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買了破洞牛仔褲就被我媽貼了個繡花補丁,請問我是親生的嗎?
本文經授權轉自公眾號字媒體
ID:zimeiti-sogou
俗話說三年一代溝
可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相差的
又何止三歲
不管是在外學習或工作
還是在一起朝夕相處
現在的年輕人總是感覺
和父母有著深深的溝通障礙
不信,咱來看
▼
比如年輕人與父母輩的審美
無論什麼時候
都達不到一致
前兩年流行的紗裙
被父母diss像替飯菜擋蚊蠅的遮蓋
皮褲流行的時候
又被父母念叨腿粗
就別秀短處
去年流行露腳脖的褲子
還沒穿上就被父母摁著看了一下午的養生堂
逼著把
老寒腿、風濕病
寫在了記事本上好不容易狠心咬牙買下的潮牌破洞牛仔褲
被父母diss說
花錢買了個破爛
這都不算什麼
最怕有心靈手巧的母上大人
順手把破洞補上
完了再貼上一塊大繡花補丁
這時候如果氣到摔門
正面battle母上大人
那絕對就是
廁所里打燈籠
(zhao shi)
所以,請務必擦乾淚水,調整情緒
即使言不由衷
也要
萬分感謝母上大人
然後看似不經意地略微提一下:
眼瞅著天兒就熱了,破個洞比較涼快
相信溫馨的母愛會瞬間被喚醒
內心OS:媽!那是腮紅!
▼
父母總是這樣
一方面嫌棄你越來越胖
一方面
卻生怕你吃得喝得不夠
減肥買來的粗糧
卻被父母diss越活越回頭
艱苦年代吃夠了的東西
現在居然還要
花大價錢去買
出國浪一圈買回來的手信極品咖啡
卻被老爸diss說
有股饅頭烤煳了的味道
還不如三塊錢一斤的茉莉
順帶還教育了一番
年輕人不要亂花錢
為父母過壽定了昂貴的日本料理
被父母diss血不呼啦的
也不知道把肉做熟
有那錢,超市裡能買足夠一個月吃的肉
而且
這破店怎麼連個椅子都沒有
其實這些,並不是父母刻意diss
只是因為兩代人的消費觀不同
父母輩這代人
勤儉節約慣了
總是喜歡未雨綢繆
自然看不上
年輕人月光族的生活
所以千萬不要和父母嗆聲
孝順孝順,順字為重
順著父母就好
畢竟他們也是
為你而節儉
▼
中國人歷來都認為
住房是件大事
在這方面可不能有絲毫的馬虎
所以擔心孩子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的父母們
自然要在住房上指點一番
可是父母這謎樣的審美
是宇宙中
最魔性的存在
無論文藝范小清晰
還是後現代主義的賽博朋克
在他們眼中都不值一提
他們的腦海里只有
「淳樸中式」
與「奢華歐式」的強強對決
母上大人最diss的是
開放式廚房
首先她會苦口婆心地告訴你
什麼全方位抽油煙都是騙人的
其次她還會打擊你
「明明不會做飯,還為廚房花那麼多錢」
而父親大人的關注點往往在於
陽台
種點花花草草的凈化空氣多好
如果能喂個鳥養一缸風水魚那就更好
就是夏天毒辣的陽光有些傷腦筋
實在不行
就配上一副厚窗帘抵擋抵擋
年輕的朋友們
是不是想到這種情況就黯然神傷
本來折騰住房就已精疲力盡
還要和父母鬥智斗勇
如果此時選擇
正面抨擊父母的審美
那可就是踢到了鐵板
生氣不說,還為日後的嘮叨埋下伏筆
聰明的做法是
旁敲側擊,迂迴深入
多帶父母看一看自己心儀的設計
讓他們慢慢接受
才是解決問題的王道
▼
共享單車的最大收益團體肯定是
父母輩
他們遛彎兒逛超市時都會選擇這種綠色出行方式
大有一車在手天下我有的氣勢
那麼
出門開車,沒車打車的年輕人
自然成為被diss的對象
其實父母輩也很難理解
天天在社交軟體上曬運動步數的孩子們
怎麼就不能走路上班呢?
花大價錢在健身房裡騎動感單車
結果
吃個飯都懶得動,還需要外賣小哥
在他們眼裡,
開車出門
完全是
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
油價噌噌噌上漲
交通還總是阻塞
千辛萬苦到了目的地
停車卻成了要命的難題
易怒易暴躁的年輕人們可能會反唇相譏
「我們哪有時間優哉游哉地騎車走路」
其實這是最無力的借口
父母輩也是從年輕時奮鬥至今
自然理解年輕時的苦與累
他們的diss只是
出於好心的嘮叨
所以正確的回應方式只需稍稍撒個嬌
嘴一撇,眉一皺
絮叨絮叨最近工作特辛勞
那麼父母自然會收起diss
沒準還會心疼
「沒油錢了嗎,媽(爸)給你」
其實,父母變杠精並不是想要diss孩子
這是他們
黏人的一種表現方式
孩子大了,會擁有新的世界
可父母卻只有孩子這一個世界
他們diss孩子,也僅僅是
想取得孩子的注意
青春期的孩子不懂這份感情
結果溝通不暢就讓愛形成了隔閡
等到孩子們學會了如何去愛的時候
卻發現父母已經老了……
所以,請向父母發出
最真摯
實際
的問候吧!
互動
時刻
你的父母平時都有哪些
無理要求呢?
作者簡介:本文轉自搜狗輸入法公眾號「字媒體」,互聯網新青年趣味表達第一站,讓文化有梗,讓你有趣,用聰明的方式撩撩世界。微信ID:字媒體(zimeiti-sogou)


※見過世面的人,都這樣發脾氣
※相親時姑娘說我是個好人,請問我還有希望嗎……
TAG:青年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