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頻頻炒作南海,原來是為了七天後的這場會議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郭媛丹】 從4月底美國B-52轟炸機巡航南海附近,到美軍方研究人員提出在南海建設一個可移動的海上基地——「自由島」,再到部署核艦艇,然後是23日以「反對中國將南海軍事化」為由宣布取消邀請中方參加環太平洋軍演。美國似乎一步步試圖將南海話題再度搬回輿論舞台的中心。在一年來南海局勢平穩的大勢下,美國頻頻炒作南海問題究竟藏著什麼心機?專家24日對《環球時報》表示,美國認為它確定的規則受到冒犯很不爽;與此同時,美方也希望為6月1日召開的香格里拉對話會製造議題,利用香會作為戰場,對中國進行施壓。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24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美國近期頻頻拿南海做文章,首先是因為美國認為它確定的規則秩序受到冒犯了。南海問題也是美國將中國當作「修正主義國家」的需要和事例。其次,美國看起來並不太希望南海區域總體的平靜和穩定,試圖希望通過不斷重複南海議題,讓中國周邊尤其是南海區域周邊相關的國家疏遠中國,或者說通過反覆提南海問題,使得美國能夠獲得更多的南海周邊其他國家的支持。
李海東建議,在觀察中美關係時要從多角度分析,當前中美關係總體上來說各議題都會存在競爭性和對抗性,但必須指出的是,中美之間無論是經貿還是安全領域都有合作空間。面對具體議題,盡量以單個議題形式來分析和處理更合適。如果把所有的議題融在一起去解讀中美關係,會將中美關係中複雜的一面簡單化了。
對於美國國防部突然對外宣布取消邀請中方參加環太演習, 李海東表示,這和美國去年發布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和今年推出的國防戰略報告對華基調是一致的,並不令人感到奇怪。也就是說,在美國防務部門看來,中美軍事關係是一種高度競爭性關係,甚至被美國認為是戰略竟爭對手式的關係。 也可以說,進入2018年美國在對華軍事外交方面再次表明對華不友好,不信任,不合作的這樣一種姿態,這實際上不利於中美在軍事領域增強互信,不利於中美關係總體合作向前發展。
美方取消軍演邀請並在南海問題上借題發揮,與中美間的貿易糾紛有關係嗎?李海東認為,這是兩個不同的問題。通常而言,安全層面的問題妥協空間很小,但是在經貿議題上,妥協的空間是相當大的。實際上中美貿易談判和美國取消中方參加環太演習的兩種結果表明,美方對安全問題和經貿問題採用了不同的理念、思路和處理方式。
美國對安全層面的問題幾乎沒有妥協空間,這一點在每年新加坡舉辦的香格里拉對話會(簡稱香會)上展示的最為鮮明,南海問題是美國近年來對解放軍代表團必投的「石塊」。
一位要求匿名的軍事專家24日對《環球時報》表示,美國宣布取消邀請中方參加環太演習根本目的是要阻止中國在南海島礁部署武器。隨著香會的即將召開,美國也會利用香會作為戰場,製造議題對中國進行施壓,破壞中國的名聲,渲染中國在南海島礁軍事化。
2018年香會將於6月1日至3日召開。今年,香會邀請到印度總理莫迪發表主旨演講。香會是由英國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和新加坡國防部協辦的「亞洲安全峰會」主辦,該對話始於2002年,是目前亞太地區安全對話機制中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多邊會議之一。
從會議的日程安排看,今年主題強調了「印太安全」,首場大會議題就是「美國領導力和印太安全的挑戰」。自然,「經典保留議題」南海問題也一如既往的存在。從美國近期在南海的動作頻頻可以預見,美將在香會上再度用南海問題向中方代表團發力。
李海東認為,美國反覆提南海問題也是為美國的印太戰略充實內容,為其接下來推動印太戰略做鋪墊,提供服務。南海問題從奧巴馬第二屆任期至今始終是美國在處理對華關係中一個甩不掉的問題。這涉及到美國自我認定中的所謂海上航行自由這一美國的核心利益問題,但美國在南海的航行自由並沒有受到干擾。「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美國認為在南海問題上越是對中國說三道四,就越能贏得南海周邊國家支持其在南海地區發揮更大作用,但現在看起來,南海周邊國家政策或取向和美國的希望實際上是不一致的。」
2017年香會期間中美之間的對抗性,火藥味略低於往屆,而今年顯然是「樹欲靜而風不止」。 中國國防部23日發布消息稱,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何雷中將將率團參加香會。從2007年始,中國軍隊連續12年派出代表團參加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會。何雷是第二次出任香會中國代表團團長。何雷在2017年香會結束後表示,中方代表團的預期目標基本實現,中方的觀點越來越被認同和接受,越來越多受到他國的重視。2017年何雷作為首任團長時,外界認為中國降格參會,當時還有媒體稱中國將在2018年派出上將級別官員參會。
對此, 一位要求匿名的軍方人士對《環球時報》表示,對於香會,中國軍方內部一直存在爭論:一方面認為香會是重要的場合,中國需要在這個場合發聲,需要體現存在;但另一種觀點認為中方無須隨著美西方等國家起舞,中國要自主掌握出席會議的層級和節奏,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這位人士表示,香會期間美西方製造議題,想把中國擺在「審判席」上,群起而攻之。IISS作為一個科研學術機構,立場並不是中立、客觀的,為了西方固有的政治理念和立場或者為了其自身的宣傳需要,也有意製造矛盾,製造對立。「中國有多種場合,多種時機,多種渠道和形式對外闡明中國的理念,並不需要每一種場合,中國都迫不及待去和美西方對壘,針鋒相對。」


※今年「漢光」有看頭?台提前披露「實兵操演」被批是在給自己壯膽!
※已致1死8傷!歹徒巴黎市區持刀襲擊路人 被警方擊斃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