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野戰防空武器史:曾有英國「神槍手」搭配59坦克方案

中國野戰防空武器史:曾有英國「神槍手」搭配59坦克方案

原標題:中國野戰防空武器史:曾有英國「神槍手」搭配59坦克方案


現代防空作戰,已經愈發的細化或者說專業化。除了由航空兵承擔的防空攔截外,地方面防空也被分為要地防空和野戰防空兩部分。


防空體系


相對於要地防空來說,有充足的時間來安排防空武器和尋找防空陣地,甚至納入航空兵的防空羽翼之下。而野戰防空不僅面臨的威脅越來越多,除了傳統的戰機、直升機外,還要面對巡航導彈、精確制導炸彈、防區外空地導彈、以及無人機等新的空中打擊武器。而且,承擔的防空任務包括部隊行軍,部隊展開和部隊作戰三個階段。但是,防禦時間匆忙,空中支援也難以保障隨叫隨到。所以,野戰防空不僅面臨的壓力大,而且還需要在火力和機動性方面保持平衡,才能真正的在「野戰」階段為部隊支撐起一面「防空」盾牌。


中國的野戰防空體系,是從朝鮮戰爭時期逐漸開始建立。到了今天,包括紅旗-16、紅旗-17、紅旗-7等地空導彈,25毫米、35毫米、37毫米、57毫米等口徑的高炮,共同組成了中國目前野戰防空武器體系。可以說,這套體系是經過多次戰爭的總結,以及多少年來中國防空武器的發展,逐漸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野戰防控體系。不過,這些武器大多數與蘇/俄有著極為深厚的淵源,只有紅旗-7是從法國的「響尾蛇」近程防空導彈仿製而來,35毫米炮則是仿製「永久中立國」瑞士的「厄利空」35毫米高炮。


中國與「厄利空」高炮的結緣,是從1930年代開始。當時的中國各派系軍閥,在見證了空中打擊的威力後,開始從國外引進高炮。而瑞士「厄利空」公司的20毫米高射機關炮,受到了包括中央軍在內的各派系的青睞,據說一下引進了100多門。於是,「來自中國的訂單挽救了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瑞士厄利孔公司」的傳說,也就流傳開來。這樣的傳說是否真實,我們暫且不去考證,不過這些「厄利空」高炮在抗戰中發揮了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事實。只不過,當時中國羸弱的工業生產能力,根本無力仿製這款優質的高炮。等到「厄利空」與中國再續前緣,已經是1980年代的事情了。


抗戰時大名鼎鼎的厄利空20毫米機關炮


1980年代,空中作戰平台不斷發展,軍事作戰理論也相應的發生變化。防空武器,尤其是野戰防空武器也需要適應新的變化。在這種變化下,蘇聯和西方國家經過嚴密的論證,認為30—35毫米是高射炮的最佳口徑。蘇聯以30毫米作為高炮系統的主要口徑,開發出雙聯裝30毫米「加斯特」自行高炮。歐洲國家雖然沒有統一的標準,但因為「厄利空」35毫米高炮在威力、射程、射速方面俱佳,所以以此為基礎開始研製自己的防空火炮。當時的中國雖然已經擁有23毫米、37毫米、57毫米、100毫米等多個口徑的防空火炮。但這些二戰時期或者1950年代開始研製的高炮,已經逐漸不適應現代戰爭中的需求。所以,為部隊提供優良的防空武器,並擁有一型先進的自行高炮,是中國陸軍為數不多的裝備現代化計劃。不過,由於中國長期以來採用的是蘇聯高炮和口徑,為了快速改變這一現狀,中國決定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發展適合我國國情的新一代小口徑高炮。最初中國的目光並沒有聚焦在瑞士額「厄利空」35毫米高炮。而是英國「神槍手」雙管35毫米炮塔。


「神槍手」其實不是自行高炮系統,而是由英國馬可尼公司設計的35毫米自行高炮炮塔,是為了與德國「獵豹」自行高炮爭奪國際市場而設計的。德國的「獵豹」自行高炮,雖然性能極為先進,但是由於系統過於複雜、價格較高,難以在國際市場打開銷路。馬可尼公司認為性能適中、價格低廉的雙管35毫米自行高炮系統,將會在國際軍火市場取得不錯的成績。同時,馬可尼公司考慮,不同國家裝的坦克和裝甲戰車,分別來自北約和蘇聯兩大陣營,所以新研製的雙管35毫米自行高炮系統可以兼顧這兩大陣營不同的裝甲車輛地盤。於是,馬可尼公司按尺寸最小的T一55坦克底盤設計座圈和吊籃設計坦克炮塔,然後配備了適應了不同座圈直徑的轉接環以適應不同的坦克底盤。這樣,用戶在不需要購買整個自行高炮系統,只需要購買炮台安裝在現有的坦克或裝甲車輛底盤上,就可以擁有新的35毫米自行高炮系統。中國在1985年引進了「神槍手」炮台,並將其安裝在了59坦克地盤上。只不過這種組合起來的自行高炮,在性能上較之「獵豹」差距頗多,與中國自行研製的88式37毫米自行高炮性能相仿。所以,中國沒有繼續引進「神槍手」炮塔。


酋長坦克的底盤的英國「神槍手」(marksman)雙管35毫米自行高炮系統



中國37毫米自行高炮


其實,在引進「神槍手」之前,中國已經在1978年—1984年期間,已經對瑞士厄利空公司GDF一002型雙管35毫米高炮和瑞典博福斯公司L70-40毫米高炮,進行過多次的考察和靶場測試。經過比較之後,中國決定引進瑞士的「厄利空」GDF一002型雙管35毫米高炮。經過協商,瑞方決定以轉讓生產許可證的方式,向中方提供GDF-002型高炮系統技術。中國也獲得了包括必要的圖紙資料、製造設備和樣品等。但是,對於高炮系統技術的核心部分的35毫米高炮彈藥,厄利空公司並沒有一同轉讓。在獲得相關資料後,中國開始了相關的仿製和改進工作。比如,將原型GDF-002上的KDB型自動機,改成了KDC型自動機。除此之外,還對於GDF-002的火炮隨動系統,火炮與火控系統電站等,結合中國國情進行了改進。還對35毫米高炮炮彈進行了逆向研究,提高了殺傷效能和安全性。經過中國軍工人員的努力,一款新型的雙管35毫米牽引高射炮完成了國產化和最終定型。這款被命名為PG-99式35毫米牽引式高炮,有效射高約3000米,有效斜距離4000米,榴彈初速達1175米/秒(脫殼穿甲彈為1385米/秒),單管理論射速達到550發/分。各方面性能不僅超過原有的25毫米高炮系統,也達到或優於瑞士原產的GDF-002高炮,與GDF-3的技戰術水平相仿,成為一種性能先進的小口徑高炮武器系統。


中國PG-99高炮群


在吃透了牽引式雙35毫米高炮的各項技術之後,1994年初中央軍委批准研製雙管35毫米自行高炮,並將其列為適應21世紀作戰需要的陸軍重點裝備項目。研製執行高炮,除了高炮本身之外,底盤和火控系統的研製極為關鍵。底盤不僅需要承載一個15噸以上的大型炮塔,還要保持足夠的穩定性和機動能力,更要容納火控系統的電氣設備和為自行火炮運轉提供動力的輔助動力系統。所以,雙35高炮需要一種30噸級的新型裝甲底盤,在當時的中國只有88B坦克的底盤在承載能力上接近要求。但是,88B坦克的容積又難以滿足其他系統的需要。所以,必須重新研製一款新型的專用底盤。為了保證解放軍陸軍在未來,擁有一款全天候作戰能力的自行高炮,在自行高炮研製上採用了兩條腿並行的方式。一方面,與國產新型155自榴炮一起等待,新型的通用底盤。這種底盤不僅要保證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和有效容積,其機動能力也要跟得上當時正在研製的第三代主戰坦克和第二代步兵戰車。另外,就是在WZ551輪式裝甲車發展而來的8X8輪式裝甲車底盤上,搭載減重到10噸的炮塔。但是炮台想要減重到10噸,除了將高炮口徑也相應的改為30毫米,就是用集成熱像儀的自動光學跟蹤系統來代替跟蹤雷達。這種減低「配置」的候補方案,將嚴重降低野戰防空體系的作戰能力。不過,好在困擾地盤的動力系統問題,最終得以解決,所謂的輪式35毫米自行高炮的方案也就被軍方徹底放棄。而到了新世紀,中國在雙35毫米自行高炮上採用雷達/光電複合跟蹤系統已經沒有任何技術難度。雙35高炮的雷達上集成了熱像儀、晝問電視攝像機和激光測距儀。至此,中國新型35毫米自行高炮突破了研製中的所有「瓶頸」,PGZ-07式自行高炮也隨之問世。據網上資料顯示,該型炮的單管理論射速為500發/分,有效射距4000米,有效射高3000米,最大速度大於60千米/小時,公路最大行程550千米以上。此外,PGZ-07火控系統還具備對地空導彈的精確制導能力。搜索雷達為全相干脈衝多普勒雷達,最大搜索距離20千米,配有敵我識別裝置,可在靜止和行進間不間斷對空監視,並將捕捉到的信號自動傳輸給跟蹤雷達。



中國PGZ-07自行高炮

新型35毫米自行高炮的服役,讓中國野戰防空體系中更加健全,同時提高了解放軍機械化部隊的野戰伴隨防空能力。當然,矛與盾的競爭不會停止,空中打擊手段和防空體系的競爭也不會停止。所以,未來中國需要不斷研製新的野戰防空武器,來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狀況。而35毫米高炮系統的研製,則為中國未來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潞州節度 的精彩文章:

中俄合作研發重型直升機: 別忘記當年直-7下馬的教訓
印度山地部隊人數眾多 不過裝備是萬國牌 火炮大多是迫擊炮

TAG:潞州節度 |