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多跑一次!浙江邵逸夫醫院的這些「首創」之舉值得一看

最多跑一次!浙江邵逸夫醫院的這些「首創」之舉值得一看

5月18日下午,浙江省推進醫療衛生服務領域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現場會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下沙院區舉行。

這個全省醫療領域重要會議

為何選擇在這裡開?

首創急診「一站式」服務模式;

最早設立入院準備中心;

在國內率先實現醫療服務全流程移動智慧改造;

建成國內首家有實體醫院背景的「雲」醫院;

在國內首家試點醫保移動支付;

……

這些讓患者「少跑路」「就近跑」甚至「不跑路」的「首創」之舉,或許給了我們答案。

1

急救更快捷

急診是院內和院前的樞紐。

在急診中心,對於像中風、心肌梗塞、外傷等急症病人,及時獲得患者病情信息,對提高搶救成功率至關重要。

以前,患者到急診室之後醫院才能獲得患者病情信息。而如今,邵逸夫醫院與杭州市急救中心(120)搭建了信息交互平台,實現了患者病情信息院前與院內的實時傳輸。

一名急診科醫生現場演示了一場「生死時速」。

在急診室一台顯示屏上,正實時顯示一名患者的基本信息,在屏幕右側可看到救護車內的實時畫面及救護車所在的位置,醫生可提前掌握病人的心電監護和生命體征。

120醫生現場評估後將患者的病情信息發送到醫院,醫院醫生再根據病人情況及到院時間安排相應的急救團隊,做好急救準備。

目前,邵逸夫醫院急診科建立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中心,從而大大提高急救的成功率,有效降低死亡率和致殘率。

據現場一名醫生介紹,不久前一位50歲男性在商場突然「中風」,邵逸夫醫院接到通知後立即啟動卒中中心團隊,使得該病人發病26分鐘即接受溶栓治療(阿替普酶),20分鐘後肢體力量就恢復到正常。

急診一體化綜合救治服務體系,不僅針對卒中病人,還囊括所有危重搶救病人如心梗、嚴重創傷、危重孕產婦、新生兒等。

此外,醫院還採取急診「一站式」服務模式,為急診留觀及搶救病人提供一次性付費結賬、獲取發票的服務,家屬只需在入院時繳納一筆「急診預繳費」,所需藥物會由醫院專門人員送來,所需檢查也只要拿著單子就能優先做,病人家屬「只進一扇門」,省去來回奔波煩憂。

在急診中心體驗期間,記者發現,有幾個箱子一直在房頂的軌道上「走動」。原來,這是醫院的物流軌道系統,藥物、標本等均通過該軌道直接運送到醫生、患者手中,大大節約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2

出入院更方便

6.52天,這是邵逸夫醫院2017年平均住院日,為浙江省最低水平。

在邵逸夫醫院入院準備中心,幾名病人在辦理住院手續。在這裡,病人可「一站式」完成各項術前準備。比如,新入院患者的抽血化驗、拍攝胸片、做心電圖、B超及CT、MRI(磁共振)等一系列檢查,包括手術患者的麻醉會診也在此完成,從而實現患者「檢查少跑腿」。

多個檢查項目集中有序安排,有效節約了檢查時間,也縮短了住院時間,讓病人「住院更省心」。

據介紹,邵逸夫醫院是國內第一家設立入院準備中心的醫院,全院床位中心化管理,專人負責統籌協調。在保障患者安全、不加一張床的前提下,使床位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入院準備中心還優先為急危重症及基層醫院轉診病人安排床位,讓「轉診更順暢」。

當然,入院當天完成術前檢查也確保了日間手術的順利實現,目前,邵逸夫醫院日間手術比例已達到20.3%。

這裡的病人不僅入院方便,出院也很便捷。

在現場,記者見到了正在辦理出院手續的史先生。史先生家住杭州,這回他和愛人選擇離家近的邵逸夫醫院下沙院區生「二胎」,本來想著又跟「頭胎」一樣,出院需要排長隊等候,令史先生沒想到的是,護士竟然推著「移動結算推車」來到病房,不到兩分鐘就幫他辦完了出院手續。

這些手續包含出院發票、費用明細清單等,為醫保病人提供醫保結算清單。住院剩餘的押金可直接返還至病人的銀行卡。就在史先生辦理完出院手續時,出院所帶的藥品也經過物流軌道從藥房直接送到了他的身邊。

3

「掌上」問診更有效

在現場,記者還體驗了一把邵逸夫醫院的「互聯網+醫療」

實現全流程移動就醫。目前,病人的就診流程大大簡化,在號源共享的理念下,不僅可以通過打電話給114、12580、浙江在線等省平台實現在線預約,還可以通過邵逸夫醫院的微信、支付寶、app平台實現全流程的移動就醫服務,且每個節點都有引導信息。

為推動分級診療,目前邵逸夫醫院面向基層社區的號源提前10天開放,面向社會的號源提前7天開放,號源開放量居省內最高,移動端的挂號率達到80%。

記者觀看了邵逸夫醫院的現場演示,通過一台手機,就可以進行在線自助預約挂號。

接下來,醫生會開出血常規化驗,而所有的檢查檢驗結果都會主動推送到這台手機上。

此外,為了讓病人「繳費更便捷」,邵逸夫醫院在移動端已開通了微信、支付寶繳費,並在省內最早實現醫保移動端結算,病人甚至可以選擇在離院時一次性支付。

大醫院人滿為患,小醫院門可羅雀,是醫改需突破的重要「瓶頸」。「雲醫院」即邵醫健康雲平台正在解決該痛點。在「雲醫院」上,還開設「雲會診」「視頻教學」等功能。

該平台最大的功能在於搭建了院院互通平台。通過該平台,病人可實現外地複診,醫生在平台開具電子處方,通過藥師在線審方後,進行第三方藥物配送,直接將葯送到病人手中。

為了搭建醫院醫生和基層醫生間的業務互助系統,讓病人在家門口的基層醫院就能得到及時、優質的診療,邵逸夫醫院推出了「雲會診」。在現場,邵逸夫醫院的醫生正在跟江干區一家基層醫院醫生進行遠程聯合會診。

此外,視頻教學功能尤其是手術和教學的直播,非常受基層醫院歡迎。當天,邵逸夫醫院舉辦了微創精品手術演示,基層醫生不需要來到邵逸夫醫院,直接在手機端或電腦端就可以收看手術直播,基層醫生的業務水平得以有效提升。

4

門診「一站式」服務

在門診一站式服務區內,可以為病人提供預檢分診、預約導醫、信息填寫、查詢服務、挂號收費、醫保審核、開具證明、健康宣教、病歷複印、醫患溝通、一站式檢查預約等綜合服務。在服務區內,還有可供患者免費使用的血壓測量、輪椅租借、物品寄存、失物招領等便民設備。

門診大廳內,身著紅馬甲的志願者在協助病人進行導醫、自助機及app的使用,指導病人線上操作,協助病人自助機設有挂號、繳費、查詢、列印、預約等功能,讓病人隨時隨地能得到需要的幫助。

值得一提的是,近來,浙江省有關部門與邵逸夫醫院一起,在該院開始推行方便化療病人的新政——「病人無需住院,在門診化療即可享受住院報銷比例」。此舉大大方便了病人,並節省了醫院資源、提高了效率。

正如蔡秀軍院長所說:「無論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如何升級換代,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讓老百姓看病更方便。我們要緊緊扭住『最多跑一次』改革這個『牛鼻子』,優化服務,讓病人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來源:微信公眾號「浙大邵逸夫醫院」、浙江新聞客戶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中國號 的精彩文章:

孩子去醫院配眼鏡,為什麼需要散瞳驗光?
知道母乳餵養好,但母乳喂對了才更好

TAG:健康中國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