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網媒記者走進劉胡蘭故里 冒雨緬懷革命先烈

網媒記者走進劉胡蘭故里 冒雨緬懷革命先烈

山西新聞網5月21日訊(記者 郝亞紅)「在那個令人絕望的年代,正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個『劉胡蘭』的反抗,才得以讓中國『換了人間』。今天跳出書本,來到英雄故里,才感覺真正走近了這位小英雄的偉大靈魂,那句豪邁的『怕死不當共產黨』猶言在耳。」5月21日,參加2018全國網路媒體呂梁行的編輯、記者來到呂梁市文水縣,在劉胡蘭紀念館冒雨緬懷革命英雄。

全國網媒編輯、記者冒雨緬懷革命英雄 陰豪/攝

1947年1月12日,年僅15歲的劉胡蘭因叛徒出賣被捕。面對敵人的鍘刀,她毫不畏懼,表現出一名共產黨員大無畏的崇高精神,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姐姐犧牲已經71年了,但她的事迹和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當日下午,駐足紀念館廣場中央,在高大肅穆的紀念碑下,劉胡蘭的弟弟劉繼烈和全國網媒的編輯、記者一起,緬懷烈士。

在劉胡蘭事迹陳列室回顧烈士短暫而光輝的一生 陰豪/攝

「『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這八個字雖然家喻戶曉,但背後的故事大家不一定知道。」館中講解員介紹,1947年3月下旬,聽聞劉胡蘭犧牲的消息後,毛澤東主席在陝北轉戰途中親筆為劉胡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但因戰爭原因題詞不慎丟失,主席又於1957年1月9日重新題寫。「毛主席為一個人題寫兩次同樣內容的詞,是絕無僅有的,這是黨對這位年齡最小的女烈士的最大褒揚。」

在劉胡蘭事迹陳列室,看著一張張寶貴的歷史照片、一本本真實的文獻資料、一件件英雄用過的珍貴遺物,劉胡蘭烈士短暫而光輝的一生,為黨工作、甘於奉獻、勇於犧牲的英雄事迹,讓記者、編輯們無不動容。

大家面向烈士墓低頭默哀 陰豪/攝

進入烈士陵園,大家面向烈士墓和劉胡蘭塑像低頭默哀,行三鞠躬禮,寄託對烈士的無限哀思。「無數先烈的犧牲才換來今天的和平,我們應該向所有的革命英雄致敬,並銘記他們的功勛。」人民網記者郭利軍感慨。

據了解,劉胡蘭紀念館始建於1956年,目前是全國最大的個人烈士紀念館。該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宣部命名的「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也是團中央、民政部命名的「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6年,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區域記事簿 的精彩文章:

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 或有碎片未燒完最終落到地面
「走私肉」二次「走私」,誰之罪?

TAG:區域記事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