遜大樓入口的上方懸掛有蔣中正(介石)的肖像、「同盟國」四大主力國的國旗及其他襯托慶勝氣氛的標語、標識。

感謝您的閱讀。您的支持是筆者我不斷鑽研、不斷創新、不斷進步的原動力。若喜歡這篇文章,請在下方?處點個贊;若覺得仍需改進,也請發私信給筆者,提出您寶貴的改進意見。點開並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可以關注更多往期的精彩內容喔!

鳴謝:百陸時數碼科技有限公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西洋史雜考 的精彩文章:

TAG:東西洋史雜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