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代大師林風眠一生浩蕩仍懷赤子心:我絕不自殺,要理直氣壯地活

一代大師林風眠一生浩蕩仍懷赤子心:我絕不自殺,要理直氣壯地活

GIF

15

林,風,眠——

輕輕念起這三個字,猶如在風中清唱起一首小夜曲。清淡如常,不喜不悲。這大概就是中國畫家林風眠的一生寫照。

林風眠,原名林鳳鳴。出生於書畫世家,藝術氛圍的熏染自不可說,而有些人天生註定就是藝術天分非凡,卻不自知。

在世92年的林風眠,一生經歷浩劫,也曾繁花相簇擁。這位影響了整個20世紀的大師,一生專註於繪畫,在中西方繪畫上開創自己的藝術先風,成為繪畫界的精神領袖。

林風眠這一生,受蔡元培的賞識,做過校長,致力於美術教育;經歷十年文革浩劫,坐過牢。他一生的腳步都用繪畫丈量天地。

年幼時,與母親分別;盛年時,於妻子生死別離;風雨凄迷中,一個個好友自殺,與他不辭而別,在最苦難的日子裡,他說:「我絕不自殺,我要理直氣壯地活下去。」頗有種氣壯山河的坦蕩和無畏。

無疑,在林風眠的身上,有著那個時代特有的精神和氣質。

在風暴來臨時,他將所有的作品付之一炬,讓世人惋惜,但他才不怕,因為他的心底有一片藝術聖地,從來都不會泯滅,至死不朽。他可以重新拿起畫筆,畫下整個江河山川與湖海。

《青山》

其實,他作為戰士活著,他所為之戰鬥的,更多的不是人世冷暖,更多的是為和內心的藝術世界而戰。

木心曾說:「只有文學和藝術,才能拯救人性。「這一點,在林風眠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不管遭遇多少屈辱不平,他都沉浸在繪畫藝術的領地里。

專註於藝術創作的林風眠,後半生都在離群索居的狀態下,追求內心的自由和故鄉,他創作繪畫,畫山林,畫孤舟,畫大雁鳥雀,畫仕女,畫所有落在他眼底心底的自然萬物。

初看他的畫作,被畫面的極盡張力的筆觸所觸動,線條明朗細膩,色彩渲染濃重,明明簡單,卻透露著不可言說的遼遠,時而寂寥,時而靜謐,鮮艷的鋪滿畫面,卻也滿是自然地寫意,流露著繁華中的孤寂和哀榮。

不禁驚嘆,這的畫作,會出於怎樣的畫家之手。

《漁歸圖》

且看《漁歸》《群鷺》《孤鴻》,這幾幅畫作的意境,林風眠所擅長的正是如此,線條構圖、畫面呈現,寥寥數筆,在大片大片的金黃、絢爛炙熱的色彩上,就勾勒出孤獨、清冷的意境之美。

好像他正在經歷一切浩蕩,而卻自己世旁觀這一切無所畏懼的錯落。他的畫作的均勻美感正源於他的一片赤子之心。

《群鷺》

《孤鴻》

林風眠的畫作,最明顯的一大特點就是對色彩的鋪陳運用。沒衣服畫作底色都滿鋪其中,極盡寫意的筆觸,暈染一片,好像也一切都很分明。這歸功於他對黑白色的自然把握。

黑與白是在中國繪畫中,一直被認為是色彩的根本。他喜歡在絢爛的顏色中,著墨黑色,黑漁舟,黑鳥,黑樹林,黑色刺破天際,矗立於整個畫面中,他把色彩張揚得不著痕迹,濃淡相宜。

《秋林盡染》

林風眠畫仕女,最有風格,一眼就知道出自他手,無人能超越模仿。細看仕女圖,每一副都看似媚眼相同,卻每一個仕女的神態氣質千差萬別,他們的姿態、眼神所流露的情感,呼之欲出。

融入了中國古典美學、東方情韻的元素,又有濃郁的西洋畫法,細膩的線條,看似靜止,又有流動的質感。整個畫面,韻味十足。

林風眠,在一生的畫作中,找尋內心的自由和故鄉的歸屬感,並融入於色彩、事物中。他畫筆下的山嵐煙霞,流雲山林,都流露著孤獨的美感,正如他的一生,純粹而孤獨地活著。

晚年的他,一直想回到讓他牽念的杭州,他曾幽居於此,默默創作,孤獨且浸染著美。

在他身上有鬥士的堅硬孤傲,更有作為隱士的溫良和純真之態。淡泊名利、寧靜於藝術融合,更成為他一生的底色。

林風眠,91年的一生漂泊,憑風而眠,內心自由,淡泊一切浮華,忠於自己的藝術才華,孤獨地感受著世間萬物的美。

這樣的藝術大師,值得我們用心用純真無雜的眼睛,去感受他的世界,紀念緬懷。

掌中玩物

讓藝術無處不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掌玩 的精彩文章:

TAG:藝掌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