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手機,這回真要放棄治療了
前兩天機哥看到了這樣一則消息:
據日本調研公司 MMRI 的數據,索尼移動在其大本營——日本市場的佔有率節節敗退,目前位居第三。
聯想到前些日子索尼發布的財報,嗯,也不奇怪。
萬里財報一片漲,唯獨移動業務利潤為負。這已經是索尼移動(索姨) N 年連虧了。
於是在昨天的經營方針說明會上,索尼正式宣布:未來將把重點放在娛樂和遊戲方面,弱化對低利潤硬體的依賴。
回想索移這一路走來,要技術有技術、要設計有設計。明明抓了一手好牌,然而打個稀爛:
剛從 5 代索尼,3G 內存的陰影中脫離。
雙攝 —— 不存在的。
全面屏 —— XZ2 終於有了,然而整機重達半斤。
其他家都有的微信指紋、sony pay 、本地優化 —— 從來就沒見過。
索尼到底在想什麼?
或許"不接地氣"不僅是索尼的鍋,也是整個日本科技圈的現狀。
日本不光是個地理上的孤島,在文化上也是孤島。
在中國,功能機可能已經快涼透了。但在日本,有數據證明:功能機銷售依舊佔據了日本近 13% 的市場,緊追索尼的京瓷,賣的最主要就是功能機。
經常看動漫和日劇的人應該會發現,電視上經常會出現主角用著巨大的翻蓋手機,有時還會配合一閃一閃的手機掛墜。
要問日本人為什麼還在堅守這些看上去過時的手機。
可能是因為,日本人的功能機真的很強...他們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標準。
就拿蘋果最新的 iPhone X 來說吧,各種新機能都讓日本人感到懷念。
下圖:iPhone 的新機能讓日本人感到懷念。
比如蘋果剛剛加入的無線充電功能。看上去非常炫酷是吧?只要把各種設備放在充電板上就可以快速充電,擺脫線纜困擾。
然而日本人的功能機早就實現了這個功能...
早在 2011 年,日本運營商 docomo 就註冊了【おくだけ充電】商標—— 意為放置即可充電。
你看,上圖後面那塊白色的板子就是無線充電板,前面的紅色的功能機只要和它靠在一起就可以快充。
沒想到吧,日本的功能機也這麼牛。
讓你震驚的不止如此。
蘋果 16 年 2 月在中國上線的 Apple Pay。用過都說好。只要輕輕一貼,錢就出去了,安全、方便、快捷。
此功能一出,三星和國內的華為、小米等廠紛紛推出自己的 Pay 與之抗衡。
藍鵝...日本在 2004 年就開始流行了 nfc 支付了,和 Apple Pay 的用法一樣,功能也一樣。
畢竟 nfc 標準就是索尼一手制定的。也難怪日本人覺得懷念,iPhone 晚了整整 12 年。
還有,iPhone 在第 7 代開始加入的防水。
日本功能機也早有了,因為日本人很喜歡泡澡,所以防水也早就成了標配。
仔細想想,是不是幾乎每代索尼的旗艦都是 IP68 級防水。
哦對了,還有從 5S 開始加入的指紋識別。
日本功能機把這個功能放在了翻蓋手機的外屏上。沒錯,這款手機是 2004 年推出的。
當然,要說最逆天的,要數日本的電話手錶。
不好意思,放錯圖了。
這張才對。
這款電話手錶誕生於 2003 年,由日本運營商 docomo 和世界知名的製表廠精工一起研發。可以看時間、打電話、發郵件、瀏覽網頁。
相比之下,直到第 3 代 Apple Watch 才具備脫離手機,獨立打電話的能力。
綜上所述,雖然用今天的眼光來看,日本十幾年前這些東西雖然簡陋(先別管好不好用),但是人家早就用上了啊...
日本廠商出產品都按自己的節奏,慢悠悠的更新,脫離了世界。
這在某種意義上,也算閉關鎖國吧?
可歷史總是相似,正如當年美國黑船打開了日本的大門一般。如今,用過 iPhone 的日本人都回不去了。
現在,日系廠商們正在一步步丟失最後的土地,或許,在不遠的未來,真的要說一聲再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