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在李宗盛新寫的舊歌里,他終於和父親和解了

在李宗盛新寫的舊歌里,他終於和父親和解了

上周,李宗盛發行了最新單曲《新寫的舊歌》。

新寫的舊歌

 新寫的舊歌

李宗盛 

00:00/06:18

這是一首很李宗盛的作品,因為無論是行文走向,還是那種半念半白的演唱,都有著李宗盛才有的鮮明烙印。它不同於一般的流行歌曲,可以因為不同的編曲和演唱處理,衍生出各有千秋的不同版本。不信你可以試,如果你唱《新寫的舊歌》時,李宗盛本人不來你的歌曲里「搗亂」,才怪。

《新寫的舊歌》,從創作體系來講,也確實可以稱得上一首「舊歌」。因為從創作的結構和風格來講,這首歌曲與2010年的《給自己的歌》,明顯有著血緣關係。當然,也同樣包括2013年那首知名度更高的《山丘》。或者也可以說,無論是《山丘》還是《新寫的舊歌》,它們都是現階段的李宗盛,不同版本的《給自己的歌》。

當然,《新寫的舊歌》其主題並不是「給自己的歌」,而是李宗盛寫給父親的歌。以近似於書信體的創作,用想像來虛擬一段從沒發生過的父子對話,李宗盛也因此用創作的方式,達成了父子關係的一種和解。這或者也是藝術家的一種特權,當平凡人只能說錯過就無法彌補時,如李宗盛這樣的音樂人,也確實能夠通過創作的糾正,讓自己的人生遺憾,多少沒有那麼遺憾。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在《新寫的舊歌》里,完成與父親和解的李宗盛,最終還是寫了一首「給自己的歌」。

其實,如果一定要追本溯源的話,《新寫的舊歌》這首新作的源頭,遠非《給自己的歌》,而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寂寞難耐》與《和自己賽跑的人》這兩首歌曲。

即使不是華語樂壇第一首獨白體歌曲,《寂寞難耐》至少也是早期最成功的一首。在這首歌曲里,李宗盛「發明」了一種既不同於傳統歌曲,那種以旋律帶動文字的標準結構,也不同於說唱歌曲以說帶唱的新創作方式。

這種創作,在三十多年前出現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覺得聽起來很怪,但習慣了以後,才發現這樣的念白,不僅有著更強的傾訴感,而且特別有親和力。從音樂的歷史發展來講,李宗盛這張破壞常規歌曲結構的寫法,其實就是尋找新的音樂可能性。不管當時的他是不是自覺與自發的尋找,反正從結果來講,都讓他因此獨樹一幟。

另一首歌曲《和自己賽跑的人》,從題材來說,就是標準的勵志歌曲。只不過李宗盛的獨特之處,就在於把這首歌曲寫的太世俗、太口語,太接地氣了,於是反而有種特別錐心的力道。像「人有時候需要一點點刺激,最常見的就是你的女友離你而去」,簡直就是生活中未經加工的對話,但質樸的語言加樸素的道理,卻因此達到出奇不意的效果。

實際上,從《寂寞難耐》到《和自己賽跑的人》,再從《給自己的歌》到《山丘》,以及這次推出的《新寫的舊歌》,李宗盛雖然是以著名音樂人、情歌聖手等標籤聞名,但實際上在他整個音樂事業生涯中,卻始終有另一條主線平行存在。

這條平行主線,就是他還能夠跳脫音樂人的身份,不斷寫「給自己的歌」。比如從《和自己賽跑的人》到《新寫的舊歌》,明顯就是一個人生命歷程的兩端。前者是熱血青春、迎風向前,後者是歲月當歌、淡定從容。

這其實才是一個音樂人,真正最讓人羨慕的地方。除了「教父」這樣的虛名之外,李宗盛始終讓音樂記錄自己的成長,見證了他由子到父的過程,同步了他與青春、與愛情、與父親和解的經歷。如果說人文的解讀太空泛,那麼用人性歌曲來形容李宗盛這一條線的創作,倒也是更貼切。

五年前的《山丘》,讓李宗盛迎來人生的又一次輝煌,一首半百老人的回顧人生型作品,竟然跳出了它原本的中老年受眾群,成了一首全民K歌式的單曲,這既是一種「怪現象」,其實也自有它的道理。

這幾年的音樂技術是越來越強,無論是音樂人使用的硬體和軟體設備,還是各種選秀節目里的歌手唱功表現,都讓音樂在技術層面,呈現出猶如科技般的高速發展態勢。很多音樂人掛在嘴邊的玩音樂,也真的變成了現實,因為現在的音樂人,已經越來越喜歡用各種元素的組合,大玩音樂的融合遊戲,讓製作音樂的過程,變得就像用方程式解題那樣燒腦、驚險和刺激。但音樂除了要有技術作為保障,更重要的還是一種靈魂的交流和升華。真實、靈性、人文,就是音樂在技術之上的一種必要存在,也是真正形成個人風格和音樂差異性的基礎。

李宗盛在五年前所推出的《山丘》,後來也成為情懷歌曲的代表作,就是因為這首歌曲的創作過程,並不僅僅只是和弦公式的運用,以及文字押韻的賣弄。雖然,這首歌也有文字上的講究和匠心,甚至亦有推敲的痕迹,但《山丘》對歌迷最大的觸動,就是可以聽到李宗盛在音樂里的率真與坦蕩。

這一次的《新寫的舊歌》,從旋律動聽性上來講不如《山丘》,也不如《給自己的歌》,但還是有很多人可以感動,甚至淚如雨下,就是因為這首歌曲里的李宗盛,對人性和真情的一種觸發。

這也讓人想起這幾年經常被討論的話題,即人工智慧作曲。從技術上來講,用人工智慧來實現創作,已經沒有什麼難度。在大數據的基礎上,經過複雜的運算和組合,人工智慧可以在理論上完成任何風格的創作。

但人工智慧顯然寫不出像《新寫的舊歌》這樣的歌曲,也唱不出李宗盛這樣的半念半白,更不會在歌曲里完成與自己父親的和解。音樂是由各種元素組成的,音樂除了像神曲那樣好聽、像抖音那樣好玩之外,也需要帶來一些積澱與沉思、自省與感悟。「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李宗盛在《新寫的舊歌》里沒有寫到的,但卻又是可以讓人通過這首作品,讓人聯想到的。

在人工與智能之間,聽眾一定會選擇人工,選擇李宗盛。

文| 愛地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青藝評 的精彩文章:

粉絲們注意啦!「瑜老闆」喊你來上課了
漢獻帝和司馬懿攪基,「馬親王」的《三國機密》到底行不行啊?

TAG:北青藝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