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西域三十六國兵力對比及吞併與分裂(下)
吞併與分裂
也許你會奇怪,為什麼同時會有這麼多國家存在呢?
個人認為,其原因有兩個——
第一,西域地區特殊的地形限制,高山、沙漠、草原遍布,不易攻伐。
第二,西域諸國大多是游牧民族,基本上一個部落就能建立一個國家,沒有用來耕種的土地,也就不像中原國家一樣熱衷於"搶地盤"了。
但是,西域諸國還是有很多吞併與分裂的,以致於最終形成了"西域七雄"的局面——這裡所說的"西域"是狹義的西域,指的是今天的新疆。
本文中要說的西域諸國吞併與分裂,除了排除安息國及其以西的國家,也不包括以下七個位於狹義西域之外的國家:
難兜國,位於今巴基斯坦克什米爾地區。
休循國,位於今中亞阿賴山谷中。
桃槐國,游牧於阿賴山北。
捐毒國,位於今喀什至吉爾吉斯斯坦之間。
康居國,位於今中亞北部地區。
大宛國,位於今中亞。
大月氏國,位於今中亞南部。
帕米爾高原古稱蔥嶺,可以算是狹義西域和廣義西域的分界線了
看過上一章的朋友應該能猜到,西域大地上的這些國家之間的吞併,其實可以像是跟"過家家"一樣隨意,因為西域諸國中,大部分都是人少兵弱的小、微型國家。
自從漢武帝打敗匈奴以後,中原王朝對西域的控制力逐漸加強,唯一的"超級大國"烏孫國,因為獨享西天山的獨特地理優勢,並與漢朝聯繫逐漸增多,而得以獨善其身,發展壯大,成為"七雄"中的最強國。
如今的伊犁河谷也還是得天獨厚
原本的九個"大國"(已除去難兜國),只剩下六個強國。其中,莎車國和扜彌國被于闐國吞併,姑師國分裂成八個小國。
六強之中,首先是樓蘭國,作為漢朝和匈奴之間的戰略必經之地,樓蘭王始終是作為一棵"牆頭草"左右搖擺,因為迫於匈奴的壓力而殺了漢朝使者,惹怒漢武帝出兵征討,從而不得不將王子送到長安城做了質子。緊接著,為了不得罪匈奴,又送了另一位王子去匈奴作為質子,以示中立。
後來漢匈之戰,樓蘭王允許匈奴在其領地埋伏漢軍,又一次惹怒了漢武帝,劉徹心想:"你這是不長記性啊!"於是再次出兵,直接打到了其都城門下,把樓蘭王嚇得親自開門謝罪。
公元前92年,樓蘭王去世,國中召漢朝質子回國繼位卻未能如願,只得另選王子繼位,沒想到繼位沒多久,新王就莫名早死,送到匈奴的質子安歸趁機回國,成為新任樓蘭王。
幾年之後,漢武帝駕崩,年幼的漢昭帝繼位,大臣霍光把持朝政。不久,霍光派傅介子入西域,暗殺了樓蘭王安歸,送漢朝質子回國繼任,並將樓蘭國改名為鄯善國。
新任的鄯善王尉屠耆也許是想施展一下拳腳,再加上心中不免有一些怨氣,直接滅掉了"老鄰居"——婼羌國。
東漢以後,鄯善國又滅掉了且末國、精絕國和小宛國。
然後是于闐國,先說點題外話,此國君王複姓尉遲——有沒有感覺很熟悉?于闐國自古盛產美玉,如今的和田玉更是享譽國際。
東漢初年,于闐國曾被莎車國兼并。漢明帝時期,于闐貴族廣德自立為于闐王復國,並打敗和吞併了莎車國。其時,西夜國和子合國早已經併入了莎車國。
公元175年,于闐國攻破扜彌國,將其吞併。魏晉時期,于闐國又先後吞併了戎盧國、皮山國和渠勒國。
另外四個大國中,姑墨國吞併了溫宿國;龜茲國後來吞併了尉頭國;疏勒國差點被龜茲國滅掉,後來被班固所救;焉耆國坐擁博斯騰湖盛地,獨善其身。
此六國和烏孫國,後來成為西域大地上的七大強國。
樓蘭古城和樓蘭美女怕是要成為千古之謎了
說完了吞併,再來說分裂。
這就要說到公元前109年樓蘭王截殺漢使了,漢武帝命趙破奴領兵數萬,一舉大敗樓蘭,並順帶於第二年攻下了姑師國。由於樓蘭國和車師國是西域的咽喉重地,直接決定著漢匈之戰的局勢,而姑師王也和樓蘭王一樣,是個兩面派,且姑師國兵力更加強大,所以漢武帝是不可能任其發展壯大而不受控制的。
於是,為了削弱姑師國勢力,漢武帝直接將它打散,使得它一分為八,分裂成八個小國家——車師前國、車師尉都國、車師後國、車師後城國、蒲類國、蒲類後國、卑陸國和卑陸後國,這些國家皆位於今新疆吐魯番、哈密、奇台和吉木薩爾一帶。
與此同時,天山南北一些部落,趁著戰亂,紛紛又建立起幾個小國家——東且彌國、西且彌國、郁立師國、劫國、狐胡國、烏貪訾離國和單桓國,這七國皆位於今新疆烏魯木齊周邊。其中,郁立師國、狐胡國、烏貪訾離國和單桓國等四國後來被車師國所滅。
一些被滅掉的小國家的都城可能也就這麼大
此外,還有一個新建立小國家是與眾不同的,它就是——危須國,位於今新疆和碩縣。它是由中原的危氏族人西遷而建立的,東漢時被班超所滅,後來複國以後,又被班超的兒子班勇滅了一次,沒想到它在三國時期又復國了——真是打不死的"小強"啊!相較之下,感覺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裡面的慕容復家族真是有點弱爆了。
除去以上這些國家,剩下的國家中,渠犁國、尉犁國、無雷國、山國、劫國、東且彌國、西且彌國、蒲犁國和依耐國,或因地理優勢,或因游牧不定,而得以幸免於難。另外,烏壘國雖小,卻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剛好處在西域的中心,又是以農耕為主的國家,所以被作為西域都護府的駐地而存在。


※劉邦此次兵敗,開後世和親匈奴之先河,到底是對是錯?
※為何古代不見匈奴公主嫁到中原,原因有二,其一覺得中原男性不硬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