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葛優躺」容易致腰椎突出 嚴重者可致癱瘓

「葛優躺」容易致腰椎突出 嚴重者可致癱瘓

在體檢科做一項檢查,就能確診是否患有腰椎盤突出。

腰椎間盤突出是一個比較常見的疾病,日常的生活中很多人都受到困擾。不僅如此,這種疾病的患病群體已經不局限在中老年,就連青少年中都不乏這樣的病例。

專家表示,腰椎間盤突出症在到來之時是有預警信號的,其中最顯著的信號就是疼痛,包括腰痛、腿痛等,市民如果確診腰椎間盤突出症,而不及時去醫院接受專業治療,嚴重者可能會導致癱瘓。

「腰突」日趨年輕化

很多人認為,「腰椎間盤突出」是中老年人才會患的病,事實上,這種病卻越來越年輕化。

潘先生今年28歲,在清遠清城區一家會計事務所上班,已經患腰椎間盤突出症兩年多。不久前,因為腰部劇烈疼痛,潘先生住進了醫院。他回憶說,大概就是一兩年前,沒什麼特別情況,突然感覺到腰疼,家人去藥店買了些膏藥和止痛丸,兩三天後有所好轉,兩年來一直沒當回事,只是偶爾感覺腰部有點累,躺一晚上基本上有所緩解。

最近一個月,潘先生腰痛頻繁出現,而且疼痛明顯加劇,甚至咳嗽下腰都會痛,連上床都要扶著牆壁走,生怕弄疼了腰部。經過檢查,潘先生L5-S1腰椎間盤突出,並壓迫到左側神經根,腰椎存在輕度失穩。經過微創手術,沒有破壞椎旁肌肉和韌帶,不影響脊柱穩定性,潘先生的腰椎盤突出才有所好轉。

醫生介紹說,久坐、久站的人、長時間低頭工作的人是椎間盤突出症高危人群,甚至包括青少年學生。如今的青少年學習壓力大,坐在書桌前的時間增多,因此坐著的時候椎間盤壓力大。

由於青少年體育鍛煉時間比以前也有所減少,腰背肌力量差,尤其是椎間盤後方韌帶力量減小,容易發生椎間盤突出。而且,近年來青少年營養狀況好轉,小胖子比較多,體重增加也會導致椎間盤壓力增大,也是椎間盤突出的誘發因素。

醫生表示,一些患病的青少年還是應該儘早就醫。如果沒有及時得到治療,腰痛或腿痛會逐漸加重,突出的椎間盤長期壓迫神經,導致肌肉萎縮、下肢疼痛及麻木無力,嚴重的還會影響大小便。不但影響學習,也影響睡眠和日常生活,長期疼痛還會對青少年心理造成影響。

疼痛是患病預警信號

據了解,腰椎間盤突出症是指由於腰椎間盤各部分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加之外力影響使得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出現腰腿痛、麻木等一系列癥狀。

腰椎間盤突出症中以腰4-5、腰5-骶1間隙發病率最高,約佔90%—96%,多個椎間隙同時發病者僅佔5%—22%。根據椎間盤突出是否可還納,還可分為可逆性突出、不可逆性突出。前者突出物可自行還納或經非手術治療還納,如隆起型突出。後者突出物不能還納,非手術治療無效,如:遊離型、突出物纖維化、鈣化或與周圍組織粘連等。

腰痛,在人們20歲開始就已經較常見,但椎間盤病變及椎間盤突出在健康人群中的高發期為30歲—40歲。大多數患者認為其腰腿病與創傷有關,但在嚴重的腿痛發生前,大多數患者已有幾個月或幾年的間斷性腰病史,疼痛常因用力、重複的彎腰、扭轉或舉重物而誘發。該病疼痛常開始於下腰部,向坐骨神經支配區域和臀部放散。向大腿後側放散的疼痛,可由脊柱許多部位,包括椎小關節、前後縱韌帶、脊椎骨膜等的病變引起。疼痛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椎間盤突出後刺激了纖維環外層和後縱韌帶中的竇椎神經纖維所產生。疼痛部位較深,難以定位,一般為鈍痛、刺痛或放射性疼痛。

不同的患者甚至同一患者的不同病程階段,其臨床癥狀有較大差異。無論何時,當腿痛很輕而腰痛很明顯時,做出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應非常慎重。臨床上,除了步態、腰部畸形和活動範圍等立體檢查外,主要進行X線平片、CT、MRI等影像學檢查來明確疾病。

「椎間盤突出症在到來之時是有預警信號的,其中最顯著的信號就是疼痛,包括腰痛、腿痛等。」醫生表示,腰痛是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最常見的癥狀,也是最早期的癥狀,以持續性腰背鈍痛為多見,平卧時減輕,站立或過勞後加劇,嚴重者可以導致癱瘓。

除腰痛外,很多患者還會伴有典型的下肢放射性疼痛,也就是腿痛。其又分刺痛和電擊樣劇痛兩種,前者較為多見。疼痛多為一側性,極少數表現為雙下肢痛。疼痛可因咳嗽、打噴嚏而加重。

此外,患者還可能出現肢體麻木、肌肉癱瘓、肌力減弱等癥狀。腰椎間盤患者在臨床上最常見的情況是:剛開始只是腰痛,反反覆復,後來腰不是很痛了,腿開始痛,而且總是酸脹、麻木,癥狀越來越嚴重,尤其晚上更是痛得讓人無法入睡。

專家

不要買太軟的沙發

此前,網上瘋傳的「葛優躺」式坐姿,表面看起來非常舒服愜意。可是,一旦保持的時間久了,人會感覺不適,甚至惹上健康問題。市民之所以覺得「葛優躺」舒服,是因為這個坐姿用不到肌肉,人便感覺到放鬆,脖子靠在沙發上,脖子部位肌肉不需用力;癱坐於沙發上,接近於仰躺,用不到肌肉,所以大家覺得這個姿勢舒服。其實「葛優躺」看著舒服,真相是頸椎、腰椎、脊椎都承受不住,此時脊椎腰間盤所承受的負荷是坐姿的2倍,平躺的6倍,可能造成腰部肌肉勞損,脊椎腰間盤突出。同時,這個姿勢使肌肉及韌帶放鬆,無法承重使頸椎壓力增大,導致頸椎間盤突出,威脅頸椎健康。

對此若長時間保持這種坐姿,很容易導致脊椎腰間盤突出、頸椎突出以及脊柱的生理弧度消失等問題。青少年如果長期保持這種坐姿,很容易在發育階段導致脊椎畸形,形成駝背。

骨科專家認為,一般而言,正確的坐姿是挺直上身,以維持脊柱正常的生理弧度。但無論採取哪種坐姿,如果保持的時間久了,對身體都會造成損傷。挺直上身的這種坐姿,主要依靠腰椎的肌肉發力。如果長時間保持端正的坐姿,也存在健康隱患,即很容易造成腰肌勞損。對此,他提醒市民,在端坐45分鐘之後,應該站起來活動一下。如果實在不便,也應該改變一下坐姿,從而放鬆腰椎的肌肉。長期在電腦前工作的人,適當抬高電腦顯示器,盡量不長期伏案工作。上身挺直,胸離開書桌10厘米,使胸背肌張力均衡,兩腿平行自然放下,腳掌自然放置。

專家表示,最好在椅背上放一個靠墊,讓腰椎緊靠著墊子,緩解腰椎的壓力。坐在沙發上也一樣,最好不要買太軟的沙發,要有一定的承托力,但太硬的也不好,坐著起不到放鬆的作用,要用靠墊,托著背部,癱在沙發上,絕對不好。

延伸

這些鍛煉方法可以緩解腰椎病

腰椎間盤突出簡稱腰椎病,是民間流傳的一種常見頸腰椎病,其實腰椎病可以用鍛煉的方式來治療,這樣不但可以節省吃藥的資金,還可以加強身體抵抗能力,

懸垂法。利用門框或單杠等物進行懸垂鍛煉。每日早晚各1次。懸垂鍛煉實際上是繼續進行的牽引治療,它不僅使腰等部位得到放鬆,而且還增強了局部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

彎腰、轉腰鍛煉法。它包括前後大彎腰、左右側彎腰、左右轉腰等鍛煉,每日早、晚各做1次。按中等速度、稍用力的要求進行,同時要循序漸進。

按摩法。以按摩腎俞穴(兩側腰眼)為主,每日仍是2次。按摩到有酸痛並有向下肢擴散的感覺為度。中醫認為,腎俞穴屬腎經,常按摩它既能壯腎又能祛腰痛等病。

保養法。主要是把醫生治療與日常保養有機結合起來,會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注意做到「十不」,即:不久坐、不久站、不負重、不彎腰(急性期)、不抱小孩、不穿高跟鞋、不低頭、不坐矮板凳、不勞累、不著涼(腰部)。兩護,即:護腰(冬季用紙樣薄的塑料泡沫料等圍腰,保暖並吸潮濕),護背(穿毛背心和棉背心等)。

醫生表示,這些鍛煉方式,一方面可以緩解腰椎間盤突出癥狀,一方面又可以輔助腰椎間盤突出治療。有些病情有的時候並不需要藥物治療,那時候就可以適當地選擇適合的非葯療鍛煉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腰椎 的精彩文章:

簡單一味葯就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越早知道越先治好!
專家:簡單兩招有效緩解腰椎間盤突出!看完都說好!速度收藏轉發

TAG:腰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