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軍情報機構眼中,哪個民族算是「比較優良的民族」?

日軍情報機構眼中,哪個民族算是「比較優良的民族」?

本文作者:沈克尼 軍事專家,寧夏民政廳巡視員,中國探險協會理事,季我努學社講座嘉賓

抗戰期間日軍情報機構的種種調查可謂費盡心機,日寇對一些省區聚居的少數民族也有過相關評述。

日軍在廣西

廣西的少數民族。日軍認為廣西漢族的特質為:「一般質樸彪悍,忍耐力強,刻苦勤勉」,其體格特徵為「比中國北方人身材短,體重輕,一般體力弱。」而對瑤、苗、壯族,日軍則認為「一般勇敢、堅忍,有服從心,但偏狹頑迷」。對廣西這些少數民族的體格,日軍記述「一般強健,以善走路、動作敏捷著稱」。

雲南的少數民族。對苗族等雲南少數民族敘述較為具體的,是1938年7月日軍大本營陸軍部編印的《雲南省兵要地誌概說》。日軍對苗族的記述為:居住在「雲南省中部、西部和南部,高度在900米以上的崇山峻岭之上」,「身軀接小,平均身高1.55米,頭形廣大,皮膚赤黃色,頭髮漆黑直狀」,「性情一般單純、溫和。受漢人影響,風俗、禮儀、語言等漢族化,從事農耕畜牧,佛教徒室內掛觀音或關帝像」。

日軍進攻中國西南地區

彝族,特別是白彝,日軍認為是「比較優良的民族,有獨特的風俗和獨特的文字,是樂天怠墮的種族。」

日軍對雲南藏族的看法為:「面貌鼻根陷,眼色黑,口大、唇薄、額寬,皮膚黃銅色。性情溫和,喜好音樂,舞蹈優美。但精神貧乏,對喇嘛的話盲從。」瑤族「容貌、風俗與漢族相似,使用漢字」;「山地居住的通常蒙昧,性兇惡。平原居住的較聰明」。

在兩廣作戰的日寇軍隊

對滇緬邊境地區的伉族則說「居住在山嶽之頂,用上等的木料造家屋,形成廣大的村落……有頑強的抵抗意識」,「一般文化程度低,主要從事狩獵」等等。

(沈克尼:《侵華日軍曾經「細研」中國國民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狄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抗戰期間中國空軍兩個機組飛到日本本土,為何讓日本朝野驚駭萬分?
你知道「滿洲一00部隊」嗎?號稱東北地區的「七三一部隊」

TAG:康狄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